-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态人类学田野调查与资料分析
生态人类学田野调查与资料分析
[摘要]生态人类学是文化人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生态人类学立足于民族文化对人类生态行为及其后果进行分析,在分析时必然受到时间、空间制约及其他多种因素的干扰。人为的生态行为直接影响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有效利用。因此,开展生态人类学的田野调查不仅十分重要,而且非常必要。为此,本文立足于人类生态行为在田野调查中的实际与运用这一原则拟定了生态人类学的调查框架,并在文中对此调查框架的调查操作要求进行了说明,为今后此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参考依据。但由于生态人类学为生态学与人类学的交叉学科,为使田野调查资料为不同学科所公认与互用,本文提出田野调查资料的“终端验证法”,使田野资料能够在生物性适应和社会性适应的框架内加以分析。
[关键词]生态人类学;田野调查;调查框架;终端验证
[中图分类号]C9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848(2009)02-0075-07
[作者简介]谭卫华(1983―),女,湖南城步人,吉首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所讲师,主要从事生态人类学研究;游俊(1958―),男,湖南保靖人,吉首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所教授,主要从事生态史研究。(湖南吉首416000)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扩大和稳定我国中西部水资源储养能力的文化对策研究”阶段性成果(08AJY025);湖南省“百人工程”项目“云贵高原东南缘各民族生计方式多样性与生态维护研究”阶段性成果(05C701)。
[收稿日期]2009-09-13
Field Works and Data Analysis of Ecological Anthropology
TAN Wei-hua YOU Jun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section of the cultural anthropology, the ecological anthropology analyzes human behaviors and con-sequences on the basis of the national culture, which must be conditioned on time, space and several other factors. Human behaviors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efficient utility of natural resources. Therefore, the paper is es-tablished in the practical use in field works to formulate the investigation framework of the ecological anthropology and illustrate the operations in the text to provide reference in the future work. However, as the ecological anthropology is an inter-disci-pline,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terminal empirical method” of field work data so that the data can be accepted and interop-erated by different disciplines and analyzed in the framework of ecological adaptation and social adaptation.
Key words:ecological anthropology; ield works; investigation framework; terminal empirical method
一、生态人类学调查的预设
早在20世纪初,人们就开始注意到人类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环境对文化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而人类的行为对生态环境也会造成一定的后果。20世纪60年代人们开始使用“生态人类学”一词。这样,生态人类学在解决人类所面临的生态问题方面,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价值。
生态人类学是文化人类学的一个新兴分支学科,研究的是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在文化的基础上对人类生态行为及其后果进行研究的学科(罗康隆,2004)。从本质上说,它以人类的社会行为及其生态后果为研究对象,力图通过系统的资料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瑞舒伐他汀强化降脂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影响及疗效观察.doc
- 瑞舒伐他汀强化降脂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影响及疗效观察.doc
- 瑞舒伐他汀强化降脂对缺血性脑卒中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影响及疗效观察.doc
- 瑞舒伐他汀改善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脂与神经功能临床研究.doc
- 瑞舒伐他汀治疗对代谢综合征患者影响.doc
- 瑞舒伐他汀治疗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疗效及量效关系研究.doc
- 瑞舒伐他汀治疗血管性痴呆效果及对血管内皮功能影响.doc
- 瑞舒伐他汀结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分析.doc
- 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临床分析.doc
- 瑞舒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探讨.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