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狂欢理论视域下当代摇滚音乐特性研究
狂欢理论视域下当代摇滚音乐特性研究
摘 要:本文以巴赫金的狂欢理论三大框架――狂欢节、狂欢化、狂欢式为依据,用文献分析、个案分析的方法对台湾流行乐队“五月天”的“温柔摇滚”的进行研究,分析了“五月天”超高人气的原因,以及引起对这种新型摇滚的未来发展的思考。
关键词:狂欢理论;摇滚音乐;“五月天”
巴赫金是20世界俄罗斯最杰出的思想家之一,狂欢理论作为其代表性的思想。其中狂欢节、狂欢化、狂欢式三个概念概括了其主要的理论框架,也成为众学者对于娱乐化案例分析的重要理论依据。他的《拉伯雷与他的世界》一书问世以来,不断唤起人们对狂欢、集市与广场娱乐、庆祝、游行、等娱乐型事件的注意。狂欢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音乐也逐渐成为大家的研究对象,摇滚乐作为音乐的一种,它可以牵动青少年感情的躁动,表达了他们的叛逆和反抗精神。随着摇滚音乐的诞生和向全球传播的过程中,在不同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时代的作用下,摇滚音乐也逐渐摆脱它原有的叛逆、放荡不羁等标签。
“五月天”乐队诞生于在各位成员青少年时期。它由台湾师范大学附中的三名学生组成,在学生时代他们就喜欢玩吉他、贝斯、架子鼓等乐器,并且在酒吧或餐厅驻唱表演。乐队的成员有主唱阿信、吉他手怪兽和石头、贝斯手玛莎、鼓手冠佑。1998年他们签约滚石唱片,并在第二年发行第一张专辑《第一张创作专辑》,温和积极向上的校园摇滚乐受到青少年的热烈追捧。迄今为止的16年中,他们创造了无数叹为观止的记录。2013年“五月天”的鸟巢十万人演唱会只是他们在演唱巡演中的一个缩影,2014年演唱会《诺亚方舟》世界巡回演唱会走进欧洲。本文从狂欢理论的三个概念,狂欢节、狂欢化、狂欢式为出发点,分析“五月天”音乐中的狂欢模式。
一、狂欢节:情感的闸门
与巴赫金同一时期的苏联文学巨匠卢那察尔斯基,对于巴赫金的狂欢理论,卢那察尔斯基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他认为狂欢是感情的闸门,如果不这样发泄,就会在一场革命中爆发出来,下层社会可以通过无害的、短暂的事件发泄出积累的不满。①同时,高尔基在1934年第一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上提出,文化工作者应该像民间传说那样塑造英雄任务。官方利用民间传说,民间文化必须迎合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潮流,巴赫金的论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而摇滚音乐作为流行音乐的一种,西蒙?佛拉斯曾经加以论述:“流行音乐是和特定的感情躁动联系在一起的”。②流行音乐是青少年人群的一种情绪的释放,各种乐器的演奏、喧嚣的场景、叛逆的歌词描述出了青少年们叛逆、妥协与反抗的内心世界。
每一场五月天的演唱会都是一场狂欢。五月天能有如此之高的人气,是因为他们用音乐和演唱会的模式为青少年人群搭建了一个情感宣泄的平台――狂欢节。结合青少年自身的经历,五月天的歌曲主旋律是欢快积极向上,创作的歌词贴近青少年生活实际,青春、理想、信仰成为他们创作的关键词。自2012年开始的诺亚方舟世界巡回演唱会,所到之处均创造了一场场狂欢节。耀眼的舞台、喧嚣的场景、扣人心弦的歌词调动着观众的情绪,会使人不有自主的跟着现场气氛兴奋起来,打开了每一个人感情的闸门,跟着主唱阿信一起歇斯底里的发泄自己内心的情感。正是这样一场属于青春的短暂的“节日”,打开了他们情感的闸门,通过这种无害的方式宣泄着对日常生活的不满情绪。狂欢会使人理想化,让他们完整统一,狂欢可能只是一个安全阀门,使相反或不同意见或情绪得到短暂的释放,而这种情绪一旦在嬉闹中消耗掉,实际上就加强了正常的社会秩序。
二、狂欢化:颠覆的快感
狂欢化是建立在狂欢节基础上的更深层次的全民情感的释放。狂欢化巴赫金狂欢理论中的一个中心术语,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这一术语在巴赫金的表述中并没有最终定型,而是一种诗学的描述:“狂欢节上形成了整整的一套表示象征意义的具体感性形式的语言,从大型复杂的群众型戏剧到个别的狂欢节表演。”③巴赫金对于狂欢化的建立的是一种“欢乐与胜利的色彩”,狂欢时的身体即是即群众作为一个整体的集合身体,总是与更宽广的自然界相互作用的互相影响,狂欢的人文精神就是不让人害怕这个世界,而是通过吃掉它(战胜它)来打败它,狂欢的盛宴就是庆祝这种胜利。
五月天歌曲的狂欢化来自于曲和词。虽然他们的曲风被定义为“温柔的摇滚”,但是演奏的乐器也是基本的吉他、贝斯、架子鼓,这一些列乐器组合在一起谱出的曲子总是能带着摇滚本身的味道――震撼心灵。青少年反叛的心理更倾向于这种具有震撼式的演奏方式,带给人一种听觉上的快感。其次是五月天的歌词,作为主唱的陈信宏是乐队的作词人,他的歌词不仅吸引着粉丝的传唱,也得到了学界学者的研究。中国新诗研究所的学者姜鑫磊在其论文――《后青春诗的吟唱――“五月天”歌词创作论》中分析了歌词的天马星空。《咸鱼》作为他们励志类歌曲的代表作,很清晰的表达了一种不服输的反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