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官法律文化对大学生法治观念影响探析
清官法律文化对大学生法治观念影响探析
【摘要】我国清官法律文化中的清官品质,包括廉洁自律、不畏权贵、秉公执法,有利于强化大学生的职业伦理、忠实于法律和执法为民等法治观念,但也可能会强化人治观念、官本位思想等。高校应当建设好校园法治文化环境,加强大学生法律知识的学习,并通过法律实践活动,辩证对待清官法律文化对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影响。
【关键词】清官品质 法治观念 法律实践
【中图分类号】D929 【文献标识码】A
清官作为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的“箭垛式整合”,折射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法律的信仰和期盼,也折射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清官法律文化是我国法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有着重要的影响。
清官法律文化中的清官品质
清廉自律。清官之所以被称为清官,其首要品质就是清廉自律。这是中国清官文化中对于清官品质的首要要求,也是对于清官在个人德行上的要求。因为清廉乃为政之本,而且,“士之不廉,犹女之不洁”。
历史上有名的清官如包公、海瑞以及其他清官,都是清廉而自律的。比如《宋史?包拯传》就说包公不仅自己清廉自律,还要求子孙也做到清廉自律。明朝著名的清官轩鞔更是清廉,同僚请他吃个饭,他还要说肚子里有赃物。这是非常有名的清廉形象。清代还有一个清官岳起,因为其前任是个贪官,他就要求把房子好好打扫,用过的东西必须好好洗干净,怕染其污迹。这也是非常有名的清廉形象。清朝还有一个清官于成龙更是清廉,做了一辈子官,死后的遗产仅仅是盐米数升,一床被子,再加袍服一件,靴带两条。这不由得令人唏嘘清官之清廉自律。
不畏权贵。清官之所以受到颂扬,除了其清廉自律之外,最主要的品质还是不畏权贵。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其实质就是封建君主专制的统治,而君主也是天子,因而在封建君主“家天下”的统治下,官吏们的行为更多会受到一些皇亲国戚的影响,有时甚至还会受到君主意志的干扰。一些清官维护法律,不畏强权,这就需要极大的勇气。因而这种不畏强权的品质也就显得尤其可贵。海瑞得罪张居正就是典型,后来海瑞抬着棺材上疏就更不用说了,最终海瑞也因为这种不畏权贵的精神而得到了广大百姓的爱戴。
秉公执法。在漫长的封建社会,清官文化的兴盛,其实也代表了人们对于人治社会中秉公执法的渴望和期盼,而这也是底层人们唯一可以期盼的。秉公执法是清官的重要品质,这一点在包公身上体现得比较充分,尤其是在民间文学作品中,包公已然成了神话式的人物。著名小说史家孙楷第先生也指出,理刑之官和平民最接近,凡负冤含屈讼狱平反之事与老百姓本身有直接利害关系,其事最亲切,故最易于流播。这里说明了公案小说在中国文学中的地位,也暗合了老百姓对于秉公执法的清官的拥戴之情。明朝清官海瑞也是秉公执法的典范,他和包公一样被百姓称为“青天”,这都突显了清官能够秉公执法的重要品质。
清官法律文化对大学生法治观念的积极影响
有利于强化职业伦理。清官的一个重要品质是清廉自律,这对于大学生来说,可以大大地强化其职业伦理。大学生面临着职业选择,但更需要强化其职业伦理。中国传统文化中强烈的清官情结,一方面是清官们的确能在一定情况下给百姓生活带来影响,另一方面也是社会对清官们清廉自律精神的敬仰。
古代清官们因为掌管着一定地方的行政和司法,他们担心其行为会对之后的司法活动产生影响,所以都尽可能避免参加一些相应的应酬,更不允许收取贿赂等徇私枉法的行为,这不仅对于当今司法人员的职业伦理能产生积极影响,也对于其他的职业选择和职业精神树立了一个标杆,那就是不管从事哪个行业,都应当强化坚持职业伦理。
有利于强化忠实于法律的观念。清官们受百姓拥戴,很多时候是出于对法律的忠实,他们不畏权贵,甚至会为了坚持法律而不顾生命的安慰。唐代著名司法官戴胄便是这样一个清官,曾经一个官吏柳雄伪造履历,唐太宗想处死柳雄,还命令大理寺直接承办案件。戴胄却“按法判处柳雄徒刑”,还对唐太宗说戴胄不至死罪不能处以死刑。后来唐太宗另外派人去行刑,戴胄冒死劝阻,接连阻止行刑,最终唐太宗只好赦免柳雄死罪,维护了法律的庄严。这种置生死于不顾,不惧强权,忠实于法律的精神的确值得后人景仰,而对于大学生来说,更有着其现实意义。由于功利主义哲学的影响和法制教育缺失,再加上当今一些不正常风气的影响,很多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比较淡薄,缺少坚强的法律信念。清官法律文化中清官坚持法律不畏权贵的精神,有利于强化大学生忠实于法律的观念,对于当前我国的法治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有利于强化平等观念。在清官法律文化中,清官们的秉公执法,体现的是一种平等的观念。在诸多清官品质中,最让人称道的还是“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理念。在那个“刑不上大夫”的社会,清官们敢于不畏权贵,忠于法律,彰显了一种在法律面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