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越狱犯罪分析与启示.docVIP

清代越狱犯罪分析与启示.doc

此“司法”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代越狱犯罪分析与启示

清代越狱犯罪分析与启示   内容摘要:近年来,我国越狱犯罪频发。从2005年至2014年,仅轰动全国的越狱案件就不下十起。越狱犯罪严重威胁社会稳定,给国家安全和人民利益造成极大损害,要坚决遏制这种犯罪的发生。清代发生了许多越狱案件,以往的法律史学界对于清代越狱犯罪研究略显不足。其实,《刑案汇览》就保留不少有关清代越狱犯罪的案例。通过研究这些案例,可以为今天解决越狱犯罪问题提供不少有益的历史启迪。比如,要对监狱囚犯实施人性化管理;要完善监狱的硬件设施;要加强对监狱工作人员的管理;要鼓励越狱囚犯自首等等。   关键词:清代;越狱;《刑案汇览》;监狱管理   2014年9月2日,黑龙江省延寿县看守所的三名在押犯高玉伦、王大民、李海伟杀死值班狱警段仁宝后越狱潜逃。黑龙江省耗时十天,动用逾万名警力,在延寿等地众多村民的协助下才将三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抓获。此案的作案过程被看守所监控拍下,并传播至网络媒体,使得越狱犯罪成为社会新闻关注的焦点。越狱是一种社会危害性极大的犯罪,犯罪分子在越狱之前,大多因暴力犯罪入狱,被判处较重的刑罚。他们逃出监狱后,对社会治安是一个严重的威胁。公安机关为了尽快抓捕越狱犯,会消耗比抓捕其他罪犯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目前的监狱管理制度,杜绝这种犯罪的发生。我国自古以来就对越狱犯罪严厉打击,清代就留下了不少这方面的资料,但是目前的法制史学界对此问题的研究略显不足。本文以《刑案汇览》 中的越狱犯罪案例为例,力图反映清代越狱犯罪的一些原貌,弥补目前学术研究的不足,并为今天解决越狱犯罪提供一些历史启迪。   一、清代越狱犯罪案情概况   越狱犯罪案件是清代比较重要的刑事案件种类,它不但危害性大,而且案发率高、分布地广、持续时间长。《刑案汇览》是中国古代篇幅最大、涉及范围最广、分类最为详细的案例编纂类图书,收录清代案例达7600余件。 从《刑案汇览》的记载看,仅在嘉庆中期至道光中期的近三十年里,涉及囚犯越狱的案件就不下100余起,并且比较均匀地分布在全国各地。这些案件的作案方式不尽相同,《刑案汇览》将这些越狱犯罪案件大致分为三类:一般越狱案件、徒流犯人越狱案件、劫囚越狱案件。   第一,一般越狱案件。一般越狱案件主要是指没有采取暴力行为而从监狱逃脱的囚犯。这类犯罪在约占《刑案汇览》越狱犯罪总数量的43%,犯罪人主要是乘监狱看守人员松懈之际逃脱。比如嘉庆十六年(1811年),江西省绞监候犯曾?P?“虑及秋审已过,畏惧正法,起意逃走,五更时乘禁卒、刑书、兵役睡熟,悄悄走起,拧断镣铐,脱去红衣,扳折木栅,钻身出外……见地上放有凉棚柱木,移至院西墙边,即缘木上墙,跳出墙外街道” 。又如道光六年(1826年),山西省盗牛犯任三厮“乘禁卒人等睡熟,挣脱刑具,越狱脱逃” 。此外,当监狱遭遇火灾等因素干扰时,也容易给囚犯越狱提供良机。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奉天绞监候犯张思亮就趁监狱发生火灾逃走。   有些犯罪分子被是通过贿赂监狱看守达到越狱逃脱的目的。一般来说,贿赂的金额并不巨大,在不少情形下仅仅是开“空头支票”而已。道光六年(1826年),山东省的诬告他人死刑的囚犯杨一清畏惧诬告反坐的重刑处罚,仅向解役吴守廷行贿大钱七百文,便被吴守廷偷偷释放。 道光十四年(1834年),贵州解役李春溃听信囚犯杨老彭的行贿许诺,私放杨老彭越狱。最终李春溃尚未拿到银两,杨老彭即被擒获。 除去金钱贿赂以外,还存在着囚犯性贿赂看守人员的情况,这种情况发生在女囚犯身上。道光十六年(1836年),湖北省女囚犯吴游氏犯通奸谋杀本夫罪被判处凌迟处死。吴游氏在被提审时,由狱卒华魁押送。吴游氏“闻知华魁姓名年岁,未娶妻室,因知身罹重罪,起意越狱,见华魁年轻可诱,乘无人在旁向华魁哭求设法教脱,情愿相依终身,华魁见其少艾,图娶为妻,即行应允。” 随后,华魁乘夜狱卒困乏之机,挖洞私放吴游氏,最终被缉拿归案。   第二,徒流犯人越狱案件。徒流犯人越狱案件是指被判徒刑或流刑的犯罪分子,在劳役场所或押送至劳役场所路途中越狱逃脱的案件。因为这类越狱案件的犯罪地并非一般的监狱,所以《刑案汇览》将这种案例与一般的囚犯越狱案件分开列出。这种越狱案件约占《刑案汇览》越狱犯罪总数的30%。在清代的法定刑中,徒刑与流刑属于中上等层次的刑罚。由于笞刑和杖刑并不涉及到长期在监狱收监的问题,因此清代监狱中关押的主要是徒流囚犯。清代的徒、流刑囚犯在押期间需要服劳役或者到其他地方接受审判。特别是流刑囚犯,他们往往要被发配到边远地区充军劳役或是分配给边关将领作奴隶。这样一来,国家需要派差役押送囚犯到各个场所。押运距离往往长达数千里,当时押运条件很差,每天只能在不具备关押犯人条件的客店休息,一旦押运差役出现松懈的状况,就容易给徒、流囚犯越狱创造机会。有些案件是差役无意疏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