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期刊议程设置作用初探.docVIP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科技期刊议程设置作用初探

科技期刊议程设置作用初探   研究了科技期刊的议程设置作用。科技期刊出版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丰富的议程设置现象。科技期刊议程设置主要有3种模式:直接为科学家设置议程,为大众媒介设置议程进而间接为科学家设置议程,通过影响科技政策议程进而为科学家设置议程。科学研究的开展、科学家的导向需求、刊物自身的发展需求共同促进了科技期刊议程设置的开展。   科技期刊;议程设置;模式;动力      议程设置理论是传播效果研究领域的一个里程碑,自从1968年查普希尔研究以来,大众媒介的议程设置作用,已经被各种地理与历史背景中对所有形式的新闻媒介与数十项公共议题的研究所证实[1]。早期的议程设置研究是从美国大选这样的公共议题开始的,如今议程设置理论的研究已不再局限于公共事务领域,其核心理念已被应用到了更为广泛的新领域[2]。   已有研究表明,期刊具有议程设置的功能,如林阳认为“期刊的一个重要职能是议程设置”[3];金兼斌认为,学术编辑就应当是一个“议程设置者”,“通过选择、设计、规划、推动,来对本学科的学术出版生态和学术研究生态施加影响”[4]。但是,对于期刊议程设置的深层次问题,如其作用机理、模式、动力等,尚未见有研究成果发表。   本文尝试对科技期刊议程设置作用的机理、模式、动力等较深层次的问题进行研究,以期掌握科技期刊议程设置的规律,促进科技期刊开展议程设置、改善传播效果,更好地服务于科学研究。   1#8195;科技期刊议程设置作用的机理   在科技期刊中,每一篇文章(可以是研究论文、综述、新闻报道、评论等)都会提出一个议题,并对议题的某些属性进行某种描述,众多的议题就组成了议程。通过提出某些具有前沿性的议题,引起科学家的关注,即实现科技期刊议题向科学家议题的转移;通过对议题属性的议程设置,实现属性显要性的转移;进一步地,通过强调一些特定议题或突出一些特定属性使科学家对该议题形成一种意见,并使科学家在其影响下对该议题开展研究,即对一些科学家的“可见行为”[2]产生了影响。这就是科技期刊的议程设置作用。   议程设置作用在精英科技期刊的出版传播活动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1991年《自然》杂志报道了瑞士科学家格雷塞(Michael Grauml;tzel)等在低成本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研究上的突破性工作,他们发明了一种染料敏化纳米晶体薄膜太阳电池,这种新型电池比硅太阳电池具有许多优越性,因此吸引了国际上众多的大学和公司加入该领域研究。[5] 在包括中国科学家在内的各国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该领域的研究在理论和应用方面均取得了突破。[6]   2003年4月《科学》杂志率先发表文章讨论纳米材料与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可能产生的生物效应问题。随后,《自然》和《科学》杂志在1年内先后4次发表编者文章,美国化学会以及欧洲许多学术杂志也纷纷发表文章,与各个领域的科学家探讨纳米生物效应,尤其是纳米颗粒对人体健康、生存环境和社会安全等方面是否存在潜在的负面影响。最终,促使欧洲宣布启动Nanosafety Integrating Projects,全面开展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的研究。美国也宣布把纳米计划NNI总预算的11%投入纳米健康与环境的研究。2004年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中国以及中国台湾相继召开纳米生物环境效应的学术会议。[7]   2008年2月,《美国化学会刊》报道了日本科学家细野秀雄团队的工作:氟掺杂镧氧铁砷(LaOFeAs)化合物在26 K(-247.15℃)时即具有超导电性。中国科学家迅速转向此研究领域,在铁基超导体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他们不仅使得这种材料的超导临界温度进一步提高,而且证实了铁基高温超导材料并非传统超导体。他们的成果分别在Europhys Lett,Nature,Phys Rev Lett等科技期刊上作了报道,大大推动了铁基超导体的研究。[8]   在上面的实例中,《自然》《科学》和《美国化学会刊》的报道与科学家的研究议程高度正相关,成功地实现了媒介议程向科学家议程的转移,并影响了科学家的研究工作,甚至影响了国家或国际组织的科技计划。   有关研究表明,“世界主要学术刊物由于它们的文章来自越来越多的国家,导致这些学术刊物在科研管理和协调全球科学家行为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9]这也可以看作对科技期刊议程设置作用的一种描述。   2#8195;科技期刊议程设置的模式   考察科技期刊议程设置发挥作用的过程,可以发现科技期刊的议程设置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直接为科学家设置议程(即科技期刊议程→科学家研究议程);二是通过媒介间的议程设置作用经由大众媒介为公众设置议程,从而影响科学家的研究议程(即科技期刊议程→大众媒介议程→公众议程→科学家研究议程);三是通过科技期刊议程或经大众媒介影响科技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