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中国古代家训对现代教育现实意义.docVIP

略论中国古代家训对现代教育现实意义.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略论中国古代家训对现代教育现实意义

略论中国古代家训对现代教育现实意义   摘要: 《中国古代家训》一书汇编了曾国藩家训、颜氏家训、放翁家训、庞氏家训、聪训斋语等共九篇家训,本文从读书立德、节俭持家、刻苦学习、慎于择友、厚重有恒等方面分析了中国古代家训对现代教育的启示,家训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包含着深刻而丰富的人生哲理和人生经验,非常值得我们现代人研究和学习。   关键词:家训;德育教育;慎独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6)02-0060-02   我国古代的家训是封建士大夫教诲其后代子孙立身处世的教育读本,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一个特别门类。《中国古代家训》一书汇编了曾国藩家书、颜氏家训、放翁家训、庞氏家训、聪训斋语等共九篇家训。其中《曾国藩家书》和《聪训斋语》这两个家训乃是集儒家教育理念之精华,同时结合自身实际总结的教育理论和教育经验非常值得我们现代人研究和学习,对我们现代的教育也有重要的启示。   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写给儿子纪泽、纪鸿以及其他家人的家书中。曾国藩的家书,共有330多封,是历史上家书保存下来最多的一个。全书分为治家类、修身类、劝学类、理财类、济急类、交友类、用人类、行军类、旅行类、杂务类,共10大类。曾氏家族向来治家很有章法。曾国藩受家风熏陶,对子弟也要求极严,并谆谆加以教诲。他的家庭教育指导思想中,有许多可取之处。诸如在教子弟读书、做学问、勤劳、俭朴、自立、有恒、修身、作官等方面,都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聪训斋语》作者张英,字敦复,号乐圃,清安徽桐城人,一六三七年出生,一七0八年去世。康熙六年考上进士,授编修官,历升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居官勤俭谨慎,对民生疾苦、四方水旱知无不言,深获皇上倚重。著有《恒产琐言》、《聪训斋语》,谆谆以务本力田、随分知足告诫子弟。张英的《聪训斋语》也是曾国藩在家书中屡次提及的家训经典著作。《聪训斋语》原来的篇幅十分凌乱,虽然在稿末也自订了纲目,但细察其内容,可以将其分为如下内容:一是立品篇,含谨言语、戒嬉戏、慎威仪、能容让四目;二是读书篇,含温经书、习诗文、练字体三目;三是养身篇,含淡饮食、谨起居、保精神三目;四是交友篇,含简交游、慎择友二目;五是怡情篇,含植花木、赏山水、识管弦三目;六是持家篇,含节用度、善待人、睦兄弟三目;七是会心篇,含戒收藏、知天命、安心性三目。堪称纲举目张,有条不紊。 《聪训斋语》是作者辞官归隐后所作,我们可以从他丰富的生活经验与成熟的处世智慧中得到很多启示。   中国古代家训著作中涉及的教育理念非常丰富,总结起来,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对我们现代教育有重要启示:   一、读书立德   曾国藩在其家训中强调读书的首要目的是要立德、明理。其次才是学习技艺。曾国藩在家书中对儿子曾说:凡人多指望子孙做大官,但我不愿意你去做大官,但愿你能成为读书明理的君子。凡是富贵功名,都是命中注定,一半在人力,一半靠命运。唯有努力向圣贤学习,是可以由自己做主,和天命不相干的。曾国藩总结的读书立德的四个方面是:慎独则心安,即一个人心里没有什么可以羞愧的事,那就会心怀坦荡舒泰,感到快乐和平和,这是人生第一条自强的道路,快乐的法则,也是守身处世的首要事务;主敬则身强,曾国藩教育子孙,无论人数多少,事情大小,都能一一讲究恭敬,不敢怠慢,那么身体就会一天天强健起来;求仁则人悦,孔子教导人最重要的莫过于“求仁”,其中最恳切的莫过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这几句。曾国藩解释说让天下的人都能够自立而且通达,即使没有得到万众赞誉的美名,人们岂有不对你心悦而归附的呢;最后是习劳则神钦,曾国藩教育子女,勤则长寿,逸则早夭。勤则有才就会受到重用,逸则无能就被唾弃。勤则博济众民而得到大家赞赏,逸则无补于世而为时所弃。所以君子要想为人神所共同赞许,最好的方法莫过于习于劳苦。曾国藩在家训中最重视的就是对子女德行的培养,在他的家书中对子女的言行举止都提出了细致的行为规范,时常叮嘱,用心良苦。《聪训斋语》中第一篇就是立品篇,张英在开篇就提出:品格是一个人随身携带的一封最好的介绍信。而品格的形成,必然是在人与人之间架构起来的。 所谓“诚于中,形于外”,一个人内在的修为,常不经意的会表现在他的言行举止上。张英在立品篇中还提出四个方面的要求,即谨言语、戒嬉戏、慎威仪、能容让。   而现代教育中,一些家长和老师过于重视孩子的智能培养,而忽视了德行教育。往往认为读书的目的就是学习知识和技能,把读书的立德功能忽视了。同时我们现代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对道德的教育往往流于说教,没有真正触动被教育者的心灵。并且,由于受到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道德教育尤其成为教育的难题。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榜样作用在减弱,所谓言传不如身教,道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