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男子散打运动员血液流变性与气体代谢机能实验研究
男子散打运动员血液流变性与气体代谢机能实验研究
陕西省咸阳师范学院咸阳712000
摘要:通过对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和普通男子大学生递增负荷运动过程中气体代谢和血液流变性变化的实验研究。旨在探讨散打运动员气体代谢与血液流变性之间的关系及其可能的机理。结果发现:散打运动可以降低全血粘度和红细胞聚集性、增强红细胞的变形性,提高血液流变性对运动刺激的适应能力,减小内环境变化对血液流变性造成的不良影响,改善血液流变性与气体代谢之间的关系,提高气体代谢机能,使其在运动中表现出通气效率高,氧气利用效率高,摄氧能力大以及承受有氧运动负荷能力强的特点。??
关键词:散打;血液流变性;气体代谢
[中图分类号]G8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5-0110-05
运动过程中气体代谢的变化反映了能量代谢的变化特征。与心、肺功能以及细胞呼吸等机能有密切关系。因此,运动过程中气体代谢的变化综合反映了人体各器官、系统机能及其耦联关系。血液作为气体运输的载体。其流变性的改善对于减少血流阻力,加快血流速度,增加组织的血流灌注以及提高气体运输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研究运动过程中血液流变性和气体代谢的变化,对于探讨血液流变性和气体代谢之间的关系以及评价运动训练效果等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通过观察男子散打运动员和普通男子大学生递增负荷运动过程中气体代谢和血液流变性的变化,旨在探讨散打运动员气体代谢与血液流变性之间的关系及其可能的机理。为评价运动效果、制定运动训练计划、提高运动训练的科学化程度等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受试者。
实验组为西安体育学院散打队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对照组为西安体育学院人文系普通男子大学生。受试者身体健康,无既往病史。一般身体特征见表1。??
1.2主要实验仪器。??
1.2.1MS/XW-E全功能血流变仪(成都麦赛科贸公司)。??
1.2.2便携式心肺功能遥测仪(德国Cortex)。??
1.2.3Load功率自行车(美国)。??
1.2.4YSI-1500型血乳酸自动分析仪(美国)。??
1.3测试指标及方法。??
1.3.1气体代谢指标。??
1.3.1.1测试程序与方法。
受试者佩戴呼吸面罩和心率表静坐于功率自行车上休息15min钟左右,待安静后测定安静状态下的气体代谢指标;然后在功率自行车上完成递增负荷运动。运动负荷从40W开始,转速为60r/min,每级负荷持续1min;之后,每增加20W为下一级负荷,直至力竭。??
1.3.1.2测试指标。
摄氧量(VO2)、二氧化碳生成量(VCO2)、呼吸商(RQ)、通气量(VE)、呼吸频率(RR)、潮气量(TV)、代谢当量(METS)、氧脉搏(VO2/HR)、氧通气当量(VEO2)。
1.3.1.3最大摄氧量判断标准。
①HR≥180次/分;②RQ≥1.10;③血乳酸8mmol/L;④运动负荷增加,而VO??2不再增加或稍有下降;⑤受试者主观感觉精疲力竭,虽经反复鼓励仍不能维持预定的踏车速率,具备上述5项中的3项即可判定[1]。
1.3.1.4通气阈判断标准。
①VE非线性增加的拐点;②VO2非线性升高的拐点;③CO2排出量(VCO2)与VO2的交叉点;④VE/VCO2未见降低而VE/VO2相对升高的拐点;⑤呼出气氧浓度(FO2)相对降低的拐点;⑥呼吸商(RQ)相对升高的拐点。具备上述6项中的4项即可判定无氧阈[1]。??
1.3.2血液流变学指标。
1.3.2.1测试程序。
分别于清晨、空腹状态下和运动后即刻,抽取受试者5ml肘静脉血作为血样;之后,将血液由采血管沿试管壁缓慢注入干燥的抗凝试管内(肝素抗凝剂浓度为20IU/ml血),经轻摇混匀后,于当日送实验室进行测试。??
1.3.2.2测试指标。
全血粘度(ηb):高切(ηH)、中切(ηM)、低切(ηL),血浆粘度(ηp),红细胞比积(压积,Hct),血沉(ESR),纤维蛋白原(Fi ),红细胞聚集指数(Arbc),红细胞变形指数(TK),血沉方程K值(ESR K),红细胞电泳时间(EPT)。??
1.4数据处理。
所有实验数据由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实验结果用平均值(X)±标准差(SD)表示,差异显著性检验采用T检验,并以P0.05作为差异显著性水平。其中,组间差异采用双样本等方差T检验,组内差异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
2.实验结果
2.1运动前、后两组受试者血液流变学指标(见表2)??
表2显示,运动前,散打运动员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