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例外论思想对其外交政策影响再解读.docVIP

美国例外论思想对其外交政策影响再解读.doc

此“经济”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美国例外论思想对其外交政策影响再解读

美国例外论思想对其外交政策影响再解读   摘 要:在过去的研究中,研究者认为美国例外论思想包括:榜样论和使命论。榜样论促使美国形成了孤立主义的外交政策,使命论使美国形成了干涉主义外交政策。近年来,研究者指出,“天定命运”的说法更能很好地诠释美国例外论思想。从建国初期开始,美国就秉持着这一“天定命运”的思想,采取了国际主义的外交政策而非孤立主义外交政策。   关键词:美国例外论思想;天定命运;国际主义;美国外交政策   中图分类号:D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5-0023-02   在美国政治文化中,例外论思想塑造了美国的国家认同,以及国家在国际社会中地位与角色的定位,影响美国的对外政策。早期,学者认为美国例外论思想分为:榜样论和使命论。榜样论认为:美利坚民族是上帝选定的特殊民族。因此,美国应致力于构建世界自由民主,做好世界的榜样,而不愿过多干涉国际事务。榜样论具体表现就是早期的孤立主义外交政策。使命论则认为:美国担负着上帝赋予的传播自由民主的价值观念,将民主制度推广到世界各个角落,并主动参与到世界事务中的神圣使命。然而,许多美国学者在最新的研究中认为不应将例外论思想二元化,“天定命运”的概念更能清楚地解释美国例外论思想;而单边国际主义比孤立主义或国际主义更能准确诠释美国外交政策。本文基于对美国学者相关研究的梳理,对美国例外论思想及其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进行再解读。   美国例外论思想的起源,可追溯到美国建国时期的两种思想:美国作为宗教榜样的宗教改革思想以及美国作为世界政治先驱的启蒙思想[1]。新教力量与18世纪中叶、18世纪末的启蒙思想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美国国家认同,产生了例外论思想。这一思想一直激励着美国以自己的形象改造世界。通过追溯榜样论和使命论的宗教和政治来源,这两种思想实际上互相影响、相辅相成。   在《圣经》里,美洲并非希望之城,是清教徒定居者自己将美洲看作希望之城。如清教徒领袖温斯洛普在著名的《基督博爱的典范》中告诫他的追随者:“我们将成为一座山巅之城,全世界的眼睛都将看着我们。如果我们在完成这一事业的过程中欺骗了上帝,致使上帝不再像今天那样帮助我们,那我们终将成为世人的谈资和笑柄”[2]。因此,北美给他们提供了一个追求欧洲新开始的适合的场所。清教徒们在荒原里创造了一个被改造过的基督教国家的运作模式。德博拉?马德森认为,温斯洛普的追随者们为了躲避迫害而建立了“新耶路撒冷”,同时又希望能够回到“被改造过的埃及”,去发动一场“抵制大西洋对岸的行动”[3]。清教徒们希望在北美建立一个新大陆,成为旧世界的榜样,承担起改变欧洲的责任。弗吉尼亚州的英国圣公会教徒将北美这片土地视为“上帝选择英格兰的延伸”而不是与祖国隔离的一块土地[4]。由此可见,早期殖民者并不奉行孤立主义。正如学者佩里?米勒指出,马萨诸塞湾殖民地并不是“那些遭受迫害的分离派留在满是石块的海岸上的遗址,而是基督教徒们有组织有计划的任务行动,准备从侧面向旧世界里腐败的基督教国家进攻”[5]。因此,清教徒的使命并没有和旧世界隔离开来。他们将自己视为传播和重塑欧洲(英国)文明,而不是逃避这一文明的使者。   使命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清教徒和北美的宗教建立时期。恩斯特?图弗森认为美国使命论的起源归结于千禧年主义。千禧年主义的观点认为:宗教革命带来了正义战胜邪恶的一系列胜利,包括美洲大陆的发现和美国革命的爆发,这些事件被视为是上帝赐予的使命感。正如约翰?杰1777年所说,美国人是上帝青睐的第一人,上帝使他们能够理性选择国家的形式。美国例外论思想的代表伍德罗?威尔逊说,美国是一个为了提升人类精神而诉诸武力的国家。研究者们将天定命运理解为美国例外论思想的主要动力,这一动力导致美国的扩张以及对其他国家事务的介入,将自己的力量延伸到海外,以期帮助其他国家成为像自己一样的国家。因为美国人认为在每一个外国人的心中,都有成为一个美国人的潜力,他们也有这样的愿望。宗教和政治的建立结合在一起创造了美国例外者的形象,使美国人认为美国就是世界的“楷模”。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也形成了美国独特的外交政策。   为了赢得独立,美国与法国结盟,但这个新生的理想共和国拒绝传统外交和权利政治,孤立主义成为他的策略性选择。乔治?华盛顿在其告别演说中要求美国永不结盟和托马斯杰弗逊在第一次就职演说告诫公众结盟的危害被看成是19世纪门罗主义出现前,早期美国外交政策形成的有力论据。C?凡?沃德沃认为:美国可以是孤立主义者,因为它享受了“自由的安全”和自由的土地,使“美国在这个邪恶世界上,成为一个无辜的国家,能够获得自由和赦免,而其他国家却需要诉求于武力”[6]。“自由的安全”这一观点很自然和美国作为一个孤立的国家这一假设结合在一起,用来反对美国成为一个扩张性的国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