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自然语言语义结构问题哲学分析
自然语言语义结构问题哲学分析
编者按:语言哲学通过分析语言来揭示人及人的世界。此处,目的和对象明确,途径完全没有必要僵化。也就是说,可以而且应该多途径、多维度展开语言哲学研究。本期刊发的三篇文章分别探讨“自然语言语义结构”(隋然)、“实指定义”(周小华)和“学科反思”(李洪儒),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展开探索。
提 要:在语言意义研究的历史过程中,分别出现了“意义是世界”、“意义是事实”、“意义是事物”和“意义是用法”等不同定义,并与不同的语言哲学思想对应。人类语言意识系统直接涉及言语交际系统,表现为“事物-(潜在)主体-普遍特征-(潜在)述谓”形式的“主体-述谓”结构。语句的基础是现实时间的单向线性轴,其深层的离散性语义必然表现出一定的相关形式。语言思维系统和言语交际系统归根结蒂是言语主体意向生成的结果,一方面具有稳定性和目的性,另一方面具有机动性和灵活性。
关键词:语言与意义; 主体与述谓; 事物与特征
中图分类号:B0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100(2008)06-0001-6
Philosophical Analysis on Semantics Structure of Natural Language
Sui Ran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100089, China)
The definition has come into being respectively, that “meaning is world”, “meaning is fact”, “meaning is object”, and “meaning is use” in the historical course of language research. It corresponds to various thoughts of philosophy of language. Human being’s language consciousness system relates directively to speech communication system. In fact it shows subject ― predicate structure of the form, that is “object ― (latent) subject ― (universal) character ― (latent) predicate”. The basis of sentence is realistic time unilateral linearity axes. The deep scatter language meaning presents some correlative form. Language thinking system and speech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 the result of speech subject intention making. On the one hand, it has stability and purpose; on the other hand, it has flexibility and agility.
Key words:language and meaning; subject and predicate; object and character
1 基于语言哲学理论的语义范畴问题
以语言哲学为视角分析语言意义,可以划分出语言意义的4个基本定义:(1) 意义是世界,(2) 意义是事实,(3)意义是事物,(4)意义是用法。所谓“意义是世界”模式表现为语句的“主体-??述谓”(субъект?钵岌猝支乍讧堙学洌┙峁梗?具有普遍性;所谓“意义是事实”模式,表现为语句的“谓词-??论元”(предикат?钵学猝鸳濮蕨支擐洌┙峁梗?具有情境性;所谓“意义是事物”模式,表现为词汇的指称性;所谓“意义是用法”模式,表现为言语单位(语句)的交际性。(Юрченко 2005:47)
在语言意义问题研究的各个历史阶段,这4个基本模式或范畴依次出现,各有侧重,并相互补充,相互交叉。总体上看,“意义是世界”和“意义是事物”是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产生的经典范畴,而“意义是事实”和“意义是用法”则是在20世纪(维特根斯坦)形成的相对较新的范畴。然而,尽管“意义是世界”产生于古老的哲学思想,但这一范畴至今并未完全形成。
从历史发展情况看,语言哲学可以划分出三种形式:(1)语义形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