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世界中国戏曲研究与翻译评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英语世界中国戏曲研究与翻译评述

英语世界中国戏曲研究与翻译评述   摘 要:在已过去的20世纪,英语世界的中国戏曲研究与翻译,从研究队伍到研究成果都是蔚为大观的,不仅研究的范围十分广泛,研究的方法和研究视角较为新颖,在戏曲英译的翻译思想和翻译策略上,也有值得国内同行重视之处,但也不同程度存在着“文化误读”。在参考借鉴和评述西方汉学家的戏曲研究和戏曲英译成果时,应加以客观分析,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并最终建构自身的戏曲研究与英译的学术话语体系。   关键词:英语世界;戏曲;戏曲研究;戏曲英译      1.英语世界的中国戏曲研究      作为西方中国学研究的一部份,英语世界的中国戏剧史研究范围广泛。举凡中国原始戏剧、汉唐戏剧、宋金杂剧、宋元南戏、元杂剧、明清传奇、近代地方戏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戏剧,都有专题研究成果。《百老汇的中国题材与中国戏曲》一书的“附录”列举1741年至2001年的中国戏剧的英文译本有291种;1836年以来介绍与评论中国戏剧的英文参考书目约400种(都文伟,2002:206-272.)。《中国戏曲:评论、批评及剧本英译》一书列举的评论中国戏剧的英语论文和专著约有1550种(Lopez. 1991:3-156)。   早在王国维撰写《宋元戏曲史》之前,就有欧洲的中国学家开始对中国戏剧和戏剧史进行介绍。如英国人William Stanton的The Chinese Drama(《中国戏剧》,香港,1899),溥仪的英语老师庄士敦(R.F. Johnson)回国后撰写的《中国戏剧》(1901)。此后,此类论述越来越详细,并渐渐进入到学术研究的层面。例如凯特#8226;巴斯(Kate Buss)的《中国戏剧研究》(1922)、祖克(A E Zucker)的《中国戏剧》(1925)、阿灵顿(L C Alington)的《古今中国戏剧》(1930)等。   从20世纪60-70年代以来,西方中国学界力求科学地重新认识中国的倾向日益增强,研究范围也较旧中国学有所拓宽(黄鸣奋,1995:125-128)。英语世界的中国戏剧和戏剧史研究,若以研究者的组成可大体分为:西方的中国学家、华裔学者和留学生等,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本土出现了一大批研究中国戏剧和戏剧史的论著和博士论文。美国学者柯润璞(J. I. Crump),从50年代以来发表了一系列重要的论文和专著,还翻译了三种元杂剧,是美国德高望重的元杂剧研究之父。柯润璞的三位高足奚如谷(Stephen H. West)、章道犁(Dale R. Johnson)和彭镜禧,在70年代以后也都成为这一领域的领军人物,其中奚如谷的金代戏剧研究、章道犁的元杂剧北曲词谱都是引用率很高的权威论著。此外韩南(Patrick Hanan)和白之(Cyril Birch)也都是中国学者所熟悉的西方中国学家,前者重点研究中国白话小说同时兼顾李渔研究,后者的专长在南戏和传奇。韩南的学生海登(George A. Hayden)也是70年代崭露头角的学者,他的公案剧研究最受关注。明清传奇的研究者还有《琵琶记》的英译者莫利根(Jean Mulligan)和李渔研究者埃里克#8226;亨利(Eric P. Henry)。研究京剧史的则有夏威夷大学的魏莉莎(Elizabeth Ann Wichmann)。在华裔学者中,陈荔荔、时钟雯、刘若愚、王靖献、徐道经、赵如兰、张立礼、荣鸿曾等,都有相当建树。美国之外,其它国家和地区的戏曲研究阵容和规模相对要小,其中较为知名的专家在英国有龙彼得(Piet van de Loon)、杜为廉(William Dolby),前者以研究闽南戏和法事戏著称,后者以治中国戏剧史闻名。澳大利亚有中国戏剧史名家马克林(C. Mackerras),加拿大有从捷克移居过去的米列娜(Milena Delezelova-Velingerova)。      2.英语世界的中国传统戏曲翻译      在戏曲英译方面,到目前为止,英美从事戏曲英译实践与研究的学者,要比国内多。在很多在戏曲研究上有成就的汉学家,都同时是戏曲英译的实践者,美国学者柯润璞(J.I.Crump)、奚如谷(Stephen H. West)、伊维德(Wilt L. Idema)、斯科特(A.C.Scott)、白之(Cyril Birch)、魏丽莎(Elizabeth Ann Wichmann)、海登(George Allen Hayden)、莫利根(Jean M. Mulligan)、理查德(Richard E. Strassberg)、时钟雯(Shih Chung-wen)、英国学者杜威廉(William Dolby)、加拿大学者米列娜(Delezelova-Velingerova Milena)、澳大利亚学者马科林( Colin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