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解读儒学价值体系中 天双重属性
解读儒学价值体系中 天双重属性
摘要:儒学价值体系中“天”的内涵十分复杂,而且它贯穿于整个儒家学说,成为儒学思想的核心。解读它的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属性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儒学思想。
关键词:天 天人合一 由凡及圣
“天”这个概念在儒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董仲舒认为“天者,百神之大君”,把“天”看作是儒家信奉诸神中的至尊。自古以来的帝王都自称为“天子”,把自己权力的神话为源自“天”这样一个神圣的东西。“天”作为儒学概念有着物质与精神双重属性,贯穿儒学的整个价值体系。从儒学的核心即天人合一、先祖与后代合一、圣人与凡人合一的准则来看,“天”不仅仅是物质存在所依附的载体,还充当着儒学价值体系的中枢,把其他的分散的概念与价值认同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儒教之“天”不是一种外于世界和超于世界的存在者,而是世界之中的一种客观存在。在孔、孟那里,“天”实际上是指与“百物”“四时”同在并且直接影响和决定“百物生”“四时行”的上苍、苍天;而董仲舒所谓“天”的所指范围较宽,除了上苍,还包括四时、昼夜、五行、山川等等在内的自然物和自然现象,简直涵盖了整个自然界,然而,其“天”又往往被用作“地”的对称,在这种情况下,无疑它是指苍天而言,故虽然其“天”的所指范围具有相当的不确定性,其基本意思还是和孔孟宗教意识中的“天”相一致的。至于后来的儒教信徒,他们所信仰的“天”也不外乎自然之天,被今人通常归入到所谓朴素唯物主义者行列之中的人固然如此,就是被归入到所谓唯心主义者行列之中的人也不例外,如朱熹说:“苍苍之谓天。” 又说:“天地初间只是阴阳之气,这一个气运行,……气之清者便为天,为日月,为星辰”;“天以气而依地之形,地以形而附于天之气,天包乎地,地特天中之一物尔。”
一、超越物质存在的“天”
将自然之天人格化,把它视为天下万物的祖宗,把它当作具有意志品格或道德品格并具有超人间的力量的至高无上的宇宙主宰来加以崇拜,是儒学的本质特征之一。“万物皆本乎天,人本乎祖,故以冬至???天而祖配之。” 祭天,是天神崇拜最为显著的标志;而配之以祭祖的祭天,则是儒教把天神当作祖宗神来加以崇拜的有力证明。
祖先崇拜是所有宗教的根。在中国文化中,家庭占据中心地位。因此对于一个儒者而言,最大的义务就是保持对自己祖先的正常的祭祀,最大的荣誉就是能光宗耀祖。据“尚书”与“诗经”记载,商周时期祭祀祖先的宗教活动有两个目的:其一,对于已经死去的祖先而言,人们的祭奠是为了让死去的先人继续能像以前活着的时候一样生活。其二,为了让后代子孙能够从去世的祖先那里获得福佑和帮助。人们相信祖先不仅仍然有生命,而且有足够的威力决定活人社会的命运和幸福。如果不对他们提供合适的牺牲和祭祀,如果不定期的向他们禀告家中的现状,祖先就会感到特别的不安,说不定会回来惩罚它的后代。孔子相信祖先与后代的亲密关系是宗教、政治和伦理的基础。因而强调子女应该为死去的父母受三年治丧,应该事生如事死。不仅把孝作为祭祀祖先的恰当礼节的特征,而且把孝的特性化为对待活着的父母的恰当的态度和行为。儒教之“天”作为人类的祖宗神,则与人类有密切的血缘联系,用董仲舒的话来说,“天”就是“人类之曾祖父”;同时,“天”还是“群物之祖” 。“天”不仅不羞于男女交媾而以之为罪过,相反,他正就是通过与“地”的“男女构精”(《易传》语)而生人、生物的。因此,“天”绝不以人类生命为一种罪孽而鄙视、厌恶之,而相反是极其的珍爱人类生命的,他不但生育了人类,还为人类的合理生活创造了一切必需的条件:“天地之生万物也,以养人,故其可食者以养身体,其可威者以为容服” ;“天之生人也,使之生义与利,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与“天”的这种“生生之德”相适应,笃信“天”的儒家君子乃极端重视“仁”。而“仁是生的意思,如四时之有春” ;“生的意思是仁” 。这个“生”不仅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意义上的生儿育女,繁衍后代,更是“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意义上的“博施与民而能济众” ,亦即“一人遂其生,推之而与天下共遂其生” 。
在这个层面上,“天”在儒家经典中演变成为人类的共同祖先,与不同的具体的祖先一起,构成祖先崇拜的重要成分。“天”不再仅仅指具体的物质存在――自然界、四时、苍生万物,而是渐渐拥有了一种超越物质的属性,成为儒家精神信仰寄托的载体。在儒家把祖先和后人有机的通过祭祀的方式联系在一起的同时,“天”也从具体的可触及的物质存在抽象为具有神性的哲学存在。儒家所追求的天人合一,不仅指的是整个世界的和谐状态,自然与文明的和谐关系,也指的是精神与物质的持续关系,精神与肉体及神圣与世俗的持续关系。通过这种方式儒家思想发展出它自己的精神特质:超越与人类是和谐的联系在一起的,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2025学年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检测试卷.pdf VIP
- 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ppt VIP
- 通桥(2016)8388A 高速铁路常用跨度梁桥面附属设施.docx VIP
- 新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5.走近科学家》教学设计.docx VIP
- 幼儿园课件:《牵牛花和它的朋友们》.pptx VIP
- CBT 3495.10-1995 船舶工业档案管理规则 档案收集及其业务指导要求-行业标准.pdf VIP
- 小学教育学 第二章 学校.ppt VIP
- 人美版七年级上册2.3《诗意的色彩》教案.pdf VIP
- 2024年秋新改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新课标版).docx VIP
- 安全导则发布稿.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