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对后世教育影响.docVIP

论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对后世教育影响.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对后世教育影响

论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对后世教育影响   摘 要:《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是一部元代以来具有重要地位的教育著作,亦可称之为我国现存较为完备的一部古代汉语文教学大纲。它具有明确的思想指导性和很强的现实可行性,既适合一般学校教授学业的教者执教规程,也适合不同阶段学习者的为学要求,具备着教与学的通用性质,对后世的影响相当深远。具体可归纳为四个主要的方面: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影响到与教育相关出版业的发展、明代科举所创八股程式之源、后世制定学规的蓝本。   关键词:《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程端礼;教育;影响      《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三卷,元程端礼撰。该书是一部元代以来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的教育著作,也是一部可以称之为我国现存较为完备的古代汉语文教学大纲。该书的撰成,先从其著者著述目的而言,一方面是为了在元代蒙古族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之下,更加规范、更加严格地传授和学习儒家传统经典,造就当时社会所需的人才;另一方面也是针对元代恢复科举考试之后,出现了一种较为普遍的、应对科举考试的社会总需求而进行编写的。再从实际的成书背景考察,是著者在多年从事教育实践过程中,一贯遵照朱熹提出的读书法,不断进行探索的成功经验的总结。正因为如此,该书具有明确的思想指导性和很强的现实可行性,既适合一般学校教授学业的教者执教规程,也适合不同阶段学习者的为学要求,具备了教与学的通用性质。故在延?v二年(1315)初成书后,社会上广为传抄。二十年后,即元统三年(1335)十一月,该书在历经程端礼多次增删修订之后,才最终定稿,遂即刊刻于程氏甬东家塾,当时社会上这一版本广为传播,并引起了元政府的特别关注。于是,在著者生前便被国子监颁行各地,成为郡邑教官的范式。即如正如《元史》所载:“所著有《读书工程》,国子监以颁示郡邑校官,为学者式。”[1]于是该书在元代后期的汉语文教育教学中已经产生了相当深广的影响,著者程端礼也因此被时人所倍加推崇,即与其弟程端学被尊称为“二程”或“后二程”[2]。虽然在中国古代学术史上,程端礼、程端学兄弟的地位与影响远不及宋代程朱理学的开创者程颐、程颢兄弟,但这作为当世人对程端礼、程端学兄弟的一种高度尊崇,应当是不折不扣的。尤其是在明清时期,随着程朱理学盛行于世和科举制度的一度强化,该书更被诸儒奉为准绳,历朝历代一再刊刻,其流布的范围益加广泛,几乎成为天下士子无人不晓、公私学堂无不参照的一部教育教学方面的著述。本文论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之深远,即可归纳为四个主要的方面:   其一,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   程端礼在池州建德县学任上己经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贯彻这种思想,并且取得一定的成绩。他的高足冯彦思就是在这一大纲指导下培养出来的,后来冯彦思做了建德县县学训导,也遵行此法培养学生。设科取士伊始“彦思寻中江浙乡试冠左榜,擢第南归,录事常州”。在常州任上“廉慎不欺为主”,水旱灾时不辞辛苦亲自到田间户头慰问,当时其它官员都笑他迂腐拙陋。有司经过勘查认为他做的最实在,其他官员被免去十之七八,只有他受到有关部门的嘉奖。后来他被调任其它职务,名声越来越昭然于世。而且在从政期间遵行老师所编定的教学大纲教育学生“知根本是务”。冯彦思的学生也学有所成:呙哲台舜臣元统辛酉(1333)乡试中江浙冠右榜。这一年科举考试暂罢,舜臣不能参加会试,就侍奉父亲,不因为科举罢而一日废学。其“交友必端”,与友忻都舜俞“共学勤苦,严义利之辨”。舜臣另一位朋友徐立本,其父为鄞县幕,他一边侍奉父亲,一边“日读书不辍,能辅其父行儒者之政,不混流俗行害民事”。后恢复科举考试,1344年呙哲台舜臣又乡试中江浙冠右榜。程端礼的其他学生也不乏当世之名士。如蒋宗简,当时翰林柳贯异其文,且“人以颜子方之”;又如乐良,“一时名卿若黄?谩⑼跣?咸器重之”[3],并“以学行表师后进”[4];等等。   另外,还有人用他的大纲学习或应用于教学实践。如陶安,“太平当徒人。幼颖敏有大志,通判马昂夫令赋《喜雨诗》,立就,奇之,自是肆力问学博极群书得程氏读书日程及吕舍人学规,益究心?锫宄燎钡酪铡T?至正甲申举浙江乡试,荐为明道书院山长,再调高节书院,讲明朱陆之学。时人称其龙姿凤质,非常人也”[5]。曾“间得四明畏斋《程氏读书日程》放考亭六条法及吕舍人规,节目次第,筋联脉贯,使攻儒术者有楷式,遂遵效其略,持循累岁,真若承严师而亲畏友也”。后为“童稚师,独爱导以程说,十年前分教泮庠”,弟子“列听演易旨、探索象数义理之隐,讥讽览考?,????忘疲,年渐盛,犹请益不已”[6]。   清代学者陆陇其所称:“明初诸儒读书,大抵奉为准绳,故一时人才,虽未及汉宋之隆,而经明行修,彬彬盛焉。”[7]及至明中叶,因学校废弛,“家自为教,人自为学,则此书虽存,而知之者鲜矣”。嘉靖抚州同知蔡元伟请人教儿子读书,“见程端礼《家塾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