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央苏区廉政建设历史作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中央苏区廉政建设历史作用

论中央苏区廉政建设历史作用   [摘要]1932年2月到1934年10月,党在中央苏区开展了轰轰烈烈并卓有成效的廉政建设运动。经过这次廉政建设的洗礼,党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这次廉政建设具有纯洁苏区干部队伍、凝聚苏区人心、节约苏区经费、形成苏区干部好作风等历史作用。   [关键词]中央苏区 廉政建设 历史作用   中央苏区是指中国共产党在1931年11月至1934年10月在赣南、闽西建立的最大的一块革命根据地。1932年2月到1934年10月,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开展了轰轰烈烈并卓有成效的廉政建设运动。这次廉政建设运动虽然时间不长,但力度很大,对中国共产党最终取得革命胜利具有重要的历史作用。   一、纯洁了中央苏区干部队伍   1931年11月7日,中国共产党在瑞金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首次实现了局部执政。随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各级政府和各部门工作的开展,一大批党政军干部走上了工作岗位。但是,这些干部的素质良莠不齐,有的干部一直领导和追随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具有远大的革命理想,愿意为劳苦大众服务,整体素质高;有的干部过去曾经跟着中国国民党,不了解甚至反对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主张,由于各种原因,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队伍。后一种干部又分为多种情况,有的干部经过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逐步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主张,从思想上完成了向党组织靠拢的任务,素质得到极大提高;有的干部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革命只是权宜之计,这种人意志不坚定,是中国共产党内的投机分子,旧社会的封建思想依然根深蒂固,一有机会,就露出了本来面目。当然,也有一些干部,曾经素质高、思想坚定,但没有经受住敌对势力的拉拢与腐蚀,最终蜕化变质,贪污腐败,甚至背叛革命。   1932年2月17日,中华苏维埃中央临时政府人民委员会颁布了《帮助红军战争、实行节俭经济运动》的第三号通令,拉开了反腐败的帷幕。中国共产党决定,对腐化分子依据犯罪情节的轻重不同,分别予以处理。通过这些反腐措施,把罪大恶极的贪腐分子处以死刑,罪不至死的贪腐分子则判处适当刑罚,一般贪腐分子则进行教育和清洗,犯罪情节轻微、态度好,经过教育对自己的错误认识到位的可以继续留在党内。   时任瑞金县苏会计科科长的唐仁达、中央政府总务厅“全苏大”工程处主任的左祥云、于都县军事部长的刘仕祥等都因严重贪污行为被逮捕,并且处以死刑。中央苏区还将一些犯罪行为严重,但不足以处以死刑的官员,给予适当判刑或者清洗。例如担任国家银行出纳科职员的刘道彬生活贪污腐化,被撤销职务,并予以判刑,其他一些干部则只是进行了洗刷。“江西乐安县一级和增田、善和两区乡共清刷了72人,万泰县区各机关中清刷了60人,石城县清刷了49人。”[1]   通过各种形式的廉政建设,中央苏区的干部在思想上和组织上更加纯洁,整体素质得到极大提高,确保留下的党员干部能够继续为广大群众服务。   二、凝聚了中央苏区人心   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中国共产党立党之本和执政之基。从井冈山到瑞金,处处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依归,受到了所在地方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局部执政,具备了进一步为人民服务的可能。同时,中央苏区人民对中国共产党也寄予了厚望,希望中国共产党能够改变中国局面,带领自己过上好日子。   但是,中央苏区贪污腐化现象的存在,不仅伤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也破坏了党员干部的形象,削弱了中国共产党的群众基础。例如长汀县苏副主席“外出巡视工作,骑匹高马,背支短枪,得意洋洋,威风凛凛,路遇木桥不好过,便大骂乡苏维埃主席和群众”[2]。“万泰县苏的一些区乡苏维埃工作人员,在乡村中作威作福,无所不为,他们无论到哪里,要群众预备酒肉供他们吃喝,他们除了摊派和强迫命令外,就这样东吃一顿西吃一顿过日子。”[3]叶坪村苏维埃主席谢步升不仅霸占群众谢润深的妻子朱秀秀,而且诬陷谢润深为“社会民主党”分子,并将他暗杀;平时还将打土豪的财物占为己有。这些苏区干部的种种贪污犯罪行为令人发指。面对这些触目惊心的贪腐行为,广大群众表面上只有逆来顺受,实则已经出现了“不信仰苏维埃政府”的现象,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群众与苏维埃政府官员的冲突。   面对这种屡禁不止的贪腐行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进行了严厉的惩罚。政府在《红色中华》设立“突击队”“警钟”等栏目,在《青年生活》和《斗争》等刊物也设立相关栏目,专门接受群众举报。通过这些刊物及其相关栏目,苏维埃政府引导工农群众对于人民政权尽到批评、监督、拥护的责任。同时,依据群众举报,派遣突击队和轻骑队前往调查,对于调查属实的贪腐行为严惩不贷。1934年2月6日,突击队一行12人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副主席项英的带领下来到于都县,经过明察暗访后,项英等突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