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教对台湾民间信仰影响.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道教对台湾民间信仰影响

论道教对台湾民间信仰影响   摘要:无论从神明对象看,还是从仪式、载体看,道教对台湾民间信仰都具有重大影响。道教已融入台湾民间信仰生活之中。这既是华族社会移民习俗延续的结果,也是中华民族包容文化的精神结晶。以道教为大宗的台湾民间信仰,表现出浓烈的寻根意识,成为民间社会相互联系的文化纽带,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稳定社区的作用。   关键词:道教;台湾;民间信仰   中图分类号:B958.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8―046092007)04―0067―07      近二十多年来,有关台湾道教、台湾民间信仰的研究日益升温。不论是中国大陆的学者还是台湾本土的学者、海外汉学研究专家,都在这个领域努力耕耘。尤其令人关注的是台湾本土的学者,基于地域上的便利,积极地进行田野考察与理论分析,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早先,有刘枝万、李亦园等就民间神明的分布、祭神仪式等专题展开多层次的讨论;其后,又有李丰??、黄有兴、黄文博等对台湾道教传承与祭典等内容进行交叉性研究,这一切都为掌握台湾道教以及民间信仰的总体状况、认识其属性特征奠定了基础,并且为后来的研究工作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然而,台湾道教与民间信仰到底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这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因为至今为止,关于这个领域中的许多环节仍旧模糊不清,甚至众说纷纭。就本来意义而言,民间信仰是指存在于民间社会中具有习俗意味的信仰形态,由于组织比较松散,并且在教理教义上相对缺乏系统性,学者们一般没有将之当作正统宗教看待。不过,在台湾社会中,民间信仰却极为普遍。从某种程度上看,民间信仰甚至可以说已经成为台湾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精神支柱之一。由于特殊的机缘,道教与台湾民间信仰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探讨道教对台湾民间信仰的影响,这既是思想文化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深入认识台湾社会的基本途径之一。      一、道教对台湾民间信仰影响的基本表现      作为中华民族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道教对台湾民间信仰具有相当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如下数端:   首先,从信仰对象来看。所谓信仰对象,指的是人们崇拜、景仰的神明系统。众所周知,任何一种信仰形态都有被崇拜的对象,民间信仰当然也不例外。到过台湾的人们都知道,庙多、神多成为台湾民间社会的一个突出现象。在台湾民间社会诸神信仰之中,无论是天上的日月星辰,还是地上的山河湖泊,都被纳入了朝拜的行列。就天神系统而论,有天公、北斗星君、太岁,等等。所谓“天公”其实就是道教中的玉皇大帝,系“四御”神之首,其全称为“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道教经书《高上玉皇本行集经》谓之生于丙午岁正月九日,今日台湾民间盛行的“初九天公生”祭祀活动即本于道教传统;而诸星君在道教天神中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太岁,通过天干、地支的符号象征,与人生历程相联系,从而受到台湾民众的景仰。道教认为,天地之间,有许多煞气,将会对人的一生造成种种侵害,如果拜了太岁,就可以解除煞气,转变命运流程,这种观念被台湾民间普遍接受,所以拜太岁成为台湾民间流行甚广的习俗。就地神系统来看,我们一样可以发现道教神仙信仰对民间社会的渗透,例如道教的福德正神,民间俗称土地公,几乎所有的村落都可以找到其“足迹”;还有灶神在道教中称作“司命灶君”,主管人们饮食乃至生死问题,台湾老百姓人住新房或者乔迁,要先安灶位,这是道教司命信仰的延续,反映了道教神仙信仰的民间生活化倾向。至于人间的圣女、乡杰,由于其特殊的业绩和社会功德,往往也受到台湾信众的顶礼膜拜,例如妈祖、陈靖姑、吴李等昔日的佼佼者在当今的台湾社会中都享有非常旺盛的香火。有趣的是,此类神化的圣女、乡杰在道教中早已颇受推崇,得到很高封号,甚至形成相应的经典。例如《太上老君天妃经》就是一部通过道祖老君律命而确定妈祖地位的经典;而收入《道藏》中的《三教搜神大全》则为临水夫人陈靖姑立传,显示了临水夫人在道教中的正宗合法性;还有保生大帝吴李,民间传说他从事炼丹和采药,以“三五飞步之术”为人疗病,又梦道人献异方,为明代永乐年间的文皇后医治乳疾,这显然也染上了浓厚的道教色彩,因为不论是炼丹还是“三五飞步”本来即属于道教方术,所以民间的保生大帝信仰可以说蕴藏着相当丰富的道教文化内容。其实,倘若我们稽考一下台湾宫庙的分布情况,那就更加可以看出台湾民间信仰与道教的密切关系。据不完全统计,截止1992年,台湾民间宫庙已有12409座,其中大部分是以道教的名义登记注册的;近十多年来,台湾民间宫庙有增无减,在归属上依然以道教为大宗。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台湾民间的神明信仰实际上是以道教为主体的。   其次,从信仰仪式来看。作为宗教存在的基本标志之一,仪式在台湾民间信仰之中也是颇令人瞩目的文化现象。由于仪式在传递信仰精神过程中的特殊作用,学者们在研究过程中对之产生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