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解析黄自艺术歌曲思乡中对比性与统一性艺术特征
解析黄自艺术歌曲思乡中对比性与统一性艺术特征
摘 要:黄自是中国近代音乐史上的代表性人物,他的艺术歌曲创作不仅包含了中国声乐作品优美抒情的旋律特质,而且也囊括了西方音乐复杂而精深的创作技术。黄自的艺术歌曲《思乡》,蕴含着丰富而富于艺术性的内容,值得我们不断研究与思考,不仅是当时艺术歌曲里程碑式作品,也是后世学习与研究的经典榜样。本文以此作品为切入点,针对音乐作品中的对比性与统一性音乐元素进行分析与研究,从而挖掘黄自艺术歌曲音乐创作的特征以及其丰厚艺术价值与魅力。
关键词:黄自 《思乡》 对比 统一 创作
在中国近代音乐史上,涌现出了很多杰出的作曲家和无数经典的音乐作品,黄自就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位,他的创作涉猎了声乐、器乐、交响乐多个领域,音乐创作手法融中西方音乐之长,音乐作品社会影响深远,是当时音乐创作与音乐教育的领军人物之一。在黄自作品中,主要可以分为交响乐作品与声乐作品两类,而在声乐作品中最具代表性就是他的艺术歌曲作品。黄自的艺术歌曲不仅包含了中国声乐作品优美抒情的旋律特质,而且也囊括了西方音乐复杂而精深的创作技术,不仅具有极强的可听性,而且也既具有高度的技巧性,其艺术价值与欣赏价值兼具,是流传至今的艺术佳品。
1933年,黄自创作了艺术歌曲《思乡》,这首作品与《春思曲》、《玫瑰三愿》都是黄自当时抒情歌曲代表作品。《思乡》的篇幅较为短小,但是却蕴含着丰富而富于艺术性的内容,值得我们不断的研究与思考,不仅是当时艺术歌曲里程碑式作品,也是后世学习与研究的经典榜样。在《思乡》中,有一种力量凝结着作品,统一着作品,为作品注入了庞大的音乐张力,这就是对比与统一的创作原动力。正是这样的音乐力量是作品完整、丰厚,耐人寻味,经得起推敲,使其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创作价值、表演价值与研究价值。本文即以此作品为切入点,针对音乐作品中的对比性与统一性音乐元素进行分析与研究,从而挖掘黄自艺术歌曲音乐创作的特征以及其丰厚艺术价值与魅力。
一、 音乐中的对比与统一
在歌曲中,看似短小简单的音乐段落,其实隐藏着深厚的音乐结构与旋律创作原则。其主要体现在结构、旋律、调性以及和声当中。
这首歌曲的结构有多种划分方式,两句式乐段、四句式乐段,起承转合乐段,以及单二部曲式都是这首歌曲的常见划分形式。我认为单二部曲式是较为准确的划分方式,其结果曲式图见下方:
歌曲结构中,A段建立在bE大调上,由主题材料相同的两句组成,都使用了音阶式上下起伏的旋律材料,节奏平稳连续,音乐抒情优美,这是歌曲中最为核心的音乐素材。在第二句结尾使用SⅡ-D7-T的和声,充分的说明的第一乐段结束。在B段的第一句中,旋律使用了新的主题材料,具有冲击力的同音反复式音型将音乐推向了全曲最高点音g2,再由下行式音阶将音乐迂回平复到原来的音区。其中节奏变得简短,使用了一个二分休止符、一个四分休止符使在音乐增添了动力的同时,也改变了音乐的情绪特征,变得激动而充满力量。值得一提的是,和声在这一段落里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在调性做了设计与对比。由11小节便出现了#f1音,预示了g小调的来临,在14小节明确的出现了g小调的D7和弦,并在15小节解决到t,明确了g小调的确立。之后迅速转到关系大调bB,并由bB大调的T和弦作为中介转回bE。在18小节音乐回到了bE大调的T,由此音乐全面展开了A段音乐特征的再现。首先是主调bE再现,和声以稳定的状态行进,音乐回归到长线条抒情音阶式级进与跳进相结合的旋律特征,节奏回复到长短音相结合的抒情式状态。
在音乐中,对比因素集中体现在歌曲的第三句上,并由第三句的后部与第四句回归形成统一。结构上,4+4+5+4(去掉附属部分)的句式,第三句打破了4小节式的平衡结构布局,形成了对比,在第四句回到原来的形式,形成了统一;旋律上,第三句采用了不同的旋律特点形成了对比,在第三句的后部及第四句回归,形成了统一;和声上,第三句采取了连续转调的手法,制造了和声的紧张与不稳定,形成对比,在句子后部转回原调,形成统一;调性上,在第三句转至g小调和bB大调,构成对比,句子后部转回bE形成统一,整体调性布局为bE-g-bB-bE,不断体现了三度的调性布局关系,也是D方向调的调性布局。
二、 歌词中的对比与统一
《思乡》这首歌曲作品创作于1933年,当时的黄自受商务印书馆委托,和应尚能、张玉珍、韦瀚章等人,一同编写音乐教材《复兴初中音乐教科书》。而这首歌曲的词作者就是韦瀚章。
韦瀚章 (1905~1993),曾任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编辑、香港音专监督兼教授,荣获香港民族音乐学会颁授的荣誉会士衔。1959年至1970年,曾应聘赴马来西亚出任婆罗洲文化代理局长、华文编辑主任暨出版主任。
韦瀚章是我国的第一代从事现代歌曲创作的作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解析东亚新兴经济体正货币错配问题.doc
- 解析东关街环境因素对心理感受影响.doc
- 解析丢勒素描艺术风格成因.doc
- 解析东方卫视我心唱响电视节目形态.doc
- 解析严复信达雅翻译理论.doc
- 解析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书籍设计融合之美.doc
- 解析中国古典舞基训伴奏技术与艺术.doc
- 解析中国古典舞表演中情感表达.doc
- 解析中国大陆张爱玲热.doc
- 解析中国媒体中中国英语.doc
- 解析黔东南苗族服饰色彩元素在油画创作表达.doc
- 解毒复原汤联合LEEP刀治疗慢性宫颈病变疗效分析.doc
- 解毒化瘀方药物血清与药物血浆对模型PC12细胞蛋白酶活化受体―1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表达影响.doc
- 解毒消痤汤治疗寻常型痤疮临床效果研究.doc
- 解毒活血法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P选择素及HSP60表达影响.doc
- 解毒破瘀汤联合羟基脲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效果及不良反应研究.doc
- 解毒退热汤治疗重症手足口病临床研究.doc
- 解毒通络合剂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研究.doc
- 解毒通络生津方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血液系统损害临床研究.doc
- 解毒通络调肝散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肝脏IRS2表达影响.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