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解读托尼莫里森秀拉中伊娃母亲形象
解读托尼莫里森秀拉中伊娃母亲形象
摘 要 美国黑人女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妮?莫里森的作品中,母爱以一种不同寻常的方式出席,在其代表作《秀拉》中,艺术地刻画了伊娃这一栩栩如生的母亲形象,表现了黑人女性的悲惨命运。
关键词 托尼?莫里森 《秀拉》 母爱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托尼?莫里森的第二部长篇小说《秀拉》自1973年问世以来,受到了评论界的广泛关注。这部小说主要描写了秀拉这一主人公孤独叛逆却又不平凡的一生。《秀拉》的发表最初没有得到很多重视,国内评论界对它的研究也是近几年的事情。综其研究,大致可分为黑人女性寻找自我、原形解读、悲剧人物分析。《秀拉》中成功塑造了秀拉、奈尔、伊娃等一系列黑人女性角色,描述了黑人妇女在种族、性别、阶级等多重压迫下内心的挣扎。其中着重突出主人公秀拉勇于挑战旧传统,不畏艰辛寻求自我、发掘自我探索精神。秀拉的叛逆轰轰烈烈,打破黑人社区的沉寂,却孤独而终。正如莫里森在1983年的访谈录中所说:“黑人妇女责任重大,她们既当孩子的妈妈,又当挣面包的人,既是母亲又是工人,既是航行中的船只,又是丈夫和孩子的避风港”。而作品中的母亲就是这么一个形象。本文旨在分析《秀拉》中伊娃母亲形象和母爱的表现形式,来表现黑人女性的悲惨命运。
2母爱的扭曲
伊娃是一个刚烈、强悍、极端、坚毅、与生存困境顽强抗争的母亲。她是这个家庭的缔造者,是一个尽职尽责、富有牺牲精神的母亲。丈夫抛弃了她,给她留下一贫如洗的家和三个嗷嗷待哺的孩子。伊娃试图独自抚养孩子,但尽管有邻居的接济,她还是感到无能为力。终于有一天她把三个孩子托付给邻居,自己离家出走了。一年半后,她回来了,拄着双拐,少了一条腿,但却带回来不少钱。为了三个年幼的孩子,她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做出何等的牺牲。并在随后5年的时间里不停地扩建和修缮自己的房子,命名为“木匠路七号”,然后把多余的房间租给川流不息、来来往往的房客。她自己则坐在三楼的一个轮椅上,像君主一样指挥家人,决定朋友和房客的生活。
李子是伊娃唯一的儿子,伊娃在他身上倾注了所有的爱。李子在婴儿时便秘差点死去,伊娃倾尽了她在世间唯一的猪油掏空了他的肛门救活了他。伊娃在她惟一的儿子李子身上倾注了她所有的爱与关怀。此后他在母亲“持续的爱与感情”的激流中沉浮。1917年,李子所处的婴儿般的关爱状态被战争打断,他应征入伍。1919年他回美国。1920年返回梅德林的伯特姆社区,这时他已是精神上受到严重创伤的人。他梦想回到母亲的肚子里,并沉溺于毒品。对毒品的依赖最终导致伊娃采取了最激烈的行动――烧死他。
伊娃是一位宽厚的女性,出于深沉的母爱,把自己儿子烧死。这一行动固然说明了伊娃的刚烈性格,但是只有在生存状况极端异常的情形之下,才有这种违背天理人性的事情发生。当时的痛苦,伊娃后来在大热天里回想起来都忍不住打寒颤。只有强烈的母爱,才会让伊娃千方百计地去救儿子,也只有强烈的母爱,才会让伊娃在无计可施的时候选择让儿子死得像个男子汉。李子之死可谓是整部小说中最触目惊心也是最令人牵动心肠的一幕。“李子的死并没有为读者透露出阴森恐怖的感觉,相反,却给人一种浪漫悲剧的色彩”。李子是可悲的,被母亲结束了生命。初读于此,让人感受到了伊娃的残忍,但当我们仔细分析却可以理解伊娃的初衷:事过两年,当汉娜责问母亲为什么要这么做时,伊娃这样解释说:“我为他吃尽了苦头,把他生下来,把他养大成人,可他却想重新爬回我的子宫里去……我心里有足够的地方想着他,可是我子宫里可没地方装下他了,再没地方了” 。伊娃的丈夫早早地抛弃了伊娃和孩子们,丈夫的逃避不仅带给伊娃生活上的伤痛,更带给了她精神上的打击,为了养活孩子,她可以干任何活,以至自残一条腿以获得保险金而生存下去。当李子从战场上回来处于生命的萎靡状态,靠着吸食毒品度日时,伊娃这样一位坚强的母亲,认为只有结束他的生命,才能使他像个男人一样死,伊娃的杀子行为表面上好像是伊娃心理扭曲的一种表现,但从深层次讲是对儿子一种深沉的爱:如果不能使孩子过上美满的生活,那么杀死他何尝不是一种解脱。也许伊娃的杀子之举是母爱的一种升华。“伊娃点的火像她的爱一样矛盾,这火既是在毁灭又是在净化”。
3母爱的悲壮
伊娃的母爱是多面性的,这一点可以在她女儿汉娜被火烧死的情节看出来。汉娜是一个温柔、敏感的女人,她年轻守寡,特别需要男人的爱抚,离开了男人就无法生活。尽管由于她与朋友的丈夫、邻居的男人做爱激起镇上所有女人的愤怒,但男人们却都保护她,不中伤她。汉娜为了照顾残废的母亲,搬到母亲家。面对汉娜的死亡,伊娃却表现出了李子事件中完全相反的母爱。看到正在燃烧的女儿,伊娃心里明白,“这会儿已经顾不上其它,只要能赶到女儿身边,用自己的身体压到她身上了。伊娃给摔得晕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