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马拉美小笺致惠斯勒.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解读马拉美小笺致惠斯勒

解读马拉美小笺致惠斯勒   马拉美可谓法国十九世纪的象征派的主要代表之一,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初期,马拉美的诗风多受波德莱尔诗歌的影响。但从七十年代起,马拉美的诗歌就有了自己独特的特点,他提出象征诗歌美的神秘性,即“一点一点地把对象暗示出来,用以表现一种心灵状态”。他注重对内心世界和无意识领域的开掘,强调表现瞬间的感受、直觉,表现人性的异化和扭曲,用具有物质感的意象来象征暗示微妙复杂的内心世界,通过暗示表达自己的思想。本文就从他的诗“小笺致惠斯勒”来作一个粗浅的分析。   不是阵阵无端的飓风   在长街滂沱噪喧,   顶顶帽子飞舞着在黑夜里翩翔   而是一位舞女在舞台??露面      锦绣的旋风奋舒狂卷,   散成一片沸腾的波澜,   这是她膝盖的功夫所致,我们也曾目睹过。      将舞裙向他掀起,她   摒息凝神,沉醉陶然,   她的舞裙如疾雷迅电,   腾踢旋转潇洒翩翩。      说句打趣的话吧,   她的舞裙的风姿真堪使惠斯勒解颐消闲。①   这首诗是马拉美在1890应美国画家惠斯勒(Whistler)请求,为其新创办的杂志“旋风”所做的一首贺诗,发表在该刊物的第一期上。1890年惠斯勒在伦敦新创办了杂志“旋风”,是一艺术刊物,旨在宣传艺术,特别是绘画艺术。当时惠斯勒在伦敦,碰巧马拉美也在伦敦,况且当时马拉美声誉显赫,所以该刊物的创办人Whistler就请马拉美做诗一首给以肯定。而该刊物的风格集幽默讽刺等一身。马拉美在回信中说:“的确《旋风》很不错,我很感兴趣,多亏您,当然它本身就是一好杂志。我准备在当天为您及您的刊物做一点小事情,写一封短笺,再赋小诗一首――是一贺诗,用您的姓做韵。哈哈!”我们知道马拉美的诗风严谨又晦涩,况且他当时又在构思他一生的梦想,即写出一本伟大的书“Grand Oeuvre”,用他的话来说即人生就是通向一本书。那么马拉美怎样来完成朋友交给他的这样光荣又艰巨的任务,同时又不失自己的诗风呢?我们分段来分析。   第一、用命题暗示主题。马拉美这次的命题不同寻常,用小笺(Billet)一词来命名。这个词在法语里很普通,用来指票卷,例如火车票,飞机票等,或是指一便条。总之,马拉美用此来命题,足以想说明这首诗不同以往那么正规,那么严肃,也许是一首打趣诗!那么是不是一首打趣诗呢?我们逐段来分析。   在第一节里写到:不是阵风在大街上肆意狂卷,使顶顶帽子飞舞,好象一团黑色的旋风,而是一舞女在翩翩起舞。第二,三节,他继续写舞女的优美舞姿:她忘我的,陶醉的旋转,她的舞裙掀起的阵阵风,好像一片沸腾的风。最后,作者点到她舞裙的风姿使惠斯勒解颐消闲。从整首诗看,马拉美描写的人和景是:某某不是街上常见的阵风,将顶顶帽子卷起、似一团黑浪的那种阵风,而是一翩翩舞女,她舞姿优美,忘我陶醉,舞裙旋转起来似旋风,并且使惠斯勒如痴如醉。乍一看,他写的是那些几乎天天都可看见的阵风,或者旋风,或者风姿绰约的舞女。我们说这都是作者想表达的,但作者“醉翁之意不在酒”,我们看到的这些只是字面含义,马拉美这么写有他更深的寓意。那就是:阵风+舞女+惠斯勒=主题   文章一开始作者就以“阵风”(Rafale)来慢慢点题,因为刊物名Whirlwind翻译成法语就是Rafale,Tourbillon,所以作者开始就有意点题,继而进一步说明它不是我们常见的那种无聊的风,卷起顶顶黑帽子的阵风,而是一美妙舞女翩翩起舞,舞裙所掀起的旋风(Tourbillon),马拉美再一次来点题,惠斯勒的刊物名称是The Whirlwind,用法语就是Tourbillon!那么Tourbillon是怎样一阵“风”呢?接下来马拉美在第二小节仔细描写了舞女的舞姿及其神态,她舞裙掀起的旋风,像那沸腾的海洋,并用Tourbillon来形容她旋转之快,又用Fureur一词形容她动作不仅快而且陶醉其中。这进一步说明这里的Tourbillon不是一般常见之物,而是一个翩翩起舞的美丽舞女,舞女代表艺术,而刊物The Whirlwind是一艺术刊物,所以马拉美巧妙地用舞女来体现这一独特的刊物――《旋风》。   同时,作者为了完成从舞女到艺术刊物这一质的升华,在第三小节接连用三个形容词spirituelle、ivre和immobile来体现舞女的精神状态,Spirituelle就是“精神上的”,ivre“自我陶醉的”,immobile,是“一动不动”,也可能因为陶醉其中而有片刻的一动不动。总之,作者有意指出舞蹈是艺术,是精神上的享受,点出其主旨在表现艺术,用舞女来体现艺术。   第二、从整首诗来看,马拉美是用暗示的手法来体现主题。马拉美写诗很少用直白法,他不会就事写事,他一直反对帕尔那斯派的直白法,提倡用暗示的手法来写作,也正如他在1891年回答Ju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