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提高语文课堂含人量
论提高语文课堂含人量
摘要:教育是指向人、为了人的活动,且人是教育的灵根所在,又是教育的命脉所系,需要教育者有深厚的人文情怀,关照着教育中“人”的存在、生成与完善。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发现和挖掘文本的人文价值,让文本中的“崇高”与“本真”点燃生命,从而提高语文课堂的“含人量”。
关键词:语文课堂;“含人量”;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1)33-0144-02
学生也是人,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却忽视了学生作为人的存在,忽视了学生的人的主体性,忽视了学生的人格和尊严,把学生当容器、书柜、鸭子、口袋、出气筒……任意倾注、任意摆弄,就是不把学生当人看。教育没有了“人”,学生就成了“教育之奴”,一句话,我们的教师要把学生当人看、我们的课堂要提高“含人量”。从哲学上解读,教育的“以人为本”就是基于宏观把握人的地位和发展方向,是一种广泛意义上的抽象的“人”,它的核心是“人的发展”。而课堂中的“含人量”是指实实在在的学习主体――学生,显然,课堂中的“含人量”是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努力使学生朝着“独立的人”趋向完美。捧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首次开宗明义地提出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个语文教育基本目标的新定位,是对历次语文大纲的历史性超越,奠定了语文教育深厚的人文底蕴,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不断探究加强人文性的途径。
一、感悟逆境,让学生做一个坚强的人
语文课程的教学对于学生正确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能帮助学生继承和吸收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陶冶情操,开阔视野,丰富人生阅历,这是语文学科的自身优势。中学生正是立志的关键时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对其在今后人生道路上的健康发展起着决定作用,而眼下的中学生都是90后的孩子,生活可谓是一帆风顺,往往经受不住生活的挫折,遇逆境就气馁,陷困境就放弃。因此,??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多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引导学生对生活多一些坚强,多一些自信;少一些消沉,少一些厌弃。对此,笔者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们动手收集语文课文中学过的古今中外一些在逆境中奋起而后成功的个人档案,了解他们的人生经历,并在课堂上进行评说,起到了较好的教育作用。
有学生说:在中国古代文人中,我最推崇的是唐朝大诗人李白,李白在中国古代文人中最富有自我,每当自己的抱负与诗人人格发生冲突后,他总是选择合则留,不合则去,从不“摧眉折腰侍权贵”。他敢于嘲笑世俗的庸俗与迂腐,讽刺、斥责他们的贪淫荒暴,这些都淋漓尽致地体现了李白的叛逆精神。李白与消极隐退的人物有着本质的区别,执着追求、积极进取始终是他一生中最根本的人生态度。
有学生说:我崇敬闻一多先生,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文中,臧克家称赞闻一多先生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闻一多先生他不仅是一位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而且还是一位大勇的革命烈士。在白色恐怖笼罩的革命胜利前夜,他反对独裁,争取民主,对前途充满革命的乐观精神。为揭露国民党特务暗杀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他不顾自己个人的生死安危,毅然走在游行的革命队伍前头,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有学生说:课文《荒岛余生》中的主人公鲁滨逊真是条汉子。鲁滨逊从小喜欢航海,曾三次离家到南美各地旅行。一日,他怀着云游四海的高远志向,告别家人,越过大西洋和太平洋,在惊心动魄的航海中经历无数险情,后来整条船在太平洋上不幸沉没,惟有他一人得以奇迹般地活下来,并只身来到一座荒无人烟的岛上。他从绝望的缝隙中得到了生命的启示,在岛上独立生活了28年。他在孤岛上劳作生息,开拓荒地,圈养牲畜,生产水稻和小麦,年复一年与孤独为伴,克服了种种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圣经》成为他的精神支柱,凭着乐观的心态和惊人的毅力,他盖起了房子,收获谷物,驯养山羊,用兽皮制作衣物。他曾与野兽斗智,也曾与吃人肉的野人斗勇。后来他搭救了一个土人,称他为“星期五”,把他收作仆人。他以非同寻常的毅力和勇气,克服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用勤劳的双手,为自己创造了一个生存的家园。我要说“大哉――鲁滨逊!”
……
正如朱永新先生在其主持的“新教育实验”中所说的:无限相信学生的潜力。的确,学生的潜力无穷,我们千万不可低估学生的能力。当我们的课堂能发挥孩子的潜能时,就像为他们打开了一扇窗,他们未来的世界也会因此而更加明亮。
二、感受真情,让学生做一个感恩的人
语文是一片情感的天地,课文中包含着至美、至纯的真情。篇篇课文看上去都是一幅幅形象鲜明、多姿多彩的画,读出来是一首首感人肺腑、情真意切的诗。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