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二泉映月艺术特征.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解读二泉映月艺术特征

解读二泉映月艺术特征   摘要:《二泉映月》是一首民族风格十分浓郁的二胡曲,为我国杰出的民间音乐家华彦钧的代表作,也是二胡曲中最有影响的一首乐曲。该曲把情寄予其中,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通过曲中苍凉哀怨的旋律,抒发了作者对生活的无限感慨,使我们犹如见到一个刚直顽强的盲艺人在向人们倾诉他不幸的遭遇和坎坷的人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活在旧中国底层劳动者的生活现实,表现了华彦钧倔强不屈的性格。   关键词;音乐特征 二泉映月 艺术创造      音乐艺术以优美动听、起伏不断的旋律,复杂的节奏,不同凡响的音色,来表现我们的现实生活,反映历史的变更,体现作者及演奏者的思想情感,丰富人们的思想及感情。在电影《二泉映月》中有一首著名的二胡独奏曲被人们所喜爱,这首乐曲是我国民间音乐家华彦钧的作品《二泉映月》。该作品倾诉了他苦难的一生,揭示了他辛酸愤懑的内心情感,表现了他青松般的性格与气质,回肠荡气,催人泪下。如今这首乐曲已经走向世界,几乎成了外国人心目中二胡的代名词。   作者所处的时代特点   华彦钧(1893―1950),小名阿炳,是江苏无锡的民间音乐家,他是当地雷尊殿当家道士华清和的独生儿子。阿炳生活在中国人民灾难深重,受尽帝国主义和军阀官僚欺凌压迫的年代。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土地上横行霸道,国运日暮途穷,人民饥寒交迫。他生活在社会的底层,饱尝了人间的辛酸,受尽了权势们的欺压凌辱。但是他从不向命运低头,爱憎分明,他用他的歌声和琴声对旧中国的邪恶势力、卑劣行为进行揭露和抨击,受到人民大众的欢迎。也有人把阿炳当做叫花子看待,其实他与一般寄生于社会的叫花子们却截然不同,他从来没有随便地收取过人家一个施舍的大钱,他是纯粹靠演唱、演奏来维持生活的。他从来没有做过向人乞怜的样子;人家叫他奏他才奏,人家给他报酬,不管多少,他并不道谢,也不争多嫌少;有时人家请他奏唱,即使不给他钱,他也一样很高兴地奏唱。社会动乱,生活无依无靠,个人生活的苦难遭遇和民间艺人的低下地位,磨炼了阿炳坚毅自信、刚直不阿的坚强性格,这对他作品艺术特点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   阿炳在童年时代就随他父亲学习音乐技艺,十三岁时已学会琵琶、二胡、笛子等多种乐器。他勤学好问,凡遇到别人会演奏的乐器和曲调,他都虚心请教、学习。结果,当地流行的乐器,他几乎样样都会,而且都奏得相当的好。阿炳二十一二岁的时候,患了眼疾,又死了父亲。眼疾一天一天地恶化下去,到他二十六七岁的时候,瞎了一只眼睛。瞎了眼睛的道士,是得不到有钱斋主们的欢迎的,所以,他三十岁左右时,便只能离开道门,开始以卖唱为生。在他三十五岁的时候(1928)又瞎了一只眼睛,成为一个纯粹以卖艺度生的民间艺人,从此以后,人家便叫他瞎子阿炳;他原来的名字,便渐渐被人们忘记了。他自己也常叫人不要用他原来的名字,他说:“华彦钧这一名字,我久已不用了,谁都不知道;你们还是叫我瞎子阿炳的好,因为街上很多人所熟悉的,就只是瞎子阿炳这个名字了。”他不但会演奏乐器,而且还能唱,他能自己一边拉着胡琴或弹着琵琶,一边歌唱。把每天听到的新闻,通过他的歌喉,用有力的节奏、合仄压韵的歌词唱出。他具有超人的音乐才能,演奏技艺高超并掌握多种乐器的演奏技法,有极高的音乐修养。对中国乐器样样精通,其中以琵琶为最精。阿炳成年以后又用各种途径拜不少民间艺人为师,广泛和深入地学习当地的民间音乐,特别是江南一带的民间歌曲和地方戏曲音乐,这些都奠定了阿炳艺术创造的深厚基础。   《二泉映月》所表现的意境   无锡惠山脚下的二泉,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世称“天下第二泉”。是阿炳经常卖艺的地方。《二泉映月》便以此命名。从曲名上看,《二泉映月》似乎是以描写景色为主的标题性作品,其实这首乐曲本来是没标题的,它的曲名《二泉映月》是当初杨萌浏先生(1889-1984,中国音乐史家,民族音乐家)、祝世匡先生和阿炳即兴商定的,与乐曲的内容并无密切关系。《二泉映月》的创作,实际上是阿炳在长年的流浪卖艺中不断演奏、不断加工而成的。它不是主要描写天下第二泉的美丽景象,而是抒发了作者对旧社会苦难生活愤懑之情。表现了他宁折不屈的坚强性格,以及他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我们对于《二泉映月》的理解,不应完全借助标题,而应从乐曲本身的音乐表现进行理解和分析。   《二泉映月》是一首民族风格十分浓郁的二胡曲,为阿炳的代表作,也是二胡曲中最有影响的一首乐曲。乐曲通过对景色的描写,又把情寄予其中,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音乐把我们引入夜深人静泉清月冷的境界,更通过曲中苍凉哀怨的旋律,抒发了作者对生活的无限感慨,使我们犹如见到一个刚直顽强的盲艺人在向人们倾诉他不幸的遭遇和坎坷的人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活在旧中国底层的劳动者的生活现实,表现了阿炳倔强不屈的性格。   《二泉映月》共有六段,是单一形式的变奏曲式。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