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黎族服饰与其宗教信仰审美取向和人生观关系
试论黎族服饰与其宗教信仰审美取向和人生观关系
摘 要:海南黎族是祖国多元一体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对中华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黎族服饰文化丰富多彩,宛若南海彩虹,真实地折射出黎族人民的宗教信仰、审美取向和人生观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黎族服饰;宗教信仰;审美;人生观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黎族是祖国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从远古以来,勤劳勇敢的黎族人民就生息繁衍在海南岛这块土地上,她是一个具有悠久社会历史、丰富灿烂文化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长河中,不断总结、积累生产生活经验,创造了独具特色的黎族传统文化,在共同缔造我们伟大祖国的灿烂文化的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黎族主要聚居在海南省的三亚市、五指山、东方市和白沙、陵水、乐东、昌江四个黎族自治县,及琼中、保亭两个黎族苗族自治县境内,其余散居在海南省万宁、儋州、屯昌、琼海等市县以及贵州省等地区,和汉族人民杂居在一起。由于海南省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为黎族传统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黎族有本民族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支,尤其她的服饰文化更是丰富多彩。它的演变不仅真实地反映了黎族历史的演变过程,同时也真实地折射出黎族人民的宗教信仰、审美取向和人生观的发展历程。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黎族妇女就懂得利用野生木棉纺织棉布缝制衣物了。《尚书?禹贡》载:“淮海扬州,岛夷卉服,厥篚织贝。”卉服是指织有精美图案且色彩艳丽的服饰,织贝是指以木棉纤维纺纱织布的棉纺织品。《汉书?地理志》记载:“自合浦、徐闻南入海得大洲,东西南北方千里,武帝元封元年略以为儋耳、珠崖郡。民皆服布如单被,穿中央为贯头。”这是最早记载海南岛黎族先民服饰款式的汉文史籍。宋代史籍记载较多,《文献通考?四裔八考》载:“女工纺织,得中国彩帛,拆取色丝,和吉贝织花,所谓黎锦、黎单及鞍搭之类,精粗有差。”周去非《岭外代答?服用》载:“黎,海南四郡岛上蛮也。……女工纺织,得中土绮彩,拆取色丝,加木棉挑织为单、幕。又纯织木棉吉贝为布”;“女伴自施针笔,为极细卉飞蛾之形,绚绚似偏地淡粟纹,有晰白而绣文翠者,花卉晓嘹。工致极佳。”元代时,海南黎族棉纺织技艺经过黄道婆向北传播而名声大震,有力推动我国江南一带棉纺织业的发展。明清时期,明代田汝《炎缴纪闻?蛮夷》:妇人“斓衣,有裙无?。”清代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广东》载:“男子著短衫,名为黎桶,腰前后两幅,掩不至膝,两腿俱露。……妇女亦著黎桶,下围花幔。”清代屈大均《广东新语?袋语》载:“其出于琼者,或以吴绫锦,拆取色丝,间以鹅毳之锦,织成人物、花鸟、诗词,名曰黎锦。浓丽可爱。白者为幛,杂色者为被,曰黎单。四幅相连曰黎幕,亦曰黎幔。以金丝者为上。又有花被缎被。……布帛则攀枝吉贝,机杼精工,百卉升华,凌乱殷红,疏稀尔暑,密斜弭风,盖谓琼布也。”
黎族人民很早掌握了纺织技术,唐宋时期,黎族的纺织技术已高于中原地区。黎族妇女在漫长岁月中,通过不断的积累,已形成系统的生产工艺。她们利用简单的纺织工具,如织带腰机、梭刀、织刀、纺轮、纺车、缠线团、弹棉弓、绕线架、扎线架、木支架、织袖器等,经过轧棉、弹棉、纺线、染色、理经、织布、刺绣、扎染、错纱、结花等工艺,生产的棉织品织造精巧、色彩斑斓、细密莹白、花纹精美,古朴凝重,清雅脱俗,种类繁多,有黎布、黎单、黎饰、黎毯、黎锦、黎幕、鞍搭、花被、漫布、衣服、筒裙、花巾、胸褂、龙被等纺织品。龙被,更是黎锦中的精华,其纺、织、染、绣四大工艺难度最大,也是文化品位最高、技术最高超的织锦美术工艺品。龙被有单幅至五联幅五种形式,色彩主要以深蓝色、黑色或红色为主。龙被艺术的花纹图案是黎族妇女将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与宫廷艺术相结合而创造出来的。龙被艺术的各种图案,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同时反映出黎族妇女在生产、生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及喜庆寿诞等各领域与各兄弟民族的交流与融合。龙被有三个用途:1)宗教活动方面:祭祖、祈雨、过年拜神。2)红喜事活动方面:婚礼、祝寿、盖房。3)白事活动方面:法事、盖棺、葬礼。
黎族内部因方言、习俗、地域分布等差异,有“哈”(过去称?)、“杞”(过去称岐)、“润”(过去称本地黎)、“美孚”、“赛”(过去称“德透”黎或“加茂”黎)。海南黎族现有哈、杞、润、美孚、赛五大方言区,这与黎族五大方言区所处的生活环境及生产生活习惯有密切的关系。黎族服饰,在历史上是区分黎族社会内部不同血缘集团和氏族、部落的重要外部标志。它与黎族的族源、婚姻、家庭、宗教、祭祀以及丧葬等方面有密切的关系。黎族女子服装上衣以黑、蓝两色为主,无领无钮,对襟开胸或贯首式。下装为长短不一的织花筒裙,筒裙的长度从短在膝上到长及脚踝而各具特色,式样繁多,五个支系的服饰虽有相同之处,但又各有其风格特点。无论服饰的款式、色彩、图案花纹,都具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