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新闻报在商言商经营之道.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析新闻报在商言商经营之道

试析《新闻报》“在商言商”的经营之道   《新闻报》自1893年2月17日在上海创刊,到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后被接管,共办了56年之久。《新闻报》是旧中国影响仅次于《申报》的第二家大报,其报纸开办虽比《申报》晚21年,但《新闻报》后来居上,报纸销数在1928年突破15万份大关,创下当时中国大型日报发行的最高记录。《新闻报》的资金积累也成倍增长,每年获利几万元或十几万元,甚至更高,1922年广告收入近百万元,形成了申、新两报并驾齐驱的局面。《新闻报》的不断发展壮大,与该报瞄准上海工商界人士的准确定位,及其“在商言商”的经营之道是分不开的。      一、《新闻报》初创时“出奇制胜”      《新闻报》是19世纪90年代初,上海创办报刊的前兆性热潮中惟一的成功者。当时上海报坛的《申报》、《字林沪报》对垒已有十余年,两大商业报已把上海市场瓜分完毕,要想新创一张报纸杀入市场分吃蛋糕,十分不易。   《新闻报》由中外商人合组公司创办,公推华盛纺织厂及浦东砖瓦厂老板、英国人丹福士(A.W.Danforth)为总董,斐礼思(F.F.Ferris)为总理。合股公司旋即解体,遂由丹福士独资经营,仍聘斐礼思为总经理。初创时,延郁岱生、蔡尔康为主笔,并由蔡尔康专撰论说。半年后,蔡氏辞职,乃改聘袁祖志任主笔。到1894年,郁氏亦辞去。后袁祖志以年老辞职,主笔改由孙玉声继任。   《新闻报》的成功,除了经济背景之外,斐礼思在经营上的屡出奇招也功不可没。在报纸定价上,《新闻报》采用低价冲入市场的策略,《申报》每份卖十文,《字林沪报》卖八文,《新闻报》就只定价七文。在招揽定户方面,由于上海报贩垄断固定的客户和地段,不买报贩账的斐礼思就另雇“贫人之失业者及报童若干人专发《新闻报》”。但这些新报贩只能沿街零售,定阅者几无一户。斐礼思发现此招失策后,便转以通融的办法,与老报贩头目陆杏荪公开谈判,才算在发行方面稍稍挤进了上海的报刊市场。精明的斐礼思又瞄上了上海以外的地区做为发行的目标区域,由此也增添了“挑报人”这个新行当。原来,当时上海与江南各地未通铁路,外埠报纸由小轮船及民信局的快艇或脚划船递送。而斐礼思出奇招,专雇一批挑报人,每晚12时后,将刚印好的《新闻报》挑送到河滨,装上先雇好的脚划快艇,次日上午即可到苏州都亭桥,由设在都亭桥的《新闻报》分馆立即批售,且还可由苏州转发无锡、常州、镇江等地。这样就比《申报》、《字林沪报》早到苏州一天,一下子就占据了苏州及其他几地市场。此秘密被《申报》、《字林沪报》发现后,两报也纷起仿效。   在延揽广告方面,斐礼思更是奇招夺人。上海各戏园的戏目广告,原只有《申报》独家刊登,连《字林沪报》都未争取到此份额。而《新闻报》则“遣人每日至各戏园抄录,以便照刊,讵园中执事人以为不可,将戏目秘不示人。馆主斐礼思君大愤,令排字人随意乱排戏名,按日刊录,以淆乱观剧之人,各戏园大惧,央人解围,各愿抄送,未几且各愿出资。日久而戏目之外,如有名角到沪的新戏登台,必有特别广告,以期醒目。”尽管此种接近要挟的行径不可取,但也由此可见《新闻报》初创时为打天下而不择手段频出奇招之一斑。      二、汪汉溪主持《新闻报》更加注重经营      1899年11月4日,美商福开森廉价买下《新闻报》,特聘汪汉溪为经理。汪汉溪上任后,更加注重经营管理,使《新闻报》的业务经营蒸蒸日上。其主要经营特色如下:   报纸的目标读者群准确定位为以工商界人士为主,并兼顾其他类型的读者。这种以工商为主的报纸定位是《新闻报》经营成功的一个重要战略决策。针对当时上海以《申报》为主的报纸多是侧重于时事政治性新闻,具有综合性,《新闻报》提出“在商言商”、“不偏不党”、“经济独立”的著名办报口号,制定了一套办报方针:以经济新闻、商业新闻为重点,以工商业者为主要读者对象,努力适应工商界的需要。 汪汉溪多次说过:“上海人口以从事工商者为最多,我们办报,首先应当适应工商界的需要。” 为此,《新闻报》最早辟“经济新闻”专栏,逐日介绍商场动态,发表商业行情,经济信息十分灵通,逐步为工商界读者所重视。1922年又增辟“经济新闻版”,用重金聘请徐沧水、朱羲龙等专家主持其事,月薪接近总编辑。 由于《新闻报》在准确、迅速报道经济新闻及商业行情方面的主要特点,《新闻报》在工商界及市民中有广大的读者。早年上海许多商店都摆着一份《新闻报》,所以该报又有“柜台报”的称谓。   《新闻报》将广告视为经济命脉,“养命之源”,曾专门设立负责编辑报纸广告的“准备科”。“根据汪氏父子的经验,该报广告与新闻必须保持六与四的对比,即广告占六成,新闻占四成;新闻版面还包括副刊‘快活林’(后改‘新园林’)、‘茶话’及专栏在内。该报每日所出张数的多少,不取决于新闻,而取决于广告。准备科的任务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