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鄱阳湖畔沙山造林对策及效益分析
鄱阳湖畔沙山造林对策及效益分析
摘要 介绍了星子县鄱阳湖畔沙山的自然条件和造林设计,提出造林对策,并分析防沙、治沙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沙山造林;自然条件;造林设计;对策;效益分析;鄱阳湖畔
中图分类号 S727.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8)17-0101-02
星子县地处江西省北部,九江市东南,背倚庐山,面临鄱阳湖,独得名山大湖之利。全县辖12个乡(镇、场、处),总面积894km2,人口24万人。境内湖岸线长110km,土地沙化较严重,特别是蓼南乡与蓼花镇沿湖,有一长12km、宽1.5km的沙山带,面积达2 000多公顷,严重影响了周边4万群众的生产生活。防沙、治沙、沙山造林,造福一方势在必行。
1沙山自然条件
在星子县东南部位于县城西南侧的蓼南、蓼花等乡(镇)有一块面积2 000多公顷绵延起伏的沙山。据地理调查史料记载,其形成是由海底淤积沙粒经地壳运动所至,形成了星子县沙岭和都昌县多宝乡这块集中连片的沙山群。沙山地理位置为东经116°0′0″~116°4′2″,北纬29°18′~29°25′;沙区的地貌特征为坐西南、向东北,长狭形垄状丘坡,最高海拔点137.8m(吴淞高程),平均相对高差15m;整块沙山呈长方形块状,东西宽约1km,南北长约12km。沙粒特征为不规则方形,直径一般0.2mm以内,为典型的南方沙区群体。据1999年全县风沙化土地普查,沙区总面积约3 333.33 hm2,其中:沙地面积2 275.7hm2,潜在沙化土地面积1 381.7hm2。沙区隶属一镇一乡一处一站,即星子县蓼花镇、蓼南乡、沙湖山湿地保护管理处和沙山水土保持站。多年来,这块沙山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演变,给附近群众带来不同程度的灾害,风沙迁飞成雾,徙沙淤田塞沟,附近百姓为抵御风沙危害,曾作出过不懈的努力,同时,也为此付出过沉重的代价。新中国成立以来,沙区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沙区自然条件极差、植被恢复困难的情况下艰苦努力,齐心协力,防沙治沙取得了可喜成就,植被覆盖率有效提高,裸露沙丘基本得到控制,已被固定和半固定。沙区经济作物――蔓荆子的分布面积逐步增大,并得到广泛利用。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沙区生态环境仍十分恶劣,风迁沙徙现象仍十分严重,沙粒顺水流失,填堵、淤塞甚至是覆盖现象仍屡屡发生,使沙区附近20多万群众饱受其苦。
2003年防沙治沙工程及封山育林项目区坐落在沙山南端蓼南乡境内的诸溪村。该村有人口2 042人,耕地105.6 hm2,人均收入1 200元,属鄱阳湖滨风沙危害最严重的贫困村。但该村村民历来防沙治沙积极性很高,在荒沙口造林绿化保存面积最大,要求治沙脱贫致富的决心大,信心足。我们按治沙工程造林的要求,将集中连片的荒沙地86.8hm2作为2003年项目工程造林作业区。其海拔在40~80m,地势起伏不大,植被稀少,其中流沙区和半流沙区各占10%左右,其余80%植被覆盖度在0.2~0.3,夏季高温干旱,冬季寒冷风大。沙地含土量在10%~20%,特别是在靠近村落附近,立地条件稍好。沙地类型的多样性,适宜防沙治沙试点示范项目多树种、多林种工程造林的展开,并为提高成活率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人工造林作业区周边植被较好,有多种乔木和灌木分布,部分地方有集中连片的蔓荆子分布,我们采取保护和适当补植的方式,达到封育成林、提高植被覆盖率的目的。
2沙山造林设计
2.1林种设计
沙山新造林787.52hm2,其中营造防护林787.52hm2,经济林13.02hm2。
2.2树种选择
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沙山造林重点选择湿地松、刺槐、苦楝、桑树等乔木树种及丝兰、胡枝子、蔓荆子、紫穗槐等灌木树种。
2.3树种配制原则
按照常绿落叶混生、针叶阔叶混生、乔木灌木混生的原则进行种间、株间混交,不规则规划,突出立体构成和多树种混生结构的生态林特点。
2.4造林密度设计
一般乔木树种株行距2.0m×2.5m,栽植1 900株/hm2;灌木(1.0~1.5)m×(1.0~1.5)m,栽植0.5~1.0万株/hm2。
2.5整地措施
为尽量减少造林过程中沙山现有植被的破坏,实施项目过程中进行的造林整地,全部采用穴垦方式进行,一般要求乔木树种穴垦规格40cm×40cm,灌木树种20cm×20cm。
2.6造林方法和时间
造林要求在每年冬、春季节进行,沙山造林不要求整地后再植苗,可边整边栽植,主要是过早整地,可造成风沙填满。
2.7抚育管护
包括松土除草、人工管护、病虫害防治。要适时培土、扶苗、放肥,确保林木生长。
3沙山造林对策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