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锡林郭勒草原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研究
锡林郭勒草原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研究
本文对锡林郭勒草原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资源的种类、特征、开发现状进行研究,并总结了开发过程中存在的开发方式粗放、产品结构单一、产品设计城市化、开发管理水平低、生态旅游资源损害严重等问题。基于该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和开发现状,本文提出了4种开发模式,分别为功能区划开发模式、交通干线沿线开发模式、体验导向开发模式、社区共管开发模式,研究结果可为锡林郭勒草原自然保护区及其他生态敏感区生态旅游资源的科学利用提供理论指导与借鉴。
引言
锡林郭勒草原自然保护区位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草原腹地,是我国北方的重要生态屏障。该保护区对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已启动十多年,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生态旅游产品单一且城市化、资源管理水平低、开发方式粗放、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的转变已迫在眉睫。
旅游资源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旅游生产力增长的潜力所在,不少学者对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科学开发等领域进行了大量研究。其中也有学者在研究内蒙古草原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区划、旅游资源开发中涉及锡林郭勒草原自然保?o区,然而缺乏对该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类型、空间结构、开发模式等方面的研究。本文在剖析锡林郭勒草原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类型、特征、开发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其开发模式,以期对该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同时可对其他生态脆弱区的生态旅游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一、锡林郭勒草原自然保护区概况
锡林郭勒草原自然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第一个草地类自然保护区。其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境内,控制范围以锡林河流域自然分水岭为界,总面积5 800平方千米。锡林郭勒草原自然保护区的管辖范围包括白音锡勒牧场、毛登牧场、贝力克牧场、白音库伦牧场(北半部)、伊利勒特苏木、巴彦宝力格苏木以及西乌珠穆沁旗和阿巴嘎旗部分地区。
锡林郭勒草原自然保护区地处于内蒙古高原东部,与大兴安岭西侧低山丘陵接壤,草原约占总面积的90%以上,是我国北方的重要生态屏障。保护区拥有典型草原、沙地森林、农田、湿地等复杂多样的生态系统,是我国典型的温带草原景观区域,动植物资源丰富。
二、生态旅游资源现状
(一)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
1.景观:相对单调
由于草原碧绿辽阔、平坦、视域广的特点,虽然有河流、湖泊、山地、森林等多种景观类型,随着游览时间的增加,还是会造成视觉疲劳。
2.空间分布:相对分散,以河流、交通线路为连接
草原是锡林郭勒草原自然保护区的主体,河流、森林、湿地、沙地疏林等散布在草原各处。保护区共有一条高速公路G16、两条国道G207和G303、一条省道S307穿过,大部分生态旅游资源分布在这些道路沿线。
3.生态环境:相对脆弱
锡林郭勒草原自然保护区地处中纬度西风带,属干旱、半干旱大陆性气候,由于干旱、大风、过牧等因素的影响,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长期大规模的人为活动也易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
4.游览周期:季节性强
基于保护区的气候特征,保护区适合开展旅游活动的时间大约集中在6~8月,时间短,季节性强。
(二)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与问题
1.开发现状
由于紧邻锡林浩特市区,锡林郭勒草原自然保护区交通便利、可达性好,加之高品质的资源,生态旅游发展迅速。据统计,至2016年底,锡林郭勒草原自然保护区已开发7个旅游景区景点,79家牧人之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尤其是农牧民参与旅游经营取得巨大经济效益后,自觉地调整其畜群结构和种植结构,有力地促进了草原生态保护工作,使保护区经济呈现新的活力。
2.存在的问题
第一,开发方式粗放。生态旅游产品以观光游览为主,景区景点大多仅配备基本的服务设施,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蒙古族的文化特质挖掘不够深入,仅停留在一般的民族歌舞表演上,没有很好地体现在旅游产品上。
第二,产品结构单一。生态旅游产品开发内容单调、结构单一,主要为草原观光和蒙古民俗风情,缺乏层次感,在开发方式、活动组织和规模上严重雷同,没有形成产品的规模等级和层次等级,造成游客逗留时间短。
第三,产品设计城市化。生态旅游产品规划设计简单地模仿城市公园的规划设计,在草原上建设砖墙式蒙古包、硬质化停车场等接待服务设施,缺乏符合草原环境的生态景区景点规划设计。这对旅游者造成了视觉污染,既影响了草原景观,同时也对草原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
第四,开发管理水平低。锡林郭勒草原自然保护区存在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管理手段落后,缺乏现代管理与旅游服务专业等现象。保护区对各个景区的管理比较粗放,对旅游者人数没有实行控制管理,没有形成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应急机制等。
第五,生态旅游资源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境内医疗器械变更注册申报资料电子目录(参考) .pdf VIP
- 结核分枝杆菌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诊治专家共识.pptx
- 中纤板电器基础详解.ppt VIP
- 社交礼仪——饮茶礼仪(课件-PPT).pptx VIP
- 基础护理学说课-姜丽.ppt VIP
- 河南诗词大赛题库及答案2024.doc VIP
- 2024年新版全员消防安全知识培训【附最新案例】(77页).pptx VIP
- NB/T 35054-2015_水电工程过鱼设施设计规范.pdf
- (完整版)无菌医疗器械耗材生产企业体系文件 质量手册模板.pdf VIP
- 2025-2026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三年级上册湘科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