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前后增强CT参数改变及临床意义
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前后增强CT参数改变及临床意义
[摘要] 目的 研究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前后实施CT增强动态扫描其定量参数的改变情况及临床意义。 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治疗的84例NSCLC患者临床影像学资料,全部患者治疗前后均予以CT增强动态扫描,观察病灶最大径、灌注值、M/A、Tp及PH的改变情况。 结果 132例患者实施靶向治疗后,参考病灶的最大径改变,有76例为好转(好转组),有28例为稳定(稳定组),有28例为进展(进展组)。治疗后好转组病灶最大径、PH及灌注值较治疗前均显著减小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进展组治疗后病灶最大径、PH及灌注值较治疗前均增大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PH判定结果、灌注值判定结果分别与最大径判定结果进行判定一致性分析,结果显示,在判定NSCLC治疗效果方面,PH值、灌注值判定结果与最大径判定结果具有很高的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757、0.616(均P 0.05)。 结论 NSCLC实施靶向治疗后,患者病灶的血流动力学及增强动态扫描的参数均发生改变,其中灌注值及PH改变能够反映治疗效果。当治疗为有效时,所得灌注值及PH均降低;为进展时,所得灌注值及PH均增大。肿瘤灌注值改变与病灶最大径对疗效判定具有一致性,可以将灌注值作为NSCLC靶向治疗效果的判定依据。
[关键词] 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CT扫描;动态增强;定量参数
[中图分类号] R44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4)07(c)-0074-04
目前,肺癌为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对肺癌患者实施靶向治疗也普遍受到关注。与此同时,能够准确及时的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据研究发现,CT增强动态扫描对肺内的结节病灶进行良恶性鉴别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其中包括强化峰值(PH)与达峰时间(Tp),以及灌注值和主动脉与肿块间的强化峰值比(M/A)[2]。本文回顾分析了接受治疗的84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临床影像学资料,旨在研究靶向治疗NSCLC前后实施CT增强动态扫描其定量参数的改变情况及临床意义,为临床疗效判定,提供理论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2013年11月于北京军区总医院接受治疗的132例NSCLC患者临床影像学资料,全部患者治疗前后均予以CT增强动态扫描,其中,男44例,女68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37岁,平均(52.5±3.5)岁;腺癌125例,大细胞肺癌7例。
1.2 纳入标准
NSCLC患者;实施靶向治疗;治疗前后实施CT增强动态扫描。
1.3 排除标准
造影剂过敏者;不能耐受增强CT者;有心脑血管疾病、血液病、其他系统严重疾病者。
1.4 扫描方法
选择TOSHIBA(日本)16排螺旋CT予以增强动态扫描,扫描范围由胸廓的入口达膈平面,扫描条件为180 mA及120 kV,层厚为5 mm,当对病灶位置进行确定后,实施增强动态扫描,其扫描范围为8 cm,将病灶直径的最大层面作为扫描中心层面;1.5 mL/kg造影剂非离子型及320 mgI/mL对比剂注射速度为每秒2.5~3 mL,以高压注射器进行团注,层厚为5 mm,在开始注射后的各时点予以多期扫描。在检查过程当中,应用腹带对患者呼吸进行限制。
1.5 参数计算及图像处理
对病灶实施增强前后的各时点CT值进行测量,选取病灶敏感区,在每层截3例ROI,对每例患者进行不低于2个层面的测量,并取平均值。对定量参数进行计算时,PH值以肿块增强的最大值判定,截取病灶中增强最大CT值与该位置CT平扫值差值;Tp值为肿块强化直至达峰值时长;M/A值为主动脉与肿块间的强化峰值比;灌注值为肿块组织单位体积内血流,由肿块TDC的最大斜率值除以主动脉增强峰值,其中,最大斜率为肿块增强值除以对应时间所得结果中的最大值。
1.6 疗效判定
以病灶的最大径改变评价疗效结果为标准,观察病灶最大径、灌注值、M/A、Tp及PH的改变情况。分别以PH减小、M/A减小、灌注值减小、Tp延长作为好转标准评价疗效,与病灶最大径变化评价疗效结果进行比较。病灶最大径的测量方法:由2名核医学科医师共同进行图像分析,对肺部病灶按照感兴趣区分别测量病灶的最大径(常规病灶选纵膈窗测量,磨玻璃密度结节选肺窗测量)。
1.7 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一致性对比采用Kappa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面向复杂产品异构数据集成模型研究.doc
- 面向复杂学习整体性教学设计.doc
- 面向多业务运营物联网业务平台研究.doc
- 面向多元化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doc
- 面向多元能力培养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doc
- 面向多就业渠道交通工程综合实验改革探讨.doc
- 面向多目标应用土壤空间决策支持平台.doc
- 面向多目标测试用例优先排序蚁群算法信息素更新策略.doc
- 面向大信息通信原理教学探索.doc
- 面向大学毕业生低收入群体公共租赁住房社会化供给机制研究.doc
- 靶向治疗对复发性耐药性卵巢癌治疗价值分析.doc
- 靶向结缔组织生长因子siRNA对于肝星状细胞介导肝纤维化研究进展.doc
- 靶向自噬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机制研究.doc
- 靶控瑞芬太尼复合地氟醚在脊椎手术中控制性降压临床观察.doc
- 靶控输注丙泊酚及静脉输注瑞芬太尼与静吸复合麻醉在小儿麻醉中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比较.doc
- 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药物治疗肝癌研究进展.doc
- 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盐酸羟考酮用于无痛肠镜临床观察.doc
- 靶控输注时性别对丙泊酚效应室浓度影响.doc
- 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在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中临床观察.doc
- 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对腹腔镜手术应激反应影响.doc
最近下载
- 初中英语AI辅助阅读理解能力提升策略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课件.pptx VIP
- 链家大区商圈经理述职.pptx VIP
- 2025年天津市农机拆解产业园区规划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反对本本主义》课件.ppt VIP
- 北师大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小小鞋店》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pdf VIP
- 卫生政策学 期末复习小抄.docx VIP
- 房地产成品住房装修技术标准.pdf VIP
- 电力系统北斗短报文业务消息报文传输流程、消息报文编码示例.pdf VIP
- 考研题库 《认知心理学》(第7版)(真题 课后习题 章节题库 模拟试题).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