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压共轨柴油机起动试验研究
高压共轨柴油机起动试验研究
[摘 要]本文利用ETAS公司生产的与Bosch高压共轨系统相配套的标定系统INCA,对大连柴油机厂生产的4de型高压共轨柴油机进行了起动试验研究。
[关键词]柴油机 起动实验
[中图分类号]U4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489(2007)05-0093-02
一、起动过程分析
发动机的工况(转速、负荷)分为稳定工况和过渡工况。稳定工况包括:怠速和小负荷工况、中等负荷工况、大负荷和全负荷工况;过渡工况包括:起动工况、暖机工况、加减速工况。稳定工况为稳态过程,过渡工况为瞬态过程。因而,柴油机的起动过程属于过渡工况并且是一个瞬态过程的集合。柴油机的起动性能是整机性能的主要方面。通常所说的起动过程是指发动机在外力作用下开始转动,直到过渡到怠速转速的过程。柴油机起动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如图1):
1 预动作阶段
在起动柴油机之前为准备起动预先进行操作(如预热进气、喷注起动液、接通电热塞、开动低温起动加热器等)的第一个动作,即从起动操作开始到开始转动曲轴瞬间时的阶段,其所经历的时间为预动作时间,在这个阶段中可以根据需要对发动机进行预热、检查润滑油等。
2 起动阶段
从柴油机靠外力拖动曲轴转动开始,直至发动机转速超过起动机的转速而自行运转、转速开始持续上升时的阶段,其所经历的时间为起动时间。如果由于蓄电池、燃油等原因造成发动机转速不能超过起动机的转速则为起动失败。
3 稳定运转阶段
从柴油机在起动后转速持续上升、不再借助外力拖动,直至达到稳定运转时的阶段,其所经历的时间为稳定时间。在此阶段中,起动辅助措施均允许继续工作。达到稳定运转的标志是:除低温起动加热器和蓄电池保温箱以外的辅助措施都应停止工作,多缸柴油机所有气缸全都着火工作。这可以通过在柴油机各缸排气口处安装温度传感器来测量,各缸之间的排气温度差不应大于50K,单缸柴油机可由转速记录曲线加以判定。
4 暖机阶段
柴油机稳定运转后,调整转速在标定值的50%~75%之间进行暖机,直至可以加负荷为止的阶段为暖机阶段,其所经历的时间为暖机时间。在暖机期间,低温起动加热器可以继续工作。暖机结束后,低温起动加热器也应停止工作(蓄电池保温箱除外)。此时发动机不需要任何起动措施而能自行运转并向暖机和怠速工况平稳过渡。起动操作时间(即:预动作时间、起动时间、稳定时间)三者之和,是评价柴油机起动性能质量的主要指标。
上面我们对整个起动过程进行了分析,下面就本试验中起动性能的评价指标和试验方案进行阐述。
二、起动性能的评价指标评价
起动性能的指标有很多,通常有起动时间、着火时间、稳定工作时间、起动次数、有害物的排放等。本文对柴油机起动性能的评价指标主要是起动时间和起动过程的排放。起动过程的排放的主要评价指标是HC排放,这是因为:柴油机起动时是在无外界负荷的情况下进行的,并非碳烟等微粒产生的工况;并且由于起动过程中,外界及发动机机体的温度较低、活塞环与气缸壁之间的密封油膜还未形成而造成的压缩混合气泄漏、润滑油粘度大而造成的起动机倒拖转速较低、气缸内混合气雾化不良等等因素,使得起动机倒拖时压缩终点的气缸内温度低,起动过程中气缸内燃气的温度低,因而不是NOx的产生工况;由于上述原因使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不能燃烧或燃烧不充分,产生大量的HC。图2是外界温度为10%、大气压力100kPa、起动结束标志转速n1为800r/min、起动油量30mg/cyc、主喷油提前角为上止点前10℃A、共轨油压40MPa、预喷油量2mg/cyc、预喷时间为2000txs时起动过程的转速(n)一时间(t)、HC排放一时间(t)、轨压(Prail)一时间(t)和循环喷油量(gb)一时间(t)曲线。
从图上可以看出:原点。为起动阶段的始点;A点为起动阶段结束点,同时也是稳定运转阶段的始点:B点是起动结束标志转速点,同时也是起动油量作用图2~10℃、100kPa起动油量30mg/cyc时的n-t、HC-t、Prail-t、gb-t曲线的终点;C点是稳定运转阶段的转速峰值点;D点是稳定运转阶段的终点,同时也是暖机阶段的始点。下面对以上三个阶段加以分析:
1 起动油量的作用始点为原点O,终点为起动结束标志转速点B。这个阶段气缸内的燃烧条件非常恶劣,因此为了保证发动机的迅速起动,供油量较暖机阶段的供油量大很多,约为暖机阶段供油量的2倍以上;较大的供油量加上起动初期气缸内恶劣的燃烧条件等因素,使得HC的排放浓度大大增加接近峰值;A点是发动机脱离起动机自行运转的始点,从起动阶段的始点到达A点所经历的时间为起动时间。
2 稳定运转阶段供油量的作用始点为B点,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国家开放大学2025秋《形势与政策》形考任务大作业,如何理解“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pdf VIP
- GB 2894-2025《安全色和安全标志》新旧版对比学习.pptx VIP
-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合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 能源与环境概论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李润东 可欣 主编第二章 温室效应.ppt VIP
- 超声科规培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DLT5210.1-2021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规程第1部分:土建工程.docx VIP
- 小学生辩论赛题目.docx VIP
- 电梯维保服务维保服务质量保障措施.doc VIP
- 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docx VIP
- 《飞机构造基础》课件——第一章 飞机结构.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