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节 慢性疼痛治疗 1.药物治疗: ③抗癫痫药:卡马西平、苯妥英钠,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 三叉神经痛、幻肢痛(50年,血液和肝毒性,需监测)。 加巴喷丁、普瑞巴林。 ④抗抑郁药:阿米替林、多塞平、氟西汀、帕罗西汀、舍 曲林,治疗紧张、焦虑等精神因素所致疼痛,慢性疼痛 出现抑郁症状。(镇痛剂量低于抗抑郁剂量) ⑤催眠镇静药:苯二氮卓类,地西泮(肌肉痛)和硝西泮,有药物依赖和耐药性。 第七节 慢性疼痛治疗 2.神经阻滞: 慢性疼痛的主要治疗手段,适合伤害性刺激所致疼 痛,特别是灼痛。对行为或精神性因素所致疼痛无效。 (见麻醉阻滞部分) 交感神经阻滞:适用交感神经有关疼痛,如偏头疼、 幻肢痛、血管闭塞性脉管炎、雷诺氏病、带状疱疹 等。 ①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下 颈交感神经节和第1胸交感神经节融合形成,位 于第7颈椎和第1胸椎前外侧,支配头颈和上肢。 第七节 慢性疼痛治疗 2.神经阻滞 交感神经阻滞 ①星状神经节阻滞: 体位:病人平卧,肩下垫薄枕,颈过度后仰。 药物:以22G 3.5~4cm长穿刺针,抽取10ml 0.25%布比 卡因或1%利多卡因(加入肾上腺素)。 操作:平环状软骨触摸第6颈椎横突,术者用两手指将胸锁乳突肌、颈总动脉和颈内静脉,推向外侧。 在环状软骨外侧垂直进针,针尖斜面向下,触及第6颈椎横突,将针后退3~5mm,回抽无血,注射1ml;如无不适,再次回抽无血后,将余下9ml推入。 星状神经节阻滞 第七节 慢性疼痛治疗 2.神经阻滞 交感神经阻滞 ①星状神经节阻滞: 成功标志:注射后同侧出现霍纳氏综合症(Horner syndrome,上睑下垂,瞳孔缩小,脸面无汗)和手温增加。 并发症:药物入血毒性反应;药物注入蛛网膜下腔或硬膜 外腔,呼吸,循环抑制;气胸;喉返神经或膈神经麻痹。 ②腰交感神经节阻滞(lumbar sympathetic ganglion block): 腰交感神经节位于腰椎体前侧面,腰大肌及筋膜前。左侧 神经节在腹主动脉后,右侧神经节在下腔静脉后。左右有 4~5对神经节,支配盆腔内脏和下肢血管,L2最重要。 第七节 慢性疼痛治疗 2.神经阻滞 交感神经阻滞 ②腰交感神经节阻滞: 体位:病人取侧卧位,阻滞侧在上;或俯卧位,腹部垫 枕,使背部突出。 操作:在腰3棘突上缘旁开4cm,作一皮丘,22G10cm长穿刺针,经皮丘垂直插入,直至触及椎体。 然后调整方向,沿椎体旁滑过再进针1~2cm,抵达椎体前 外侧缘,深度不超过横突4cm,回抽无血及脑脊液,注射 0.25%布比卡因或1%利多卡因10ml(内含肾上腺素)阻 断L2交感神经节。 腰交感神经节阻滞 第七节 慢性疼痛治疗 2.神经阻滞 交感神经阻滞 ②腰交感神经节阻滞: 成功标志:下肢温度升高,血管扩张。 并发症:药物误入血管,毒性反应;误入蛛网膜下腔,引 起全脊麻;损伤血管,出现血肿。 3.硬脊膜外腔注药: ①类固醇:如泼尼松龙悬液,治疗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 1次/周,3次/疗程,有效未愈,间隔1~2月,重复1疗程。 机制:机械压迫,引起髓核突出,释放糖蛋白和类组胺, 产生化学刺激性炎症,激素消除炎症及肿张。 第七节 慢性疼痛治疗 3.硬脊膜外腔注药: ②阿片类药:常用吗啡,成隐性问题,限用癌症。 ③局麻药:多与类固醇或阿片类药合用。 4.痛点注射: 一些慢性疼痛,如腱鞘炎、肩周炎、肱骨外上髁炎、紧 张性头痛、腰肌劳损均有压痛点。 可在痛点注射1%利多卡因或0.25%布比卡因1~4ml,加用 0.5ml(12.5mg)泼尼松龙悬液,1~2次/周,3~5次/疗程。 5.介入治疗:借助影像学,引导穿刺针导管进入体内治疗, 如椎间盘溶盘、脊髓电刺激、鞘内注射。 第七节 慢性疼痛治疗 硬膜外腔脊髓电刺激(spinal cord stimulation,SCS)治疗顽固性疼痛。 第七节 慢性疼痛治疗 6.针灸疗法:体针多于耳针,可采用手法刺激或电针疗法。 7.按摩疗法(推拿):采用手法治疗,可用于颈椎病、肩 周炎、肱骨外上髁炎、腰肌劳损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等。 8.物理疗法(理疗):电疗、光疗、磁疗和蜡疗。 作用包括消炎、消肿、镇痛、解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及组织代谢、软化疤痕、促进神经肌肉功能恢复。 不宜用于癌性疼痛。 第七节 慢性疼痛治疗 9.经皮神经电刺激: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TENS) 经皮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