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鸡腿葱新品种‘莱葱一号’特征特性研究
鸡腿葱新品种‘莱葱一号’特征特性研究
摘要:本试验对鸡腿葱新品种‘莱葱一号’的丰产性、耐寒性、抗病性、耐储性、田问生长发育规律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莱葱一号’666.7m2平均产量达4 350.60 kg,比‘莱芜鸡腿葱’增产105.28%;其耐寒性、抗病性、耐储性均优于‘莱芜鸡腿葱’和‘章丘大葱’,适于平原和丘陵地区种植;株高105~110 cm,假茎长30~40 cm,假茎膨大系数1.20~1.40,单株鲜重0.25~0.30 kg。9月份是其产量形成关键期,10月份则是其典型形态特征和假茎产量形成关键期,进入10月,株高及单株重增幅缓慢,趋于稳定,而假茎重持续增高,10月中旬后假茎重占全株重比、假茎膨大系数显著增加,假茎发育成典型的鸡腿状。
关键词:鸡腿葱;莱葱一号;品种特征特性
中图分类号:S633.101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6)03―0052―04
‘莱芜鸡腿葱’是著名的“莱芜三辣”(生姜、大蒜、鸡腿葱)特色土产之一,在我国众多地方大葱品种中独具特色,其葱白质地鲜嫩,辛辣味浓,营养丰富,生食甜脆香辣,熟食葱香浓郁,深受消费者喜爱。但因其产量低,种植效益差,栽培规模日趋减少,又因葱农长期自繁自种,致使品种退化严重,亟需提纯和改良。为保护和利用这一优良资源,莱芜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对‘莱芜鸡腿葱’进行了提纯和改良研究,利用杂交技术,经过9年5代选育,培育出了品形俱佳、丰产性好的鸡腿葱新品种――‘莱葱一号’。为更好地推广这一新品种,本试验对其丰产性、耐寒性、抗病性、耐储性、田问生长发育规律等进行了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材料
试验品种‘莱葱一号’,由莱芜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对照品种‘莱芜鸡腿葱’,由莱芜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提纯获得。‘章丘大葱’由莱芜市蔬菜研究所提供。
1.2试验方法
1.2.1丰产性测定 采用多点对比试验法,分别在莱芜市牛泉镇、雪野镇、大王庄镇、辛庄镇进行了丰产测定试验。试验田前茬作物均为马铃薯,土壤为粘壤土,土质肥沃。将参试品种于2013年10月13日播种,翌年6月10日定植,行距70cm、株距6 cm,各品种小区面积100 m2,随机排列。重复3次,正常田间管理,11月10日收获时进行各项指标及产量测定。测产方法:将小区内大葱全部收获称重,根据小区面积计算666.7m2产量,取四地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1.2.2耐寒性测定 耐寒性试验在雪野镇现代农业示范园进行。各品种小区面积302,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正常栽培管理。分别于2013年10月10日(T1)、11月10日(T2)、12月10日(T3)和2014年1月10日(T4)、2月10日(T5)调查冷害情况,计算冷害指数和抗寒效果。
冷害严重度按0~4级标准分级:0级:无冷害症状;1级:仅少数功能叶片边缘有轻度的皱缩萎蔫;2级:半数以下的功能叶片变黄萎蔫;3级:半数以上的功能叶片变黄萎蔫,以至死亡;4级:功能叶受害严重,整株受冷害而全部萎蔫。
冷害指数=∑(冷害级数×该级株数)/(4×调查总株数)
抗寒效果(%)=(对照冷害指数-测试品种冷害指数)/对照冷害指数×100
1.2.3抗病性测定 在1.2.1试验过程中,分别于收获期调查各品种的紫斑病、霜霉病和锈病的病情,以四地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参照崔连伟、王海平等的方法对三种病害进行分级,并计算病株率、病情指数和抗病效果。
病株率(%)=病株数/调查总株数×100
病情指数=∑(病害级数×该级株数)/(N×调查总株数)×100,N为病害级数
抗病效果(%)=(对照病情指数一测试品种病情指数)/对照病情指数×100
1.2.4耐储性测定 在1.2.1试验过程中,将参试品种收获后分别取20kg摊晾在室内,分别在常温下贮藏20、40、60 d后测定其质量,计算质量损失率,比较其耐储性强弱。以四地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1.2.5田间生长发育规律测定 试验在莱芜市农业科学院院内试验田进行。前茬作物为油菜,土壤为粘壤土,肥力中等。以2013年秋季育苗及2014年春季育苗的‘莱葱一号’为调查对象,统一在2014年6月25日移栽定植,分别于2014年9月4日、9月13日、9月22日、9月30日、10月8日、10月16日、10月26日、11月4日、11月13日测量其株高、叶片长(最长叶)、假茎长、假茎基横径、假茎中横径、假茎重、单株重等指标,并计算假茎膨大系数(假茎基横茎/假茎中横茎)。每次调查50株,统计分析其生长发育动态规律。
1.3数据分析
采用SPSS 19.0软件Q检验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