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褐斑实验动物模型应用研究概况.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褐斑实验动物模型应用研究概况

黄褐斑实验动物模型应用研究概况   【摘要】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黄褐斑实验动物模型的几种方法:雌激素全身攻击法、紫外线照射法和微量定点注射辅以紫外线照射法。在总结每种模型方法特点的同时,指出了黄褐斑中医病证模型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黄褐斑;动物模型;综述   【中图分类号】R758.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09)08-0041-02      黄褐斑为临床常见的慢性黑素增多性皮肤病之一。多表现为形状不规则的淡褐色或淡黑色斑,对称分布于额、眉、颊、鼻、上唇等颜面皮肤,因形似蝴蝶,故又名蝴蝶斑。中医称“面尘”、“黧黑斑”。其病程较长、发展缓慢、以中青年女性多见,严重影响美观,现已成为医学和美容界共同面临的难题。迄今为止,不论中医还是西医都尚无疗效确切的治疗良药。因此,寻找组方合理、高效安全的美白祛斑制剂,已成为目前药学和化妆品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其中建立切实可行的动物模型是药效学得以进行的一个关键环节。关于黄褐斑的动物模型研究国内外均有报道,但无公认的造模方法,现将近几年来的动物造模研究归纳、分析、总结如下,以期对今后的探索有所启迪。      1雌激素全身攻击法      黄褐斑作为中西医的一种疑难皮肤疾患,尽管其病因病机十分复杂,但普遍认为:内分泌失调、紫外线照射、遗传是其发病的主要因素。过伟峰[1]等根据黄褐斑的发生与内分泌紊乱有关及目前通行的“雌激素和黄体酮增多进而刺激黑素细胞而致色素沉着”的发病学假说,用黄体酮攻击雌性小鼠,使其内分泌紊乱来复制黄褐斑动物实验模型。并以肝、皮肤组织中酪氨酸、MDA(丙二醛)、SOD(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变化及皮肤黑素细胞增长情况为考察造模是否成功的指标。过氏实验结果显示:以2倍、8倍于人临床等效量的黄体酮攻击雌性小鼠1个月后,黄体酮高剂量组的皮肤、肝酪氨酸酶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及低剂量组(P[2]成功复制了该造模方法,用以探讨省卫生厅资助课题―蝴蝶霜治疗黄褐斑的作用机理研究。      2紫外线照射法      根据紫外线照射是黄褐斑的主要加重和致病因素之一,国外学者Imokawa[3]等应用紫外线照射对黑素增多性皮肤病动物模型做了较为详细的研究。Imokawa选用棕黄色豚鼠,分别采用UVB(中波紫外线)、PUVA(光化学疗法)两种方法致黑素形成。在UVB连续3天照射后,可见明显的黑色沉着,一周后色素沉着达到最大量。病理切片显示:未经UVB照射的豚鼠表皮黑素含量为:200-400 /mm2;经UVB照射后豚鼠表皮黑素分布呈树枝状,含量达到800~1000/mm2; PUVA采用UVA(长波紫外线)照射,同时向豚鼠腹腔注射8-MOP(8-甲氧基补骨脂素),连续照射一周后也可产生较为明显的色素沉着。并运用UVB造模观察了酪氨酸酶抑制剂对黑素细胞数和含量影响,证实了采用紫外线照射用于黑素增多性皮肤病动物模型研究的可行性;日本学者猪木彩子[4]也采用UVB照射小鼠的模型方法研究了木槿提取物抑制黑素生成的作用。国内学者潘扬、曹亮等[5]参考相关文献,对黄褐斑病因进行分析,日光照射是发生黄褐斑的重要因素。过度日光照射后黄褐斑几乎均加重。长期UVB照射可使黑素细胞增殖。根据这一假说进行了UVB照射复制黄褐斑动物实验模型研究。用UVB照射雌性白色豚鼠一个月,并以豚鼠皮肤黑素细胞病理形态学及皮肤和肝脏组织酪氨酸、SOD、MDA含量变化作为考察指标,进一步证实紫外线照射复制该模型的科学性。李洪武等[6]应用紫外线照射棕黄色豚鼠的造模方法进行了祛斑中药-白术对豚鼠皮肤色素沉着抑制作用这一国家   基金项目的实验研究。具体造模方法为:选健康雄性棕黄色豚鼠,每只实验动物背部取9个相离区域,使用SS-04B型紫外线光疗仪(上海希格玛高技术有限公司)。照射前用剪刀剪除豚鼠背部面积为6 cm x 6 cm的长毛。电动剃须刀剃尽短毛。UVB紫外灯灯管的光谱值为280~320 nm,灯管距豚鼠背部距离15 cm,照射总量为500 mJ/cm。照射1周开始用药,模型组区域连续照射3周后做组织活检并作镜下观察分析。结论显示该造模方法成功,且白术对豚鼠皮肤色素沉着有抑制作用。方晶[7等则成功复制了该造模方法,研究了橙皮苷对皮肤色素沉着的抑制作用;潘氏[8]也应用此造模方法探讨了烟酰胺对UVB致豚鼠皮肤色素沉着的抑制作用研究;马景昕[9]则采用该造模方法,以棕色雌性豚鼠为动物模型,采用mRNA原位杂交观察了旱莲草等7种中药外涂对豚鼠皮肤酪氨酸酶mRNA水平的影响。      3微量定点注射辅以紫外线照射      由于经日光曝晒或紫外线的过多照射可促发黄褐斑并使其加剧。有学者[10]据此以及色斑的外形采用微量定点注射法将黑斑形成液注入幼年猪皮下不同深度,辅用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