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食葡萄株距处理对生长与果实品质影响.docVIP

鲜食葡萄株距处理对生长与果实品质影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鲜食葡萄株距处理对生长与果实品质影响

鲜食葡萄株距处理对生长与果实品质影响   摘要:为了探讨“厂”字形整形中株距对葡萄品质的影响,以红地球、克瑞森、弗雷葡萄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试验处理。结果表明:增大株距可抑制新梢的旺长,限制新梢及副梢的生长量,减少夏季修剪工作量;处理Ⅲ的新梢生长量较对照减少43.54%,可溶性固形物较对照增加2.46%,果穗质量较对照增加36.27%,果实硬度较对照增加22.27%,较对照提前8~24 d成熟。应用“厂”字形株距调整技术对葡萄生产具有显著效果。   关键词:鲜食葡萄;“厂”字形;整形;株距;品质   中图分类号: S663.10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6)04-0206-03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土壤气候环境条件差异较大,葡萄栽培方法各不相同。南方多采用避雨栽培,例如,雷鸣春在水平棚架上采用高干自然伞状整形修剪[1];黄海华等对巨峰葡萄则采用高干“T”形架避雨栽培[2];而北方因须埋土越冬御寒,大多采用小棚架或扇形多主蔓篱架模式栽培葡萄。无论采用哪种栽培架式,都是为了生产优质的果实。架式影响鲜食葡萄的品质,既有自己特殊的作用,又与葡萄的产量、质量互相牵制、互相制约,影响着彼此效果的发挥[3-9]。长期以来,我国北方鲜食葡萄产区栽培方式普遍采用小棚架(或称为水平连棚架),主蔓及新梢均倒下南北一面,这种架面内部光照不良,致使果穗着色差,含糖量偏低。“厂”字形架式与传统的水平连棚架差别在于:株距由0.5 m增大到2.0 m,单蔓倾斜上架部分不留任何新梢,水平延伸部分的单蔓部位形成“一”字形结果带,成熟早、果实品质较好。目前,“厂”字形架式对葡萄产量、品质影响的研究鲜见报道。2012―2014年间,笔者所在项目组将“水平连棚架”架式结构改造为“厂”字形,达到了改善光照状况、提高浆果品质的目的。本研究针对天山北坡鲜食葡萄架式管理中的改型措施,探索改型对树体营养平衡的作用,侧重研究了改型对产量、品质、效益等的影响,旨在为提升鲜食葡萄管理技术水平提供参考。本研究在株距增大和高密度种植的葡萄树在新梢生长出现明显差异时,围绕株距对其新梢生长、果实品质等方面进行了试验,对株距调整后葡萄树体生长变化、果实品质改善的原因作了进一步探讨。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葡萄“厂”字形株距调整试验设在新疆伊宁市第四师六十二团,地理位置44°12′N,80°25′E,属大陆性温带干旱性气候,日照时间长。气候冬季温暖,夏季凉爽。年均气温 8.4 ℃,四季比较分明;年均降水量340 mm,年均蒸发量为 1 621 mm;无霜期 160 d。多年平均日照时间为2 900 h左右,全年太阳总辐射量为564.5 kJ/cm2,光、热、水等要素配合良好,适宜种植葡萄等农作物。试验地系沙质壤土,pH 值80~8.9,地下水位1 m以下,排灌条件良好,地势平坦。   1.2 方法   试验点分别设在该团3连、8连和6连的4~6年生鲜食葡萄园,项目组选择树势一致的红地球(Red Globe grape)、克瑞森无核葡萄(Crimson seedless grape)、弗雷无核葡萄(Flame seedless grape)为试验材料,小棚架栽培,原栽植密度为0.5 m×3.5 m。试验地整体管理水平较好,易于安装滴灌系统。在距离根系30 cm处铺设1条滴灌管进行部分灌溉,内镶式滴灌管,毛管直径16 mm,滴头流量2.2 L/h,滴头间距50 cm,压力达0.12 MPa。每个灌水处理中的毛管安装了水表和压力表,系统工作压力0.1 MPa。根据62团葡萄试验地0.5 m株距的实际情况,按照“厂”字形架式改造对株距的要求,依据分步推进的原则,设置3个试验处理和对照,分别为1.0 m(处理Ⅰ)、15 m(处理 Ⅱ)、2.0 m(处理 Ⅲ)、对照0.5 m(CK)。   1.2.1 测定方法 调查分析葡萄新梢生长量和果实性状,包括新梢长度、果实纵径、横径、含糖量等果实性状和产量。每个处理选择10株,重复5次。葡萄成熟采摘时,采收葡萄树蔓中部的果实,每个重复的样品量为20 kg,取样后立即用游标卡尺、测糖仪测定葡萄的果实性状含量,每个处理测定20个数值,取平均值,进行分析及数学模型推导。   1.2.2 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用Excel 2003等软件进行制图,用Origin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葡萄新梢(含副梢)生长量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厂”字形整形技术,随着株距增大,红地球、克瑞森和弗雷葡萄单位面积内的新梢(含副梢)数量和长度基本保持一致,而对照的新梢(含副梢)数量和长度远高于3个处理,红地球、克瑞森和弗雷葡萄处理新梢生长量平均为1 9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