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不上市照样牛叉的企业.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那些不上市照样牛叉的企业   牛叉企业不愿意上市并不是新鲜事,不上市也依然很牛叉就挺了不起。就是这些个“不上市”的企业像一个强大的军团,令很多上市了的大企业感到汗颜。在中国有哪些不上市也依然很牛叉的企业?小编为大家梳理一番。   ◎ 全球第二大通讯供应商――华为   华为的新闻总能在媒体上引起轩然大波,因为华为对上市超脱的态度,尤其是5至10年不上市的承诺,更让其成为媒体和微博的讨论焦点。   2013年4月28日,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明确表示,公司董事会二十多年来不仅从未研究过上市问题,而且未来5至10年内,华为既不考虑整体上市,也不考虑分拆上市,更不考虑通过合并、兼并、收购的方式进入资本游戏。在国内企业对上市融资趋之若鹜的生态中,任正非执拗和坚决地向资本市场说“不”,其另类选择的确耐人回味。   华为为什么不上市?任正非说道:“猪养得太肥了,连哼哼声都没了。科技企业是靠人才推动的,公司过早上市,就会有一批人变成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他们的工作激情就会衰退,这对华为不是好事……”孟晚舟是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之女,现担任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也表示:“个人认为,如果华为上市对华为的开放透明肯定是好的,但是华为上市存在天然障碍,中国相关法规规定,上市公司最多只能有200个股东,但是华为超过6万员工持股。”   分析华为历年的财报,不难发现华为手握的“现金与短期投资”都在快速增长――从2007年的190亿元一路增长到2012年的670多亿元;与此同时,华为在全球各银行中拥有330亿美元的授信额度,其中77%来自于外资银行;不仅如此,华为内部的虚拟股机制也为自己提供了一种融资手段。财报显示,截至2012年底,八年时间,员工持股计划为华为提供的内部融资近300亿元。看来,华为真的不缺钱。   ◎ 中国最大全球第五的饮料巨头――娃哈哈   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87年,经过27年的发展,娃哈哈现已发展成为中国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饮料企业。2012年,目标做“杭州的李嘉诚”的宗庆后以一个非上市公司董事长800亿元的财富问鼎内地首富。   娃哈哈,这个庞大的帝国网络遍及中国,在29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66个生产基地、拥有170家子公司及近3万名员工。所有这一切都是宗庆后独揽大权,兼任董事长和总经理,从未设副总。让人惊讶的是,至今娃哈哈现金流十分充沛,没有一分钱银行贷款。宗庆后以及娃哈哈都不差钱,没有通过上市融资的需要。“我们有100亿的现金”,“上市企业造假多的去了”,宗庆后觉得,目前娃哈哈虽然没有上市,公司治理水平远高于一些上市企业。   宗庆后的创富玄机在于绕过国资控股的娃哈哈集团,通过宗氏家族控制的170家企业在饮料、童装、商业地产等领域扩张,从而充分分享其业务增长的成果。宗庆后透露,上市困难的主要原因是娃哈哈股东数量有15000个,根据国家法律规定,企业上市之前股东数量不允许超过200个。“全部整合上市将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人家说我们比较傻,不会用银行的钱。我想还是稳定点好,娃哈哈是小步快跑,我们坚决不做心里没底的事。”宗庆后几次提到“小步快跑”理论,这是娃哈哈扩张过程中规避风险的不二法门。   宗庆后透露,娃哈哈母公司不会上市,不过百货零售项目会通过上市募资:“因为百货零售业投资数额大,并且投资回报率也没那么快。”   ◎ 国内民营快递大佬――顺丰   在中国民营快递企业里,顺丰一直坚持不融资、不上市,对任何收购企图也一律拒之门外。   王卫,顺丰速运集团的总裁,领导着中国快递界最有影响力的民营企业,却与名利场绝缘。大多数跟随王卫的高管们都评价王卫是一个很“规矩”的人。在顺丰速运集团的副总裁杨峰看来,王卫是个责任感很强的人:“他想做事,他办企业的根本目的不是挣钱。”也因此,王卫多次拒绝了联邦快递、UPS等海外巨头的收购。顺丰成本高昂,王卫却对PE、VC的机构投资视而不见。就连马云也曾数次约见王卫,但都被婉拒。   然而,这家素来低调的公司2013年宣布了其成立二十年来的首次股权融资。不过王卫和顺丰太过神秘,以至于此次融资的最终金额几乎成了“猜谜游戏”。但无论多少,对顺丰而言也仅是锦上添花而已。因为让同行羡慕嫉妒恨的是,顺丰从来“不差钱”。   在顺丰副总裁王立顺看来,“不逼着上市,是顺丰选择融资方最基本的要求。”事实上,对于这个不缺钱、不缺网络、不缺管理、更不缺品牌的顺丰,王卫之前的态度一直是“独善其身”、不上市不融资的“两不策略”。但随着规模的逐渐壮大,未来顺丰与国有资源以及国有部门的业务交叉将更加频繁,而顺丰“独善其身”的“两不”策略愈加难为。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是否要借势整合国有资源以便向更大市场渗透,已成为顺丰无法回避的问题。不过,如今顺丰已做出了选择。   ◎ 国内生产及销售量最大的

文档评论(0)

聚文惠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