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大肠癌的治疗决策FINAL课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早期大肠癌的治疗决策 (内镜 or 外科?);定义:病变局限于黏膜及黏膜下层的结肠直肠癌,而不论其大小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 治疗方法:内镜下切除(EMR/ESD)、外科根治手术 ;;横结肠早期癌切除(EMR);直肠巨大粘膜内癌切除( EPMR);一切了之 = 万事大吉?;病理检查要求: 切除标本组织要进行2mm间隔的连续切片检查 需描述肿瘤的大体形态、部位、大小、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及切缘、是否有淋巴管和血管受累等;内镜手术耗时3小时,创面完美,术后1周无并发症 但病理证实已浸润至黏膜下层,可能需追加外科手术;早期大肠癌内镜治疗指南回顾;既往日本对sm癌的病理分类;问题1: 行黏膜下注射后切除的标本不同于外科手术标本,能否保留完整的黏膜下层,其三分法是否可靠 问题2: 如何在术前确定黏膜下浸润深度? 问题3: SM1-3的癌内镜下治疗后随访复发情况? ;研究证实:黏膜下浸润深度大于1000um者淋巴结转移增加;;黏膜内癌 黏膜下癌根据浸润深度不同分为:轻度浸润(slight,1000um)、高度浸润(massive,1000um), 后者需外科手术+淋巴结清扫。 术前判断病变浸润深度非常重要 术后病理检查意义仅仅在于证实术前判断,发现小部分有转移危险者追加外科手术,如血管和淋巴管侵犯,低分化癌等。;如何术前判断早期大肠癌浸润深度;早期大肠癌浸润深度达sm-massive的内镜表现;Pit pattern(kudo)指示浸润深度达sm-massive的表现 缺点:分型复杂,依赖内镜经验;EUS指示浸润深度达sm-massive的图像 缺点:操作水平要求高,图像解读有差异;NBI下血管分型(SANO) (优点:最方便,容易记忆);NBI下血管分型(SANO,2006);SANO分型对3例大肠癌的治疗决策影响;Case A: 陈XX,男,74,直肠距肛门8cm病变;CP:IIIA ;手术方式及活检、手术标本病理结果;内镜活检病理、NBI与完整标本病理比较;NBI诊断大肠癌及浸润深度的理论基础;血管直径均匀,小于10um,排列规则,蜂巢样;血管密度增加,直径加大;血管密度不均匀,出现血管消失,同时腺管也消失,意味着免疫反应的发生;心得;一项大样本(758),多中心 (6),随访时间长(7年)的研究 研究方法: 1. 549例结肠粘膜下癌,209??直肠粘膜下癌,合计758例,中位随访时间60.5月 首次治疗均完整切除病变,无脉管浸润,排除家族性息肉病和炎性肠病及术后随访不到1年者。治疗方法:EMR、ESD 2.定义:淋巴转移低危:中-高分化,深度1000um(按现有共识内镜手术即可) 淋巴转移高危:深度1000um 2.分组:单独内镜下手术低危(A):中-高分化,深度1000um 单独内镜下手术高危(B): 内镜+外科或单独外科手术高危: (C) 3.观察指标:复发率、五年生存率 ;分组;随访结果;五年无病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比较;Group B: 无病生存率差异明显(96.5% vs 77.7%),总体生存率无差异;五年无病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比较;对group B中病例进行COX 回归分析,提示肿瘤位置是唯一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结论;总结; 谢 谢 聆 听 欢 迎 探 讨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