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恩师张一弓.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追忆恩师张一弓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已故著名作家张一弓更是以描写改革开放而闻名的作家。 . .   正如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题词中所写的那样:“一弓老师在中国新时期文学的发展历程中留下了深深的足迹,《犯人李铜钟的故事》永载史册。”   作为张一弓的南阳老乡,中国作协副主席廖奔以“一张强劲文学之弓射出的闪亮鸣镝飞到了尽头,灿烂的文学豫军之星陨落了,他的轨迹深深锲刻为一个时代的年轮”表示哀悼。   河南省文学院院长何弘用“社会意义人性意识文学意蕴熔铸铜钟警世界,乡村情感英雄情结浪漫情怀充盈驿站栖精魂”的挽联将张一弓的著作与文学品格概括其中。   著名文艺评论家鲁枢元则提笔写下“八十年风雨兼程,铁弓铮铮,肝胆照人秦时月;四百万锦绣文章,碧血斑斑,柔情润物陌上云”的挽联,以表达心中悲痛。   张一弓是我的恩师,我当年在临汝县工作时,多次陪同张一弓老师在临汝城乡深入生活,他对我的文学创作也给予了很多指点。我曾在自己主编的《乡音》报1985年总第3期发表的《作家笔下的新时期临汝农民形象》一文中这样写道:“临汝是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特别是这几年,她以崭新的面貌吸引了?S多作家的目光,临汝人民中的一些典型代表,已做为文学形象活跃在他们的作品中。张一弓以寄料农民郭明为原型创作了中篇小说《火神》,现已改为电影,在我县开拍;他还以寄料农民苏东海为原型,创作了中篇小说《山村理发店纪事》;以寄料女司机雷俊情为原型创作了中篇小说《春妞儿和她的小嘎斯》;他还以我县人民的生活状况为背景创作了小说《挂匾》,引起了强烈反响。这些以临汝人为原型的人物形象,都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深厚的历史感,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中国当代农民生活和精神面貌之一斑。”   张一弓老师的《春妞儿和她的小戛斯》这部中篇力作,从发现线索到深入采访,我自始至终陪同。在我的故乡河南省汝州市(原临汝县)寄料山区,为了完成资料采集,我们深入生活10余天。   那是1984年的春天,我有幸参加了中国作家协会河南分会在洛阳召开的农村题材小说创作座谈会,第一次见到了著名作家张一弓老师。   张一弓仪态儒雅,风度翩翩。如果与他深入交谈,你又会发现他坚强刚毅的另一个侧面。就在会议即将结束的前一天深夜,他陪同《当代》编辑、著名女作家刘茵一行风尘仆仆从中岳庙、少林寺参观归来,急不可待地打开录音机收听会议邀请的中共临汝县委书记吉昌荣的讲话录音,当他听到六个山乡女司机,冲破传统观念,积极投身商品大潮时,激动得手舞足蹈,连声叫道:“好!好!就写这个!”在座的刘茵老师也受了感染,鼓励他说:“一弓,这个题材肯定能叫响,快写吧!”他当即借了点粮票,决定进山采访。我自告奋勇,要当一弓老师的向导。   我们于第二天中午驱车来到了临汝县的寄料乡。我们找了一处仅有五六平方米,每天8角的房子落脚,当天下午就开始了采访。乡里要派小车,一弓老师坚决不用,他让办公室的接待人员给我们借了一辆自行车。先是带着我到太山庙采访一位女司机,人家出车未归,他又带着我(我当时不会骑自行车)来到观上村采访另一位女司机,我们刚刚打听到那一家的住处,街上几个中年妇女就比比划划、嘁嘁喳喳地议论开了。我趁他和女主人谈话的机会,装着到街上找厕所,想听听她们都在说些什么。只听她们小声说道:“咦!又来了两个,一老一少,还推着车子呢!”“可能晚上又住下不走了!……真是的,老少都勾引,那三间大房、那汽车就是靠……”她们可能是发现了我,调转头都走了。   我返回一弓老师身边,女主人正鼻一把泪一把地哭诉,她说她们母女连明彻夜到矿上拣铜核,白天换上干净衣服上趟街也有人说是为了勾引男人,立着不是坐着歪。我们一直采访到深夜10点多钟,笔记本上记得密密麻麻,女主人还盛情留我们吃了晚饭。返回住地时,由于我上车太猛,再加上天黑路滑,我和一弓老师双双栽倒在了坑坑洼洼的公路上。待我们忍着疼痛,一瘸一拐地推着自行车走到住地时,已是第二天的凌晨了。   当我把我偷听来的“情报”告诉张一弓时,他语重心长地说:“小郭呀!咱们搞写作的可不能和他们一般见识啊!越是这样的人物,咱们越要采访,她们有说不尽的酸甜苦辣,她们身上才有戏,她们才有东西可写啊!”那些天,他和我谈文学、谈人生、鼓励我掌握“百科知识”,琴、棋、书、画都要懂,使我受益匪浅,终生难忘。   第二天,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这里最先起步的第一个女司机雷俊情,她被我们的诚意所感动,一下子谈了4个小时,连她的学生时代、婚姻、恋爱、家庭问题也毫无保留地告诉了我们,还把她的几本日记交给张一弓让他写作时参考。不仅如此,她还带着她爱人来找我们,并介绍给我们认识,从此我们都成了朋友,她每次出车回来,都要拐到招待所来看我们。张一弓还计划陪她到湖北出趟长途,进一步深入了解她。   正要出发,女作家叶文玲也慕名而

文档评论(0)

聚文惠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