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海洋测绘-第四章-海洋水深测量.pptx
第四章 海洋水深测量;回 顾;回 顾;第四章 海洋水深测量;4.5 波浪和船速对水深测量的影响;4.5.1 波浪对测深的影响;1.波浪对船只影响的理论估计
计算船只摇摆理论通常有4种:窄船理论、平板船理论、细长船理论和切片理论。工程应用中广泛采用假定船宽、吃水和波长等远小于船长的切片理论,该理论计算简单方便。其描述船在波浪中远动的微分方程主要取决于船型、主要尺度、振荡频率、船速、波长以及船与波的遭遇角等因素。;2.船只横摇产生的测深误差
测深仪的换能器应垂直向下发射探测声波获得深度。然而,船的纵摇、横摇却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这一垂直测深结构,产生了附加的测深误差。;3.船只纵摇产生的测深误差
测船纵摇产生的测深误差比较复杂。
纵摇不产生偏离测深线的水平位移,但使水深点在测线上前后摆动,如果不进行改正,即使真实海底光滑为一平面,但记录的图像可能不是一个平面。不过在浅水区,假定d≤20m, =1.5°,则 ≤10°时引入的附加误差可以不予顾及。;若海底呈线性倾斜变化,则不难根据纵摇角及换能器半波束角推导出有关深度改正公式。然而,海底地形变化复杂时,即使实时测定纵摇角,也很难给出有关公式进行深度改正。;以上为船只横、纵摇单独作用的分析,若横、纵摇同时作用,情形更加复杂,引入的测深附加误差无法用公式进行改正。不过由于测船横、纵摇的周期性,其对测深值的影响,部分地叠加反映在测船升沉效应中。因此,可通过对测船升沉效应的处理来间接消除测船横、纵摇的影响。事实上,从记录的水深图像曲线,很难区分二者的影响。
另外,由于船的首尾摇不改变测深的垂直结构,因此,可以不引入附加测深误差。;4.船只升沉产生的测深误差
由于换能器捆绑于水下,测船的升沉对于测深值有直接的影响。
失真的程度与测船的升沉振幅、周期以及船速有关。
在浅海、港口、航道等进行海底地形测量,往往需要较高精度的海底地形变化,必须采取措施进行补偿和改正。;消除测船升沉影响的方法很多,通常采用监测改正法、补偿消除法、记录曲线平滑法和水深数字滤波法等,选择合适的方法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从对升沉效应有关改正方法和分析可知,监测改正法及补偿消除法从硬件方面可以有效地消除和减弱升沉效应;记录曲线平滑法和计算机水深数字滤波法从数据后处理方面消除和减弱升沉效应。;从以上分析可知,波浪对测深的影响在浅水区主要表现为升沉方面,而在深水区主要表现为横摇和纵摇方面。因此,为了提高测深精度,在小船上应首要安装升沉传感器,在大船上应首要安装纵横摇传感器。同时,对于未安装船姿传感器的测量船来说,必须使测船的横、纵摇角限制在一定范围内。;4.5.2 船速对测深的影响;船速对测深的影响包括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
所谓间接效应是指船速作为参数伴随其他效应对测深的影响。例如,动态吃水改正、定位于测深的延时效应、波浪对测深的影响等方面均存在着船速影响的间接效应。;1.船速对定位间隔的影响
《海道测量规范》(1990年)规定水深点的定位中误差应小于图上的1.5mm。在海道测量工作中,根据不同的比例尺,可选用多种方法定位,包括光学仪器交会法定位、全站仪极坐标定位、无线电定位系统圆曲线定位和双曲线定位、卫星定位以及水下声学定位等。;目前,最常用的是全站仪极坐标定位和差分GPS定位。《海道测量规范》规定,在平坦海区,定位点图上间隔为4cm,在复杂海区为3cm。
若设1/k为测图比例尺, 为定位点图上间隔,则定位点间隔实地距离d为;随着海底地形测量的发展,获得高密度的定位点是必需的。引入测船航速,则可得定位点时间间隔为:
由于定位系统的定位时间间隔受到仪器硬件本身的限制,因此通常情况下是通过已知定位系统的定位时间间隔点以及测图的间隔来选择合理的航速的。;如果定位系统连续定位能力越高,则 越小,此时航速可相应提高。但如果随意提高船速追求效率,则会造成定位点间隔加大,甚至导致根本不能定位。而对于DGPS定位系统来说,具有快速的连续定位能力,通常 ,因此船速问题对于定位点间隔的影响可以不加考虑。;但对于全站仪极坐标定位来说,有三个因素制约着它的连续定位能力:数据更新率、追踪目标速率和船速。目前,全站仪的数据更新率约为0.25s~1s,因此,全站仪的连续定位能力主要取决于跟踪目标速率和船速。
因此,在测船定位方面,由于DGPS定位系统具有快速连续定位能力,船速的选择几乎没有限制。但对全站仪极坐标定位来说,应考虑选择合适的船速。;2.船速对换能器测深的影响
由于水下声波的传播速度约为1500m/s,而船速通常<20节,因此,在一个测深脉冲中,由于测船的移动而造成的测深误差一般小于记录水深值的0.002%,可以忽略不计。
而船速与换能器测深速率的关系相对比较复杂。通常,测深速率依赖于测量水深,并且不同的测深仪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5以内的减法》数学PPT课件.ppt VIP
- 3.5 比较大小 课件 人教版(2025)数学一年级下册.pptx
- 惩罚揪痧虐痧小说6篇.docx VIP
- 2025年新高考重难点20 立体几何中的动态、轨迹问题【六大题型】(解析版).pdf VIP
- 贵州省遵义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doc
- PC-DMIS初级培训讲义-第2.3课_尺寸评价_位置_报告打印.pptx VIP
- 河长制2024年培训.pptx
- 生产与运营管理_黄卫伟剖析.ppt
- SABRE SB35超薄的家庭娱乐条形音响和紧凑纤巧的低音炮用户手册.PDF
- 《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通用规范+GB+55032-2022》详细解读.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