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纳米材料应用 1.ppt
第五章 纳米材料及纳米技术的应用 教学目的:了解纳米材料及纳米技术的应用领域。 重点内容: 1、化工催化领域的应用 2、纳米技术在生物中的应用 3、能源领域的应用 4、环保领域的应用 5、功能性涂料、薄膜 6、纳米陶瓷的应用 7、微电子领域的应用 8、机械领域应用 9、纳米技术在纺织品中应用 10、纳米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 一、 化工催化领域的应用 治疗糖尿病药 科学家正在为糖尿病人研制超小型的模仿健康人体内的葡萄糖水平监控系统,它能够被植入皮下,监测血糖水平,在必要的时候释放出胰岛素,使病人体内的血糖和胰岛素含量总是处于正常状态。 分子马达 利用人体内源性ATP作为能量来源的分子马达 体外实验证明可以捕捉病毒,并可以使病毒在入侵细胞前失活 納米科技 – 機械牙醫 納米科技 – 病毒殺手 探測並毀滅人體內的病毒 -傷風感冒 -愛滋病毒 -沙士 三、能源领域应用 石油、煤等不可再生资源 1.研究背景 太阳能电池的发展 太阳能的利用 洁净能源: 与 石 油、煤炭等矿物燃料不同,不会 导致“温室效应”,也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2.纳米碳管储氢 碳纳米管是直径非常细的中空管状纳米材料,它能够大量地吸附氢气,成为许多个“纳米钢瓶” 。 研究表明,约2/3的氢气能够在常温常压下从碳纳米管中释放出来。 四、环保领域 解决水污染的问题 解决空气污染的问题 三、环保领域 解决水污染的问题 解决空气污染的问题 三、环保领域 解决水污染的问题 解决空气污染的问题 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PM2.5)则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如机动车尾气、燃煤)、挥发性有机物等。 五、功能性涂料、薄膜 1.紫外线吸收涂层 (168页) 2.防静电涂料 3.纳米塑料和橡胶 2.防静电涂料(168页) 2.防静电涂料 3.纳米塑料和橡胶 制品成型剂、补强剂、抗老化剂 3.纳米塑料和橡胶(149页) (2).生物活性陶瓷 包括各种生物活性玻璃及羟基磷灰石等磷酸盐材料; 羟基磷灰石简称HA,因为HA占人体骨组成的70%~80%,所以修复骨组织HA较金属和聚合物具有更好的效果; (3).可吸收生物陶瓷 可吸收生物陶瓷植入人体后材料逐渐被吸收,同时新生骨逐渐长入而替代之; 生物降解可吸收生物陶瓷在生物医学上的主要应用为脸部和额部的骨缺损、填补牙周的空洞,还可作为药物的载体; 最早应用的生物降解材料是石膏,石膏的相容性虽好,但吸收速度太快,通常在新骨未长成就消耗殆尽而造成塌陷; 目前广泛使用的生物降解陶瓷材料为β-磷酸三钙,依据材料物理化学原理,控制β-磷酸三钙的成分组成和微观结构,可以制备出不同降解速度的可吸收生物陶瓷材料。 七、机械领域应用 纳米结构单元和纳米机械 卫生保健品 防晒霜 十、纳米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 纳米探测系统 纳米材料提高武器打击 纳米材料提高防护能力 纳米机械系统制造的小型机器人 雷达隐身技术 美国:“超黑粉”,对雷达波的吸收率达99% 法国:Co-Ni纳米颗粒包覆绝缘层 纳型飞行器 考试题型 1. 微/飞行器与传感器 美军士兵准备在巷战中使用微型昆虫。 美国乔治亚技术研究所的纳米武器专家贾森·纳德勒 a carbon nanotube b activated carbon c carbon nanotube calcined at 900 oC Storage of hydrogen in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H2原子和C纳米管 PM2.5事件的由来? “Crazy bad” PM,英文全称为particulate matter(颗粒物)。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而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直径相当于人类头发的1/10大小,不易被阻挡。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由细颗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尘暴更大 在欧盟国家中,PM2.5导致人们的平均寿命减少8.6个月。而PM2.5还可成为病毒和细菌的载体,为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推波助澜。目前国际上主要发达国家以及亚洲的日本、泰国、印度等均将PM2.5列入空气质量标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2年2月2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历时4年修改后,PM2.5终于写入“国标”,纳入各省市强制监测范畴。 汽车尾气的处理:加入纳米级的复合稀土氧化物后,对尾气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