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To be,or not to be语义辨析和新译
To be,or not to be语义辨析和新译
“可以说,在莎士比亚研究中,对《哈姆雷特》研究得最多,在《哈姆雷特》研究中,对‘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这一句的理解和汉译分歧最大,人们发表的意见也最多,对这一句的翻译批评,可以说构成了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中一种特有的批评现象”(李伟民:《中国翻译》2004年第5期)。笔者不揣浅陋,下面想根据国内外近期的相关评注,就该独白首句的表层结构及深层含义予以辨析。
其实,对哈姆雷特这一句名言的理解分歧主要表现在:哈姆雷特所谈论的究竟是他个人的困境,还是整个人类所面临的普遍困境。
若从整段独白的语境出发,我们不难发现:“该难题(the question)主要涉及人类‘生存’的利与弊,即:‘Is life worth living(活着是否值得)’(Harold Jenkins:Hamlet,485,1984),而不是对“自杀”本身的利弊权衡。
“尽管句中并未提及自杀或者死亡的任何字眼,但死亡的含义随着独白的进一步展开却清晰可见。哈姆雷特此时所面临的选择就是:要么‘忍受’,要么‘了结’”( Jenkins:487)。然而,不幸的是,“活着”就意味着“忍受――”,而“死去”却又“后怕”。从该段独白的意境来看,“哈姆雷特所面临的这种‘难题’,在‘对那死后的惧怕’中找到了答案。面对‘尘世的羁绊’,到底是选择‘活着’,还是选择‘死去’?在接受与拒绝人类的命运之间进行选择,那就是折中;或者是没有选择”( Jenkins:149)。
随着独白就“生与死”的进一步权衡,哈姆雷特最后所得出的结论就是:“正是我们那种因担心来生而害怕死去的意识才让我们继续生存下去。这种结论当然是一种悖论,即:我们不愿主动选择其中的任何一项(活着或者死去),但因害怕另一项选择的后果而又不得不接受其中的一项。因此,有关哪一种选择更为高贵的问题,其答案仅取决于我们这些‘懦夫’是如何看待哪一种选择更为低劣罢了” ( Jenkins:487)。
至于该句中的“question”一词,到底应该译成“问题”,还是应该译成“难题”,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前半句的表层结构而言,它是一个既不带问号也不完整的选择问句;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对后半句“that is the question”深层意义的理解:它是对前半句的陈述,还是对前半句的简答?若将其理解为对前半句的陈述,那么,“question”一词的含义自然就是“问题”了;因为前半句本身就是一个“问题”(To be, or not to be)。若将后半句理解为是对前半句的简答,那么,“question”一词的含义则应为“难题”;因为当人们面临生死存亡的两难抉择时,那自然就是“难题”了。笔者个人的观点更倾向于后者。另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对“难题”一词的释义为:“不容易解决或解答的问题”。我们据此将“question”一词理解并译为“难题”,应该说比较合适;因为它的语义不仅包含了“不易解答的问题(something that requests an answer from somebody)”;同时又包含了“不易解决的难题”(problem that needs to be solved)”(《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 1217页)。
综上所述,笔者以为若将该句译为:“活着,还是死去,这是个难题”,可能比较贴切。因为这样不仅在“神似”方面比较忠实于原文;而且在“形似”方面也与原文吻合:以汉语的五顿十一字,对应原文的5音步11音节。
笔者在参阅国外有关该段独白的评注,以及国内莎剧前辈译文的基础上,在尽量做到等行与等值,并兼顾顿数与字数的情况下,试将整段独白译成汉语,敬请学界前辈及读者朋友指正。
原文译文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活着,还是死去,这是个难题:
Whether ’tis nobler in the mind to suffer哪一种选择更为高贵,是甘心
The slings and arrows of outrageous fortune,忍受残暴命运的飞箭流石,
Or to take arms against a sea of troubles还是奋起搏击无边的苦海
And by opposing end them. To die――to sleep,通过反抗一了百了?死去――睡去,
No more; and by a sleep to say we end仅此而已;如果说睡去能了结
The heart-ache and the thousan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秋新改)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
-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观察物体》.ppt VIP
- 钢结构高空安全施工专项方案.docx
- 单位档案管理员题库.pdf VIP
-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教案(全册).docx VIP
- (优质!)GB 45673-2025《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通用规范》之“5.14绩效评估与持续改进”审核检查单(2025A0)(可编辑!).docx VIP
- 001-10.绿色施工安全防护措施费用实施登记表GDAQ20110.xls VIP
- 文正路自评报告.doc VIP
- (优质!)GB 45673- 2025《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通用规范》之“5.9 相关方”审核检查单(2025A0).docx VIP
- 2024浙江丽水缙云县招聘专职社区工作者13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