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世纪西方团队键盘音乐研究创作和演奏
20世纪西方团队键盘音乐研究创作和演奏
摘 要:自文艺复兴时期起源的西方团队键盘音乐距今已历经约400年发展史,20世纪它俨然已成为作曲家们热衷创新的试验田。从创作观念、音乐风格、体裁、结构、记谱法、配器组合等方面概述其20世纪创作新动向,选析两首原创作品,并通过对演奏场合、曲目范畴与演奏合作技术、演奏者和听众身份、多种键盘乐器的组合等演奏相关问题的剖析,阐明了团队键盘音乐发展的自身轨迹及其受到社会文化诸多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团队键盘音乐;创作;演奏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团队键盘(team piano)①是一种不同于键盘二重奏的演奏形式,由3位或更多钢琴手在一架或一架以上的键盘上进行合作,种类多样,例如一琴(五、六、八、十)手、二琴(五、六、八、十、十二)手、三琴(三、六、八、十二)手等。随着钢琴与琴手数量的增加,最多可达到50架琴、100只手的规模。以上形式中,通常为人所知的是六手联弹(即3位琴手在不同数量的琴上演奏)、八手联弹(即4位琴手在不同数量的琴上演奏)等。该形式区别于多位琴手同奏一曲的齐奏形式,因其曲目是专为团队键盘而作的原创作品或取材于其他各类音乐体裁的改编曲。团队键盘原创作品数量以二琴八手、一琴六手和四琴八手这三类形式为最多,改编曲则几乎完全为这三类形式。相比键盘二重奏,团队键盘演奏形式因其增加的琴数和演奏者人数而能展现更为宏大的乐队音响效果、丰富的色彩层次,对演奏技巧尤其演奏者之间的合作密切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团队键盘演奏形式起源于16世纪,当时欧洲一些教堂中已设有数架管风琴,这为多人在数架琴上的合作提供了可能。演奏大多为即兴,仅有少量出自英国、瑞士、荷兰等作曲家之手的乐谱保存下来,最极端的例子是1557年无名氏为10位琴手各4个声部而作的总长80小节,用D多里亚调式写成的《基于Unum Colle Deum的40个声部赋格》②。J.S.巴赫以其《D小调三架羽管键琴协奏曲》(BWV1063)、《C大调三架羽管键琴协奏曲》(BWV1064)和《A小调四架羽管键琴协奏曲》(BWV1065)开巴洛克时期多架键盘演奏和作品改编之先河,随后莫扎特为三琴六手而作的《洛德隆协奏曲》(K.242)成为古典主义时期的经典之作。19世纪除继续发展三琴六手、四琴八手等传统形式外,还涌现出大量新形式,如一琴(六、八)手、二琴(六、八)手等,其中一琴六手、二琴八手和四琴八手最为常见。以车尔尼、李斯特、莫谢莱斯、斯美塔那、格拉祖诺夫和拉赫玛尼诺夫等为代表的作曲家们将浪漫主义、半音主义和精湛的炫技融入新作。该时期与原创作品同样盛行的是改编作品,取材自交响曲、室内乐、清唱剧、歌剧等,包含对严肃音乐和流行音乐的改编。自20世纪以来,更多不同国籍的作曲家和职业演奏家将热情注入其中,原创和改编作品的数量较快增长,在创作上出现了一些新动向。本文着重对20世纪团队键盘音乐创作(原创作品)的历史发展和新动向进行概括梳理,选析两首原创作品,并从社会文化角度就演奏相关问题进行剖析。
一、创作新动向
在西方音乐史中,20世纪是一个充满实验和探索的时代,音乐风格呈多元化,对新观念的创造和吸收成为作曲家最为鲜明的探索方向。
20世纪上半叶的音乐风格包含:调性音乐、音高中心性音乐、无调性音乐、音乐使用工厂和城市的噪音(即“未来音乐”)、微分音音乐、新古典主义、十二音序列主义、流行音乐等,以查尔斯?艾夫斯(Charles Ives,1874―1954)、斯特拉文斯基、拉威尔、乔治?安太尔(George Antheil,1900―1959)、卡尔?奥尔夫(Carl Orff,1895―1982)、路易吉?达拉皮科拉(Luigi Dallapiccola,1904―1975)和达律斯?米约(Darius Milhaud,1892―1974)等的作品为代表。其中,艾夫斯的《选举》是20世纪第一首原创团队钢琴作品;斯特拉文斯基新古典主义风格的《新婚》影响了安太尔、奥尔夫和达拉皮科拉的创作;达拉皮科拉《为三架钢琴而作》(因尼)③的十二音序列主义显然受到勋伯格的影响,抒情风格和严谨的卡农结构则来自于贝尔格和韦伯恩的影响。
20世纪下半叶,调性、音高中心性、无调性、新古典主义等前半个世纪的风格依然存在,新的创作潮流不断涌现,如整体序列主义音乐、偶然音乐、电子音乐、磁带音乐、计算机音乐、简约主义音乐、微分音音乐、音响集群、拼贴与引用等。这些音乐风格极大影响了团队键盘作品,也赋予其实验音乐的特征。美国作曲家斯特凡?沃尔佩(Stefan Wolpe,1902―1972)以微小的音高细胞为基础来代替十二音音列,进而用序列技巧组织起来,深刻影响了音乐的发展方向。50年代在约翰?凯奇(John Cage,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