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四年中兴殿应圣节讲经文性质作者和用韵研究.docVIP

长兴四年中兴殿应圣节讲经文性质作者和用韵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长兴四年中兴殿应圣节讲经文性质作者和用韵研究

长兴四年中兴殿应圣节讲经文性质作者和用韵研究   内容摘要:敦煌文献保留下来的《长兴四年中兴殿应圣节讲经文》并非是讲经的稿本,它的性质是骈雅化的案头文学而非通俗的说唱文本。至于作者,当是在云辩所用《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的讲经文原稿基础上,秦王李从荣与心腹文人一起进行了集体润色加工。它的用韵艺术成就体现在:唱词基本合于近体诗格律,散文里的骈句合于平仄对应关系,也符合黏结的规律。   关键词:讲经文;敦煌;用韵   中图分类号:G2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15)03-0061-06   On the Nature, Author, and Rhyming of Text Preached on the Emperor’s Birthday in the Zhongxing Hall in the Fourth Year of the Changxing Era   CHENG Xingli XU Song   (College of Arts, 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zhong, Shaanxi 723000)   Abstract: The Text Preached on the Emperor’s Birthday in the Zhongxing Hall in the Fourth Year of the Changxing Era kept among Dunhuang documents is not a draft for a sermon but rather an example of serious rhythmic prose. The rhyme patterns match those of metrical modern-style librettos with additional tonal patterns in parallel verse. Its author is likely Li Congrong, the Prince of Qin, and scholars in his service, who together polished a draft written by Yun Bian for preaching the Karunikaraja Sutra.    Keywords: Text Preached on the Emperor’s Birthday in the Zhongxing Hall in the Fourth Year of the Changxing Era; Dunhuang; rhyming(Translated by WANG Pingxian)    “讲经文”是俗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讲是指俗讲所用的底本。俗讲指的是唐、五代时期流行于寺院,由俗讲僧向世俗大众通俗讲解佛经教义,并增加故事化成分,以宣传教义为目的的一种宗教说唱形式[1]。目前可见的保存完好而又标示“讲经文”之名的作品,是敦煌文献P.3808《长兴四年中兴殿应圣节讲经文》。“长兴”是五代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年号,“长兴四年”即公元933年,“中兴殿”是后唐京都洛阳宫城的主要殿名,为皇帝理政之所。“应圣节”指九月九日,明宗生于唐懿宗咸通八年(867)九月九日,是以将九月九日命名为“应圣节”。《旧唐书》卷37《明宗纪》载“应圣节于敬爱寺设斋,召缁黄之众于中兴殿讲论”[2],本篇讲经文盖即当时讲经的记录整理本。这里我们没有沿用通常的对讲经文“稿本”、“底本”的定义,按照《敦煌变文校注》的说法“本篇盖即当时讲经的稿本”[3],可是,根据对本文的具体分析,讲经稿本的观点是值得商讨的。以下将展开具体的讨论。   一 文本性质与作者   如上所述,传统的看法认为讲经文是俗讲所用的底本,而学界对于《长兴四年中兴殿应圣节讲经文》的性质亦定性为讲经的稿本、底本。既然是稿本,面向的是广大听众,首先对文本的要求是通俗易懂,出于讲僧之口,播于俗众之耳,润于百姓之心。《高僧传》记载了俗讲的具体要求:   如为出家五众,则须切语无常,苦陈忏悔。若为君王长者,则须兼引俗典,绮综成辞。若为悠悠凡庶,则须指事造形,直谈闻见。若为山民野处,则须近局言辞,陈斥罪目。凡此变态,与事而兴。可谓知时知众,又能善说,虽然故以恳切感人,倾诚动物,此其上也。[4]   虽然根据听众身份的不同,讲述的内容重点会有所差别,但是通俗易懂始终是一个根本的要求。比较典型的讲经文如P.2133《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经文》,兹引一段观察其结构和风貌:   经:“须菩提,于意云何”至“若干种心”。   此经唱文,明用一恒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