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教和学累苦差原因解析
语文教和学累苦差原因解析
课堂教学改革已全面进入推行阶段,新的教学理念正在形成,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得到了尊重,自主学习创新思维得到了一定重视,这是令人欣慰的。在欣喜的同时,不免也让人产生了诸多困惑,就语文教学来说,效果并不明显,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教得累,学得苦,学不好”的局面,究其原因,恐怕是我们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误区,出现了偏离和错位。
一、知识重要还是读书重要
知识和读书是相辅相成的。学习知识需要读书,读书过程也是学习知识的过程,但这只是层面的,以追求知识为目标的教学绝不等同于读书中学习知识,以掌握知识为目标的教学或读书,对读书而言是不充分的。现行语文课堂教学大都以掌握知识为目标,这从课堂教学结构中就可明显看出来,新课标中教学结构的都采用“导入――学标――整体感知――局部探究――拓展――巩固”,至少公开课评优课是如此,就结构中能体现读书的只有“整体感知”“局部探究”两个环节,两个环节中真正用于自主读书的时间不会超过10分钟,听课中学生读不完就被提问打断者不在少数,足见其读书的空间被挤压的程度。读是为了答,答是为了将文章扒皮抽筋大卸八块。然后运用加法将其纳入知识存储器以备将来的各种考试所用。教学(亦即读书)是为了考试,考试是为了得分,这就构成了教育的全部。猎取知识点成了学习的终极目的,考试成了知识点最后的归宿。“我们的语文教育主流是反传统、抛弃传统,先是西学东渐,再模仿苏联,后学欧美。学来学去,语文的育人功能丧失了,美感没有了,只剩下一棵干巴巴的知识树,一堆无用的知识点。”
真正的自主读书是什么样的呢?美国诺贝尔奖得主费舍尔教授认为:给学生空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有空间,才能有想象力,才可以进行创造。《学记》也说:“一年视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由此可知,给学生真正独立的空间,让学生“明志”“敬业乐群”“博习亲师”“论学取友”“知类通达”“强立不反”,这恐怕才是“真知”,才是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
二、教师教学的空间有多大
应该说课改给了教师很大的教学的自主空间,也有很强的独立性,教师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图从事教学,可实际教学中,这种独立性附加了众多的规则性,从教学目标到教学形式,从教学方法到教学环节甚至教学内容都有详尽的刚性规定,严重制约了原有的独立性,当制约超过了一定的限度,独立性也就随之消失。生存在一切势利的社会中,从事公共事业的人是没有多大独立性的,独立性早就被磁化了。教育事业中,主管部门一切向“质量”看齐,把“质量”当作生命线。所谓“质量”就是分。就是“率”,这种被窄化了的质量观就失去了它原有的要义,直接干预教学就成了必然的选项。说和做两张皮,要分不要命。教师面对学校、部门的压力及各种利益诱惑,以牺牲自我为代价选择了统治和剥夺本来属于学生的自主空间,课堂上思维被不停地斩断,质疑没有了,交流没有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被剥夺的同时,教师教学自主空间也被掠夺了,颠倒了教学之间的“控制”还是“服务”的关系,也颠倒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引导”还是“控制”的关系。正如萧斌衡教授所说:“急功近利是当前学校和家庭教育最大的弊端。”“单一的讲解接受式的学习方式,是束缚和凝固学生潜能的重要症结所在”(国家督学张志勇语)。违背了“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自己自学。教学生自己学习,学会学习,主动学习,这是教师教学的根本任务。”(同上)的教学宗旨。
三、谁是课堂的真正主人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这话从逻辑上来看无懈可击,从内容上来讲无以复加,从情感上来说光彩动人。我们可以打着这个旗号实现部门、学校、家长、教师的心愿,我们也可以从孩子的角度竭尽全力,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角度不同,结果迥异。前者居多,后者寥寥。课改后课堂由一言堂变为群言堂,只是一言堂的变种,一言统治群言,群言代一言而言,群言范围之小,时间之短,充其量是传统教学的门面而已。一切都是限制了的并且是闪电式的思维显然是不全面不成熟的,自然也不是独立自主的。一切的“疑问”都是教师的,一个疑问没有的倒成了学生。到头来,学生只是一知半解,雾里看花,岂不是害苦了学生?这种问题加习题式的教学成了教学的全部。教育的问题是育人的问题,而我们在实际教学中价值取向出现了偏差和错位是教师教得苦教得累,学生学得累的真正原因。
朱熹曰:“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继之以精思,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然后有得尔。”“复以众说,互相诘难,而求其理之所以安,以考其是非。”“学者工夫,只在唤醒上。”“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诺贝尔奖获得者麦克德尔米德教授也说:“要向一切发问: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老师一定要给学生这样的机会。”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