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研究性学习和高三历史备考
研究性学习和高三历史备考
中图分类号:G62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新课程否定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历史学习方式,提倡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以主动接受和研究性学习为基本形式的新的历史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新课标下新的教育理念,即在教材并没有提供现成的答案时,需要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提供的材料独立自主地思考、探讨,解决问题、得出结论的一种学习方法。具有研究性学习特点的试题在高考历史卷和文综卷中已屡见不鲜,研究性学习命题指导思想是命题重视“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与运用,鼓励考生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其考核目标与要求有1.快速、全面、准确地从题目提供的图文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地理解,并合理整合,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解读。2.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论证和探讨问题,体现出创新性思维和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观点明确、表述清晰、逻辑严谨。
根据多年的高三教学经验笔者认为研究性学习在高考中的运用体现在三个层面1.信息的提取2.信息的鉴别3.信息的运用。现结合历年高考题分析研究性学习的解答技巧。
一、信息的提取
1、例如:右图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找到的一幅地图.据图中阴影部分判断,他的研究课题是
A.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B.七七事变前日本占领区域的变化C.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D.三大战役后解放区的扩大
解析:学生通过观察得出阴影部分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A、B、D三项不符合,由此选出最符合题意的是C。
2.观察漫画,在各选项中为该画选择一个主题
A. 美国南北战争爆发
B. 德国东西分裂加剧
C. 世界两极格局解体
D. 全球经济差距扩大
从以上两个题目中我们得出感悟:读图即读文字
3、再如2004年上海高考题1,2004年3月,青浦区“惊现上海第一人”的同时,还出土一只几乎没有野猪特征的红彩猪形陶器,它
A.说明了吴越文化起源于畜牧B.反映了该地区驯化猪的历史
C.证实了上海曾经是陶瓷中心D.显示了青浦的先民只用红色
解析:“几乎没有野猪特征”反映了当时的野猪被完全驯化成饲养的猪。从提供的材料中“一只”“红彩”不能代表当时总体状况,因而不能得出A、C、D各项的结论,因此B项符合题意。
4、2004年全国文综19题.右图为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印记,其上部文字为:“济南刘家功夫针铺”;中部文字为“认门前白兔儿为记”;下部文字为“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转卖兴贩,别有加饶,请记白”。从该“印记”中能够获取的准确历史信息是
A.宋代开始生产钢针
B.宋代出现中国最早的商标、广告
C.宋代已有集原料收购、生产加工和批发贩卖为一体的经营方式
D.宋代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5、2003年上海22题.某欧洲文化旅游团在一所中学参观时问学生,“The river can carry A.boat,yet,it can turn the boat over as well”,最早见于中国哪位古代思想家的著作?这位学生正确地回答A.Li Er B.Zhuang Zhou C.Meng Ke D.Xun Kuang
解析:关键是理解英文的意思“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答案自然就是D了。即使理解英文有困难,也可通过英文后的“把君主和百姓的关系比作舟和水”而推断出正确的选择。
通过以上总结信息的提取:
特点:类型多样如:诗句、图片、文物、英语、一 般性文字等
原则:论从史出 史从证来
方法:找有效信息
特殊方法:读图即读文字
二、信息的鉴别
在提炼信息的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是有效的、真实的,必须做出判断,从而提炼出对做题有用的信息,得出正确的结论。
6.下面两幅新闻图片所报道的事实,哪一则是虚假的?哪一则是真实的?当年中国出现了什么重大失误?
学生从图中得出认识到这是1958年大跃进时的状况。图片1是虚假的早稻亩产不实;图片2真实,与大炼钢铁运动相符;反映当时出现“左”倾错误。
再如7.有研究者在论述“明朝妇女婚姻观的两重性”时,引用过下列材料:材料一 凡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志(不改嫁)者,五十以后不改节(节操)者,旌表门闾(表彰其家族),除免本家差役。──《明会典》材料二 正史中各代烈女数字:《唐书》54人;《宋史》55人;《元史》l87人;《明史》“不下万余人”。─据祝瑞开:《中国婚姻家庭史》材料三 女子周胜仙与男子范二郎相遇,“四目相视,具各有情”,二人通过巧妙的自我介绍,订下终身。 ─据明中后期小说《醒世恒言》材料四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