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雪豹研究和保护 中国需发力
雪豹研究和保护 中国需发力
玉树地震五周年之际,雪域高原迎来了世界各地的客人,玉树,成为了青藏高原野生动物保护的新起点。
7月21日下午四点,记者托着行李走进玉树宾馆的5楼房间,屋内的笔记本电脑前,坐着一位穿着朱红袈裟的喇嘛,他起身对记者友善地打招呼,面容慈祥亲和。他是近年来民间环保界崛起的新星――扎西桑俄。
2009年的一次与外国科学家的交流,使他开始意识到雪豹的生态价值,从此走上雪豹保护之路。随后几日与桑俄的相处十分愉快,记者也因此从心灵上对环保有了更加厚重的认识。
第一届玉树国际雪豹论坛
7月22日至24日,首届玉树国际雪豹论坛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举行,来自中国、美国、巴基斯坦、尼泊尔、蒙古的雪豹研究与保护机构的60多名代表出席。
本届雪豹论坛的主旨,一是分享雪豹研究与保护经验,推动建立国内与国际雪豹保护合作的常规机制;二是推动玉树州建立政府主导、民间机构参与、以农牧民为主体的雪豹保护模式。
三天的活动中,各国学者和志愿者畅所欲言,热心分享各自经验,积极思考分析难题症结,纷纷提出倡议及破解之道。
24日,参加论坛的代表赴玉树州杂多县进行实地考察。杂多县占据了三江源地区约四分之一的雪豹栖息地,近年来雪豹频频出现。许多科学家认为,这是近年来三江源地区生物多样性得到恢复的重要例证之一。
2015国际雪豹论坛由杂多县人民政府、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玉树州林业局、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青海省委党校三江源生态文明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由阿拉善SEE公益机构和宝马爱心基金提供活动支持。
玉树州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亚洲三条大河――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也是中国最重要的雪豹栖息地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地位。三大河流供养了全球约三分之一的人口,而在雪豹分布地域的农牧社区,人们依赖生物多样性获得了生产生活的基本来源。另外,山地生态系统还是审美、旅游和经济发展的丰富潜在资源。
北京大学教授、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创始人吕植表示,许多雪豹的重要栖息地都位于水源宝地,比如三江源、祁连山和喜马拉雅山,实际上,保护雪豹及其栖息地的生态系统,就是在保护“亚洲水塔”,保卫我们自己的家园。
为什么要研究雪豹?
雪豹是珍稀濒危的大型猫科动物,早在1975年,雪豹就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1988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濒危动物,1988年被列为我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的评估等级为“极危”,依据标准为生境严酷和脆弱、人类的过度干扰、放牧、食物资源下降、存在偷猎及非法贸易。2003年的科学推测,全球有4500~7500只雪豹。
雪豹起源于青藏高原,分布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12个国家(中国、印度、尼泊尔、不丹、阿富汗、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蒙古、巴基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的群山之中,其中,60%的雪豹栖息地在中国境内。据估计,目前中国有2000~3000只雪豹。中国是世界上雪豹分布面积最大、雪豹数量最多的国家。中国雪豹研究与保护工作,对于全球雪豹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人类活动影响和气候变化的加剧,使雪豹及其栖息地正在遭受越来越多的威胁。据估算,在过去的20年里,由于栖息地退化、食物的减少、偷猎或者报复性捕杀等原因,雪豹的数量已经下降了20%甚至更多。
作为高山生态系统的顶级捕食者,雪豹是中亚及青藏高原的山地生物多样性的旗舰物种。也就是说,雪豹是衡量该地区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是否健康可持续性的重要指标。雪豹如遭灭绝,则意味着高山生态系统的彻底破坏甚或毁灭。
雪豹倾向于选择年均温较低、崎岖度较大的石山,而这些栖息地呈散在的、高度片段化的分布。这些地方通常气候严酷、初级生产力低,食草动物(雪豹的食物主要是岩羊、旱獭和家畜)密度不高。根据北京大学李娟博士2012年在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研究成果,即使在质量较好的重要栖息地中,该区雪豹的密度也只有2.7±0.7只/100平方公里,要维持雪豹短期种群存活的有效种群数量(50只)至少需要0.19±0.05万平方公里的连续栖息地。
这就使得雪豹种群比较脆弱,容易受到栖息地破碎化的威胁,比如基建、开矿(雪豹栖息的石山及其附近区域往往矿藏资源丰富)、水利建设和旅游开发。在许多地方,当地政府对自然开发的投入远超对自然保护的投入。
雪豹保护方面,当前中国的发展与保护欠缺对雪豹及其所在的生态系统的整体考量。一份北京大学的研究(2012)表明,中国约44万平方公里雪豹适宜栖息地中,有27%在自然保护区范围之内,换句话说,约有73%的中国雪豹潜在栖息地未被自然保护区所覆盖。在雪豹保护走在前列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