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方言名词词缀的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东北方言名词词缀的研究

东北方言名词词缀的研究   摘 要:东北方言词缀十分丰富,极具特色,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对东北方言名词的词缀进行了归纳整理和分析。   关键词:东北方言 名词 词缀      东北方言与普通话相比,无论是语法、语音上,还是词汇上都存在很大的相似性,但作为北方方言的一种,东北方言又有自己独特的地域特色。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东北方言名词的词缀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研究。      一、关于前缀      普通话常见的前缀如“阿、第、初”等,东北方言也有,用法也基本相同,如“第、初”一般用于表达序数,“阿”用在“阿姨”等词中,这里不再赘述。东北方言比较特殊的名词前缀主要有“老、半、巴、二、大”等。   (一)老――   东北方言名词前缀“老”的使用频率远远高于普通话,所包含的感情色彩和地域文化特色也更浓,一般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用于称人   老八板儿(拘谨守旧的人)、老把头(传说是保护挖参、打猎人的神仙)、老板儿(赶车人)、老半蒯(半大老婆子)、老帮蒯(半大婆子,贬义)、老倒子(没见过世面的人)、老灯(老头子,贬义)、老赶(乡下人,外行)、老客儿(商人)、老??(妻)、老尿泥(软弱、不正经的老年人)、老牛婆(走堂接生婆)、老千儿(古代下级官吏)、老钱锈(吝啬鬼)、老铁(关系最密切的人)、老秃牙子(老家伙)、老土(很土气的人)、老外(外行)、老面兜儿(性格软弱的人)   2.用于称动物   老抱子(孵鸡雏的母鸡)、老家贼(麻雀)   3.用于称植物   老场子(苍耳)   4.用于表物   老鞑子(纸牌)、老末渣(零碎而短小的东西)、老牛槌(牛鞭子)、老千儿(旧纸牌的一张)、老影(家谱)、老爷(太阳)   5.用于序数   老疙瘩(父母的最后一个子女)、老乜儿(最末一个)、老子儿(最小的钱)   6.用于称某些外省人和外国人   老?U儿(指唐山、栾县一带人或带有该地口音的人)、老外(外国人)   (二)半――   半搭子(介乎大小之间的人或物)、半拉架(粗略的技艺或知识)、半身子人(寡妇)、半语子(有语病的人)   (三)巴――   巴末(最后一名)、巴梢子(最后一次、遍、回)   “半、巴”可以看成类词缀,在词语中位置固定,意义虚化倾向明显。   (四)二――   二愣子(傻子),二串子(杂种),二傻子(傻子),二流子(流氓),二把刀(技艺差,一知半解的人)、二巴愣子(冒失粗鲁的人)、二鼻子(日本人)、二毛子(混血儿)、二虎(缺心眼的人)、二滑屁(又耍嘴又不干正事的人)、二棉鞋(薄棉鞋)、二黏糊头(又粘又烂的粥)、二杆子(麻烦不讲理的人)、二齿勾(称与弟媳关系暧昧的大伯子)   (五)大――   1.用于称人   大杆儿(有权势的支持人)、大富(有钱优势的人)、大伙儿(赶车老板子)、大拿(掌大权的人)、大叔、大爷、大婶、大娘、大妈、大妹子、大茶壶(旧时妓院中的男仆)、大差(死囚犯)、大行李(指在林区或矿区工作的劳动者,单身汉)、大牙狗(好闹事而又难对付的农村无赖)   2.用于称动物   大家贼(麻雀)、大拇抱(大个儿的雌蛙)、大爪子(老虎)   3.用于称物   大板儿车(运货汽车)、大膘月亮(明亮的月亮)、大饼子(玉米面锅贴)、大狗(机枪)、、大京棒(旧时贵族妇女梳的一种高桩发式)、大炕(筒屋里连接两山墙的长炕)、大棉袄(最冷时穿的棉袄,与二棉袄相对)、大拇哥(大拇指)、大泡儿(大笔财物)、大损鸟(讥称愚蠢人)、大戏(京戏)   通过对上述前缀进行分析,我们发现,东北方言以“老、大”作为前缀的名词较多,这也体现了东北人“无大不欢”的心理特点。在东北地区,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恶劣,加之关内移民多为一人或一家人,在广漠的土地上,必然要求人们相互之间更为亲近地相处,于是养成了东北人热情、豪爽大方的性格,东北人这种豪气的性格就反映在东北方言构词的词缀上,体现在东北方言的词汇中。在词语的感情色彩上,加“老、二”等前缀的词,大都带有贬义的色彩,乡土感特别强烈。      二、关于后缀      (一)――子   1.用于称人   病秧子(久病的人)、病篓子(有多种病的人)、才巴截子(爱接话、谗言的人)、茬子(不好惹的人)、重眼子(哥儿兄弟中不被父母所疼爱者)、胖子、聋子、瞎子、瘫子、骗子、傻子、彪子(傻子)、人贩子(贩卖人口的人)、小媳妇蛋子、新兵蛋子、傻瓜蛋子   2.用于称动植物   柴狼子(瘦狼)、大爪子(老虎)、春片子(春天放到鱼塘的鱼苗)、狗绷子(狗身上的跳蚤)、熊瞎子(黑熊)、豆触子(土拨鼠)、牛犊子(小牛崽儿)、扑了蛾子(飞蛾)、儿马蛋子、脸蛋子、屁股蛋子、马粪蛋子、生瓜蛋子   3.用于称物   冰溜子(冰锥)、簸萁崴子(像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