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万启南教授治疗老年慢性心衰的经验
万启南教授治疗老年慢性心衰的经验
摘要: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病机复杂,病程较长的临床常见疾病,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常年居高不下,因各种病理因素常相兼出现,极大增加了本病的辨治难度。万启南教授详细辨证,随证加减,在西医常规治疗上加以益气温阳,活血利水的中药治疗,以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增强抗病御邪能力为主要宗旨,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的临床症状,增强患者体质,显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关键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心衰病;气虚血瘀;心肾阳虚;益气温阳;活血利水
中图分类号:R249.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7)01-0012-03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临床上十分常见的,由多种原因造成心脏原发损害,以心脏功能异常,运动耐力降低及神经内分泌激活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同时也是多种心脏疾病或非心脏疾病的严重阶段。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常年居高不下,一旦诊断为有症状性心衰,其5年生存率仅为35%。由于本病病机复杂,病程较长,且各种病理因素相兼出现,极大增加了本病的辩治难度。随着中国社会人口老龄化加剧,本病的发病率显著上升,探索有效治疗老年慢性心衰的途径成为临床医学界最重要的课题之一。目前西医治疗已经从传统的“强心利尿扩血管”发展到了针对发病机制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治疗,但西药的毒副作用较大,而万启南教授在三十余年的临床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在西医常规治疗上加以益气温阳,活血利水的中药治疗[1],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的临床症状,增强患者体质,显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获得病人良好反馈。因此,开展中医药对慢性心力衰竭防治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气虚血瘀、心肾阳虚是慢性心衰的主要病因病机
祖国医学中虽然没有老年慢性心衰的病名,但是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古代医家在他们的专著中很早就有大量关于心衰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等方面的记载,然而除宋代赵佶主编的《圣济总录?心藏门》曾载“心衰则健忘,不足则胸腹胁下与腰背引痛,惊悸,恍惚,少颜色,舌本强”以外,余诸论述均归结于“心悸”、“怔忡”、“喘证”、“水肿”、“痰饮”、“心痹”等疾病中。随着中医药防治心衰病研究的不断发展,加之中医病名规范化这一大学术氛围的影响,心衰病名规范化也日益受到关注。由张伯礼、薛博瑜主编的“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2]首次在心系疾病增加心衰病。万启南教授亦认为中医学所述“心衰病”之内涵与该病的症状、病机及治法阐述与现代医学对心衰认识比较一致。本病多因老年人素体虚弱,心病日久,兼损及肺而致心肺气虚,行血无力,瘀血内停心失濡养发为心悸;复感风、寒、湿、热以及疫毒之邪,内舍于心,致心阳虚损,不能藏归、温养于肾,使肾阳虚衰,?o以化气行水,而致水饮内停,饮停于内或射肺,或凌心,或外溢于肌肤发为水肿;另一方面,肾阳虚鼓动无力而严重影响肾之纳气功能使其呼吸短促发为喘证,进气乏源进一步加重了气虚血瘀之证的表现;此诸多病因共同导致心衰病患者临床发为喘、肿、悸且伴有肢倦乏力,神疲咳嗽,脉细数或无力或结代。以上论述,均已表明气虚及心肾阳虚是导致心衰病发生的基本病理改变,因本虚内生之水饮、痰浊、瘀血则为心衰病的主要病理产物和继发性致病因素。对此历代文献亦有颇多载录,《素问?平人气象论》云:“左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灵枢?经脉》又云:“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杂病源流犀烛?怔忡源流》则说:“怔忡……或由阳气内虚,或由阴虚内耗”;《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篇》所云:“喘满,心下痛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金匮要略》曰:“心下坚大如磐,边如旋杯,水饮所作”,均说明了气虚血瘀、心肾阳虚、痰瘀同病贯穿了疾病的全过程也决定了疾病的预后和转归。
2强心胶囊治疗老年慢性心衰疗效显著
万启南教授认为,中医治疗慢性心衰应综合病情,标本兼治,运用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为总的治则。其中,益气温阳乃治本的第一要义。益气指补益心肺之气,意为推动宗气在周身的循环运行,增强行血之力;而温阳是指温补心肾之阳,改善心、肾之温煦的功能,从根本上消除痰饮内生的病源。活血利水为治标的重要环节。利水是指有效地减少体内水湿潴留,从而减轻心脏负担;活血则能显著化解郁遏心阳,痹阻脉络之瘀血以保障有充足的血液濡养心脉。综上所述,在慢性心衰的治疗中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使心肾之阳气充沛,心脉之血液通畅,二者共同发挥重要的作用。
强心胶囊是万启南教授参与研制的云南省中医医院院内制剂,以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为治疗原则,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在临床研究中,万启南教授及李晓燕医生等依据患者的年龄、性别、原发病、病程和心功能的不同,将所观察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其治疗总体有效率达到83.3%[3]。本方主要由黄芪、附片、生晒参、桂枝、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