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青花塔式罐的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代青花塔式罐的研究

唐代青花塔式罐的研究   青花瓷是中国陶瓷中极富特色的传统主流产品,千百年来深受中外人士的喜爱。近年来,随着国内对文物艺术品收藏的不断升温,青花瓷已成为众多收藏爱好者关注的焦点。2005年7月,英国伦敦拍卖了一件中国“鬼谷下山”元青花大罐,以2.3亿元人民币成交[1]。这件青花瓷也创造了中国古代陶瓷史上的神话,可见青花瓷价值巨大。但是青花瓷究竟从什么时间开始烧制?它的窑址在哪里?它又是怎样产生和发展而成?是受国外影响,还是瓷器自身发展的结果?关于青花瓷起源,多年来一直受到中外古陶瓷与硅酸盐学术界的极大关注。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资料表明[2]:元代中晚期,中国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突然大放光彩,工艺技术十分精湛,其胎釉质量、青花色泽、纹饰图案、外观造型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从事物的发展规律或逻辑演绎来分析,任何事物成熟之前必定有一个孕育阶段和成长过程。因没有大量产品存世且考古发掘资料又少,所以学术界只能推测中国青花瓷的始创期应在元代以前或更早。   1957年与1970年,浙江两处宋代塔基下分别发现两只青花碗与10多片青花瓷残片,基于此,有些专家认为青花起源于宋代,即青花“宋代说”。随着考古的进一步发现,1975~1983年,在江苏扬州唐城遗址出土了数量不少的唐代白釉蓝彩瓷片和执壶残件[3]。工作人员对这些残片进行了系列科学分析与测定,并研究了西安出土的唐代白釉蓝彩碗等实物后,证明青花瓷应当诞生于距今1300年左右的唐代,从此开启了唐青花研究的大门。近年来学术界专家对唐代青花瓷研究又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2002年8~12月,河南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巩县黄冶窑进行了考古发掘,揭露面积2000多平方米。除大量唐三彩外,在唐代文化层也出土了一部分胎质纯净、器形规整、火候较高、更成熟的白釉蓝彩器残片[4]。多年来,陶瓷界认为扬州等地出土的青花瓷系巩县窑产品,黄冶窑出土的这部分唐青花残片验证了这一推断。   2006年10月,郑州考古研究院在郑州市上街区峡窝镇发掘了一批晋、唐时期的墓葬,在一唐墓的墓室出土的随葬品中有两件青花塔式罐,极为罕见,形制相同,大小略有差异,均有盖、罐体、底座 [5]。盖呈塔刹状,刹座为一覆碟刹身。罐体为敞口,圆唇,束腰,圆肩,弧壁,平底。下有碗形台座,喇叭形圈足。胎体坚硬,呈乳白色。盖、器身、器座施白色透明釉至圈足下部,釉色洁白,部分呈淡绿色,无脱釉现象。盖釉下饰蓝彩草叶纹、“万”字符(见图一),肩部饰两周凸弦纹,其下饰蓝彩牡丹纹、卷草丛叶纹、束花纹(见图二)。盖高12.6厘米,罐高23.7厘米,腹径19.5厘米,座高12.5厘米,通高44.2厘米。另绘一幼童呈站立状,手中拿弯钩长物,下部有一圆球,作击打状。蓝彩浓淡不一,有少量的黑色斑点,无晕散现象,组成“童子击打曲棍球”图案(见图三),通高44厘米。这一发现引起了古瓷器鉴定专家耿宝昌先生的注意,他认为这两件青花塔式罐若真是唐代青花瓷,则弥补了我国长期以来未发现完整大件唐青花的缺憾。   关于青花瓷定义的问题,《中国陶瓷史》一书说得非常明白,青花瓷是瓷器釉下彩的一种,又名“釉里蓝”、“釉里青”、“白釉蓝花”。装饰技法是先在瓷坯上用钴料描绘纹饰,再上无色透明釉,在1200℃以上高温条件下,用还原焰烧制而成。构成青花瓷的两个基本工艺要素为:一是必须是白瓷;二是必须以氧化钴为呈色剂,釉下彩绘在高温下一次烧 成[6]。传统意义上说的青花瓷指元代以后景德镇湖田窑烧制的产品,尽管近些年关于唐代青花瓷日益被学术界和古陶瓷界所接受,但由于资料和实物发现太少,大多只是一些碎瓷片或小件器物,因此证据不是很充分。郑州考古研究院在上街区唐墓发现的这一完整器物,目前在其他地方尚未发现。因此这一发现对进一步论证研究青花瓷于何时、何地、采用何种原料烧造而成等显得尤为重要。   塔式罐又称塔形罐,是唐代新出现的一种明器,一般由盖、罐、底座三部分组成,因形似佛教中的?@堵坡而得名。而青花塔式罐,顾名思义就是青花瓷与塔式罐的结合体。塔式罐是典型的佛教用品,而青花则习惯用花卉装饰,具有伊斯兰的风格,二者结合起来正是佛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结合的产物。   下面就从塔式罐的形制、纹饰等方面阐述,证明郑州出土的两件青花塔式罐应是唐代中晚期器物。      形制      从现有资料看,塔式罐主要出土于陕西、河南、河北、山西、甘肃五省的唐墓中,在初唐与晚唐墓中都有出土,是北方唐墓分期断代的重要标尺,不见于唐以前的或五代以后的墓葬。塔式罐是唐代新出现的一种特有明器,质地有陶、釉陶、三彩、白釉瓷、黑釉瓷等,以三彩器最为多 见[7],装饰以堆、贴塑为主。纵观塔式罐的发展与演变,可将塔式罐的发展作以下分期:   一期(公元618~690年):塔式罐在产生之初,极力模仿塔之形状,其造型简朴、粗矮。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