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代颁赐铁券问题的研究
唐代颁赐铁券问题的研究
摘 要:颁赐铁券是古代帝王维护统治的一种特殊手段。有唐一代,曾多次颁赐铁券。铁券的颁赐对象主要是开国元勋、靖难功臣、强藩悍将、归附蕃酋及其他幸臣。唐代前期所颁铁券较少,安史之乱以后,铁券颁赐数量有所扩大。这种变化是与唐朝社会的演变息息相关的。
关键词:唐代蕃将;颁赐铁券;颁赐对象
中图分类号:K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283(2010)05-0113-05
铁券是帝王笼络、驾驭功臣的工具,也是功臣享有免除一定法律惩罚特权的凭证。目前学术界虽对铁券做了不少研究,但对唐代铁券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仍有不少问题需进一步探讨。
一、唐代铁券的颁赐对象
铁券自西汉初出现后,被统治者视为维护统治的圭臬。经过魏晋南北朝,铁券制度有了明显发展。有唐一朝,曾颁赐过大量的铁券。其对象主要有以下几种:
1.开国元勋
李渊建唐后论“太原首功”,“诏尚书令秦王、尚书左仆射裴寂、纳言刘文静恕二死;左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右骁卫大将军刘弘基、右屯卫大将军窦琮、左翊卫大将军柴绍、内史侍郎唐俭、吏部侍郎殷开山、鸿胪卿刘世龙、卫尉少卿刘政会,都水监赵文恪、库部郎中武士?Α㈡羝锝?军张平高、李思行、李高迁、左屯卫府长史许世绪等十四人恕一死。”即以用诏书形式许诺功臣享有免死的特权。当时未颁赐铁券实物,或许因建国初期仓促之故,但其免死诏书所体现的功能和性质与实物铁券本质并无差异。
2.靖难功臣
史载,代宗时期曾颁赐大量铁券赏赐平定安史之乱的功臣。《册府元龟》卷133《帝王部?褒功第二》:“(宝应)二年七月,……河北副元帅怀恩、河东副元帅光弼、幽州节度怀仙、李抱玉、郭英义、辛云逸、田神功、孙志直、白孝德、令狐彰、李宝臣、薛嵩、田承嗣、张献诚、鱼朝恩、程元振、仆固?`、高彦崇、浑日进、李建义、李光逸、杨崇光、李怀光、张如岳、白元光、温如雅、拓跋澄泌、高晖、卢钦友、成惟良、曹楚玉等各赐铁券,以名藏太庙,尽画像于凌烟之阁。”其中郭子仪、李光弼、仆固怀恩等人都是靖难的主要功臣。雍王李适是继李世民之后唐朝第二个获赐铁券的亲王。
德宗时,为消除藩镇之祸决计削藩,导致田悦、李纳、李惟岳联合叛乱。“泾师之变”后,德宗仓皇出逃至奉天,朱砒公然称帝,李怀光解奉天之围后遭到疑忌也走向反叛,更加剧了政局的动荡。李晟担当平叛收复京师的重任,兴元元年(784)五月,李晟收复了长安,平朱??之乱。德宗闻捷报喜极而泣,回京后,“上思晟勋力,制纪功碑,俾皇太子书之,刊石立于东渭桥,与天地悠久,又令太子书碑词以赐晟” 并赐其铁券,免十死。由上可知,这时期政局动荡,战乱不断,武功大兴,因军功获赐铁券的不乏其人。
3.强藩悍将
安史乱后,藩镇势力日益强大,故唐代中后期获赐铁券多为藩镇将帅。“唐兴以来,方镇非大忠大勋则跋扈者,朝廷或不得已而加之”,肃、代、德宗时期都曾不惜以铁券为诱,用以消弭内战。如河朔平定后,李忠志、李怀仙、薛嵩、田承嗣“各举其地归国,皆赐铁券,誓以不死”,“朝廷亦厌苦兵革,苟冀无事”,因而授以节度使之职。田承嗣因叛逆反复,朝廷曾两次颁赐其铁券。朝廷的这种权宜之计,虽取得一时的统一与安宁,却为后来的藩镇割据和叛乱埋下了祸根。“方镇之患,始也各专其地以自世,既则迫于利害之谋,故其喜则连衡而叛上,怒则以力而相并,又其甚则起而弱王室。唐自中世以后,以功弥乱,虽常倚镇兵,而其亡也亦终以此。”
建中年间,朱滔、李希烈等人一同僭号称王。兴元元年(784),德宗下罪己诏,为拉拢王武俊、田悦、李讷等人,赐其三人铁券,并答应其父死子代节度使的请求。为巩固统治,唐廷用铁券争夺中间力量,弱化叛乱势力。唐末,中央势力日渐衰弱,不得不经常利用铁券来安抚强藩悍将。景福二年(893),?州节度使王行瑜居功跋扈,求尚书令,昭宗不得已赐其“尚父”,并赐铁券。乾宁二年(895),浙东节度使董昌僭号称帝,昭宗以钱谬为浙东招讨使。次年四月,钱谬便斩董昌,平定浙东。乾宁四年(897)九月,昭宗赐其铁券,并图形凌烟阁。
4.归附蕃酋
武则天、唐玄宗朝,对归附外着首领多赏赐铁券,以示褒奖,这也是唐代边疆羁縻政策中一个重要的政治策略。证圣元年(695),吐蕃赞婆以所部及兄子莽布支等内降,武则天皆赐铁券以示天恩。开元、天宝年间,唐玄宗曾多次颁赐铁券给外蕃首领。如石国怀化王那俱车鼻施、护密王子颉里匐、登里伊罗密施突骑施可汗和三姓叶护都摩度阙颉斤等人都曾获赐铁券。贞元二年(786)八月,唐德宗赏赐铁券给西镇节度顿啜护波支。用赏赐铁券与外族盟誓换来边疆的安宁,这对稳定和巩固唐朝统治起着积极的作用。但自德宗后不见有外蕃首领获赐铁券相关史料记载,这可能与唐朝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