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加格达奇东小河地下水溢流积冰的影响因素
加格达奇东小河地下水溢流积冰的影响因素
摘要: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的加格达奇区属于典型的高纬度寒区,是我国地下水溢流积冰问题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东小河位于加格达奇市区东部,是区域溢流积冰现象的代表性区域。采用实地踏勘和水文地质物探等方法,分析了该地区溢流积冰现象形成三个阶段及其特征,特别是气象因素、流域下垫面因素、冻土层因素的影响,指出加格达奇区流域下垫面因素中的浅薄含水层和冻土层因素是该地区独特的溢流积冰现象形成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地下水溢流积冰;形成规律;浅薄含水层;冻土;影响;大兴安岭
中图分类号: P64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2-1683(2016)03-0012-05
Abstract: Jiagedaqi District of Greater Khingan Range area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located in the northeastern part of China,belongs to the typical high altitude cold regions,and is one of the most serious groundwater overflow icing problem areas in China.Located in the east area of Jiagedaqi,East River is a representative area of the regional overflow icing phenomenon.With the methods of field reconnaissance survey and hydrogeological exploration,this article not only analyzed the three formation stag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verflow icing phenomenon in the region,especially the meteorology,watershed underlying surface and frozen layer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phenomenon,but also pointed out that the shallow aquifer in the watershed underlying surface factor and frozen layer of Jiagedaqi District were key influencing factors to form the unique overflow icing phenomenon in the region.
Key words: underground water overflow icing;formation rules;shallow aquifer;frozen layer;influences;Greater Khingan Range
1 问题的提出
我国东北地区属于高纬度低温寒区,大小兴安岭山前地带第四系孔隙含水层埋藏浅、厚度小,冬季严寒而漫长,其中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的首府加格达奇区是国内地下水溢流积冰问题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加格达奇的沼泽地、水湿地比较发育,遍布于低洼、缓坡地带[1]。其地下水埋深多为065~180 m,地下水年变化幅度为100~200 m,地下含水层浅薄,一般为5~7 m,最厚14 m。赵秀娟[2]、蔡文国[3]等对加格达奇区地下水溢流积冰现象进行过初步研究,维克多.瓦西里耶维奇.舍佩廖夫(V V Shepelev)[4]等对冻土区的地下水基础及寒区冻结层上水的形成规律进行了详细的探讨,杜绍敏[5]等对加格达奇典型积冰段两岸裂隙进行了物探,刘月[6]对东小河地下水溢流积冰的规律进行了勘测和分析。本文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加格达奇东小河地下水溢流积冰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重点对其中的气象因素、流域下垫面因素以及冻土层因素进行了探讨,以期丰富这一寒区典型水文地质现象的相关研究。
2 加格达奇东小河地下水溢流积冰规律调查
加格达奇地区主要依北部山脉而建,向南部扩展直至甘河南岸。贯穿城区的东小河主要靠北部山脉山上和山前汇水而成。东小河位于加格达奇城区东侧,河长9 km,枯水期河最宽为5 m,流域面积约10 km2。东小河源头为加格达奇北区(地理坐标为N50°26′,E124°11′)三面环山的一个低洼地带,地下渗水汇集形成了沼泽。东小河河道属于典型的山区型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