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鼎湖山自然教育径的设计的探讨.docVIP

广东鼎湖山自然教育径的设计的探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东鼎湖山自然教育径的设计的探讨

广东鼎湖山自然教育径的设计的探讨   自然教育径是指在自然保护区或郊野公园内设立专门的道路,沿途用各种形式的科普宣传牌介绍自然风光、动植物等科学知识,集游乐、健身、教育于一体的自然小道。自然教育径是进行公民素质教育、环境教育的活教材,其设立是国内外科普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广东鼎湖山自然教育径以鼎湖山特有的自然地理资源并辅以独特的人文风情为基础,将能力培养、思想教育融为一体,对公民正确认识自然、认识世界,培养热爱自然和爱国情操及正确理解处理和谐人地关系的方法,提高公民的地理素养和基本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及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鼎湖山概况      鼎湖山是岭南四大名山之首,距广东肇庆城区东北18km,位于北纬23°10′,东经112°31′,因地球上北回归线穿过的地方大都是沙漠或干草原,所以鼎湖山又被中外学者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宝石”。1956年,鼎湖山成为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1979年又成为我国第一批加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的保护区,建立了“人与生物圈”研究中心,成为国际性的学术交流和研究基地。   从1970年代起,鼎湖山便开展了旅游活动,鼎湖山与七星岩组成的星湖风景名胜区是第一批国家风景名胜区和国家4A景区。30多年来,鼎湖山先后开发了森林观光旅游、庆云寺宗教旅游、原始次森林探险、“品氧谷”养生保健游、宝鼎园文化旅游等单项旅游产品,1999年被选定为广东省生态旅游示范点。鼎湖山生态旅游区形成后以其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和人文生态资源,每年吸引60多万旅游者前来游览,成为全国接待旅游者最多的自然保护区   之一。      二、开辟鼎湖山自然教育径的有利条件分析      1.优越的生态环境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1)地质条件。本区基岩为泥盆系的厚层砂岩、沙页岩,硅化作用较强,岩石坚硬,层理不明显。整个山体由几列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组成,呈西北高、东南低之势。山脊陡窄,河床多露出基岩或堆满乱石,因节理裂隙发育,在裂点处往往发育成激流、瀑布和深潭。   (2)气候条件。鼎湖山由于东濒太平洋,西临印度洋,夏季常吹暖湿的东南及西南风,雨水充沛,属南亚热带湿润型季风气候,冬夏气候交替明显,年平均温度20.9℃。   (3)水文条件。保护区位于西江中下游,区内东坑和西坑两条溪流发源于西北部的鸡笼山,从西北流向东南,汇合于保护区的入口处流入西江。两条溪流全长12km,水流终年不断。   (4)土壤条件。区内地带性土壤为赤红壤,山地垂直分布有黄壤和山地灌丛草甸土。赤红壤分布于海拔300m以下的丘陵低山;黄壤分布于海拔300~900m;900m以上为山地灌丛草甸土。此外,尚有局部分布的耕型赤红壤。   (5)生物条件。鼎湖山景区树木葱茏,森林覆盖率为78%,其中原始森林面积达4 000多hm2。高等植物有1 700多种,且分布有桫椤、紫荆木、土沉香等珍稀濒危的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3种。此外,还有2 000多种野生植物及300多种栽培植物。鼎湖山多样的生态和丰富的植物为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源和良好的栖息环境,因此这里的动物种类和数量也很多,有昆虫799种,鸟类178种,兽类38种,其中国家保护动物15种。   (6)南亚热带的典型代表。这里保存有北回归线上罕见的、拥有400年历史的地带性森林──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这是惟一由中国科学院管辖的自然保护区。      2.丰富的人文景观资源及深厚的历史底蕴   (1)光辉的历史沿革。鼎湖山历史上就是岭南名胜之一,因此古今中外不少文人骚客、名人志士登临鼎湖山并留下无数名文诗作。鼎湖山在山路途中还修建了众多的凉亭和桥梁。环翠桥北,有日僧荣睿的纪念碑。涅磐台位于鼎湖山西坑龙潭侧,为一处悬崖峭壁之巅,相传是唐代禅宗六祖惠能之高徒智常禅师入定之遗址,称之为“涅察台”。   (2)浓重的宗教文化。鼎湖山作为岭南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自唐代以来就是著名的佛教圣地。公元678年,禅宗六祖惠能的弟子智常禅师在鼎湖山西南之顶老鼎创建白云寺(俗称老鼎),此后,高僧云集,周围建起三十六招提,前来朝拜、游览的香客、游人越来越多,其时已初步成为一个以寺庙为主体的宗教、经济活动中心。明崇祯年间(公元1633年),在莲花峰建起莲花庵,第二年又迎来高僧栖壑和尚入山奉为主持,重建山门,改莲花庵为庆云寺;到了清代,庆云寺规模越来越大,成为岭南四大名刹之首。   (3)长期的护林沿革。从白云寺兴建至庆云寺开山主法的900多年间,作为寺庙风水林,白云寺周围的森林一直受到严格保护。目前白云寺周围的自然林中尚有零星的高大古木,如橄榄、锥栗等,不过林相已破碎,显然是近代保护不善,遭人为破坏所致。鼎湖山寺庙历代僧人对森林资源所采取的一系列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