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多模式三维超声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研究-妇产科学专业论文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博士学位论文
多模式三维超声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间济医院妇产科 博士研究生 许建平
导 师 乔福元 摘要
实时二维超声诊断是优生优育、产前检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常规项目,但是 具有图像局限、僵硬、轮廓化等弊端,同时因为图像平面化、分辨率较低、对组 织器官的冠状面显示困难等,对某些疑难情况难以诊断,不能在整体上对胎儿的 生长发育状况进行观测。同时因为扫描时间长等、孕妇接受超声辐射量大,带来 一定的负面影响和医疗纠纷。三维超声为新近崛起的超声医学的分支,发展极为 迅速,我国于上世纪中期引进并在心脏疾病的应用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摸索,我院 近五年来采用三维超声技术,无创性的对围产期胎儿生长发育状况进行系统产前 诊断研究。通过不同的三维重建模式的选择,包括静态表面模式、静态透明成像 模式、动态彩色多普勒模式、动态能量多普勒模式技术,对胎儿体表发育形态、 骨髓发育形态、脐带血液循环、胎儿畸形等产前检查领域,在检测方法和技术上 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以提供更丰富的胎儿生长发育的信息和数据,提高胎 儿畸形、脐带异常的诊断率。同期对三维超声与其它学科的交叉应用发展,进行 了初步的可行性探讨。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博士学位论文
第一部分 三维超声静态表面成像技术检测胎儿体表形态的研究
目的z 探讨三维超声技术检测胎儿体表形态和排除胎儿畸形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采用静态瞬时超声三维表面成像技术?对 145 例娃报 10 周- 42 周的胎儿
进行体表结构和形态的重建。结果:在有一定羊水量包围的胎儿体表区域,三维
超声表面成像技术可检测胎儿体表的任何感兴趣区域 (ROI) 部位的宏观形状及细 微特征,如轮廓、边界、平滑度等,由此,可重建胎儿面部不同角度的镜像形态, 包括面部各个器官的发育形态:并可重建胎儿肢体和手指、足趾的形态和数量: 脐带的表面螺旋形状亦能充分显示。 145 例中有 132 例成功地建立了胎儿体表不同
部位的三维图像,成像率达 91.03%。其中面部器官完全成像率77.24 %,以孕 2528
周为最佳面部成像时机:肢体手足成像率 47.59%,成像成功者多为孕21 周, 24 周,羊水量偏多者成像率高:脐部成像率仅为 34.48%。手足成像、脐部成像与面 部成像成功率相比, PO.Ol ,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一次性检查排除胎儿体表畸形 的诊断正确率达 85.61%。结论z 三维超声技术可比二维超声更为丰富、详细和全 面的提供胎儿宫内生长发育状况的形态信息和数据,是无创性产前诊断技术的重
点研究发展方向之一:肢体和脐部的成像率,尚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第二部分 实时二维超声和瞬时三维超声对胎儿体表结构
成像质量优劣的对比性分析
目的z 探讨实时二维超声和瞬时三维超声两种技术检测胎儿体表形态和结构 成像效果的优势和缺点。方法:采用二维及三维静态超声表面成像两种技术两种
2
华中科技大学!司济医学院 博士学位论文
扫描方式对比分析 145 例饪却是 10 ,_,42 周的胎儿的体表结构和形态。结果: 三维超 声表面成像技术可显示胎儿体表的感兴趣区域 (ROI) 的宏观形状及细微特征的效 果,如胎儿面部外观镜面轮廓、器官整体边界、表面平滑度等,二维超声仅可显 示其大体轮廓:三维超声重建后可直接表达胎儿面部、肢体、腹壁和生殖器不同 角度的镜像形态,尤其是重建胎儿肢体和手指、足趾的立体形态,以及呈螺旋状 的脐带:二维超声则可直接观测胎动、直接测量数据,轮廓图像简洁明快,而胎 动的存在是对三维静态表面模式的严重干扰。结论 t 二维超声显像实时、直接, 测量参数快捷。瞬时静态表面三维超声技术则更为丰富、详细和全面的提供胎儿 宫内生长发育的形态信息,但不能进行大小、长度等数字化参数的测量。
第三部分 三维超声静态表面成像模式检测胎儿颈部表面结构诊断胎儿脐带绕颈
目的=探讨静态三维超声全方位立体直观检测胎儿颈部表面形态解剖结构, 并进一步精确诊断胎儿颈部脐带缠绕的实用价值。方法 z 采用静态表面成像模式 技术,对 215 例胎儿颈部的外表形态和解剖结构进行 三维重建,以直接的镜面状 效果显示其外表结构特征 F 并以同样的模式检测脐带在胎儿颈部的存在与否及其 解剖位置关系。结果: 215 例要求检测脐带绕颈的孕妇中, 三维超声检测出脐带异 常 51 例,发生率为 23. 72%。其中脐带搭颈占23.53% ,脐带绕颈…周占52.94% ,
脐带绕颈二周为 13. 72% 。重建的胎儿颈部形态宣观、清晰、层次分明,富有质感; 重建的脐带形态生动,定位、走向明确:重建的脐带绕颈图像一目了然,并可显 示和判断绕颈的松紧程度。结论:三维超声能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多孔钛金属担载钯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化学工程专业论文.docx
- 多孔银电极的制备及其用于CO2电还原性能的研究-化学工艺专业论文.docx
- 多孔锆钛酸压电陶瓷的制备与性能表征-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论文.docx
- 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与镍纳米线组装体系的研究-化学工程专业论文.docx
- 多孔阳极氧化铝基固相微萃取涂层的制备与应用-环境科学专业论文.docx
- 多孔陶瓷材料固定化脂肪酶的制备及应用-生物工程专业论文.docx
- 多孔锡电极的制备及其用于CO2电化学还原性能的研究-化学工艺专业论文.docx
- 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的制备表征及特性研究-光伏检测专业论文.docx
- 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电化学沉积磁性纳米线阵列-材料学专业论文.docx
- 多孔陶瓷材料的弹性和传热性能研究-工程力学专业论文.docx
- 多模式信号调制识别与解调的工程实现-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论文.docx
- 多模式匹配算法研究-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论文.docx
- 多模式卫星定位接收机硬件设计-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论文.docx
- 多模式图像检索方法研究-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论文.docx
- 多模式振动光谱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研究-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论文.docx
- 多模式家庭网关设计与实现-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论文.docx
- 多模式康复训练平台减振的研究-机械工程专业论文.docx
- 多模式方案对减少单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失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外科学(骨外)专业论文.docx
- 多模式数据融合中数据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与实现-计算机技术专业论文.docx
- 多模式机械预防及药物抗凝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临床疗效的影响-骨外科学专业论文.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