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湖北民间舞蹈“撒叶儿嗬”动作风格的的特点
浅析湖北民间舞蹈“撒叶儿嗬”动作风格的的特点
摘 要:撒叶儿嗬,即跳丧舞,是鄂西土家人一种古老的丧礼习俗上的祭祀性歌舞活动,是恩施州土家族人民用来表达对死者哀悼之情的一种带有自娱成分的歌舞。它舞语丰富,舞姿阳刚,保存着山野原生态的古朴苍劲风格。它的起源,当与人类之起源等量齐观。
关键词:撒叶儿嗬;土家族;跳丧鼓;犀牛望月;美女梳头;悠晃;曲膝
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2-0164-02
“撒叶儿嗬”是广泛流传于湖北清江流域的丧葬仪式舞蹈。属于土家丧葬习俗“跳丧鼓”(跳丧、坐丧的合称)中的一种载歌载舞的表现形式。它是恩施州土家族人民用来表达对死者哀悼之情的一种带有自娱成分的歌舞。
在清江中游的土家山寨,每遇老人“百年”(即去世),人们都认为是“顺头路”(正常死亡),是值得庆祝的“白喜事”。乡邻们就会怀着一颗虔诚的心,为亡者打一夜或几夜丧鼓,即跳“撒叶儿嗬”(青少年死不跳)。在个别地方,还有年高或久病未死的老人会要求人们在自己面前“跳丧”,称之为“打活丧鼓”。“丧事当做喜事办”的生死观是土家“撒叶儿嗬”最大的特点。
一、“撒叶儿嗬”的起源、演变及发展
撒叶儿嗬,即跳丧舞,是鄂西土家人一种古老的丧礼习俗上的祭祀性歌舞活动,是恩施州土家族人民用来表达对死者哀悼之情的一种带有自娱成分的歌舞。它舞语丰富,舞姿阳刚,保存着山野原生态的古朴苍劲风格。它的起源,当与人类之起源等量齐观。开初,它本是中华民族的共同产物,由于历史和地理环境诸因素,被恩施州土家族所传承,并使之发扬光大,成为一枝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艺术瑰宝。
死了人,唱歌跳舞,似乎是海外奇谈,不可思议,大有“幸灾乐祸”之嫌。
要弄清这个问题,得从“情”谈起。
在自然界,凡属动物都差不多都有“情”。其表情方式有“高级”、“低级”之分,但都不外乎声音动作。人类虽是万物之灵长,但也有情不自禁、欢喜雀跃之时。正如中国古人所言:“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诗·大序》)
“悲”是“七情”之一,也同样可以用歌舞形式来表达,所以,死了人还唱歌跳舞,应在情理之中,而且这种习俗在远古时代就产生了。
原始部落时期,夏禹在涂山中召集部落首领开会,防风部落的首领迟到了,被禹诛于涂山之下。防风部落的后代子孙为了纪念他,尊他为神,每到祭期,人们便吹起三尺长的竹筒。由三个披着长发的舞者在这呜呜的竹筒声中起舞,表示悼念。
原始狩猎时代,人们以竹筒为乐器,随着竹筒的呜呜声,披发起舞以悼亡者,这是完全可能的。
据此,我们认为,这个传说中的舞蹈,有可能就是“跳丧鼓”的原始形态,这表明,在远古时代,人们就会用舞蹈来表达自己的悲痛之情。
打丧鼓,唱丧歌,跳丧舞,作为一种特有的民族民间的丧葬仪式,或叫祭奠亡人的歌舞活动,它不仅仅是土家人世世代代相传的传统文化与民俗。据历史记载,它还有更久远的历史渊源关系。早在南北朝及隋时,就有“父母死,打鼓踏歌,亲属饮宴舞戏”的风俗。到唐、宋时,也有“巴人踏啼,伐鼓祭祀”的记载。清代乾隆年间,长阳土家族诗人彭秋潭在《长阳竹枝词》中咏到:“家礼亲丧儒士称,僧巫法不到书生。谁家开路添新鬼,一夜丧歌唱到明。”道光《长阳县志·卷三》土俗(丧俗)亦记载:“临丧夜,众客群挤丧次。一人擂大鼓,互唱俚歌,名曰唱丧鼓,又曰打丧鼓。”资丘桃山《田氏族谱·卷首》记载:元末,“我始祖落籍桃山,地虽偏僻,风却古朴,如巴里郢腔,即十姊妹歌与打丧鼓歌等……”。由此可见,“跳丧舞”不仅显示出它历史渊源之久,同时强烈地带着地域因素的印迹。它与鄂西自治州土家人所生活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土家人的文化心理与文化行为密切相关,而且与我国更加久远的传统文化习俗紧密相连。它既是现实生活的产物,同时又是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果。正是这种纵横交错复杂的“舞蹈生态网络”,为“跳丧舞”在鄂西自治州一带发生、发展,一直保存至今提供了一个十分肥沃的土壤。
二、“撒叶儿嗬”的形式与内容
“撒叶儿嗬”又称“跳丧鼓”,主要流行于县西与巴东接壤或邻近的地区,资丘、渔峡口和秀峰桥一带广为盛行。“跳丧鼓”可分为三大类。
载歌载舞的“跳丧鼓”。
只唱不跳的“坐丧鼓”(它是以一个或两个人击鼓演唱带有故事情节的民歌为特点的)。
以击鼓(鼓、锣、钹)为伴奏乐器,表演者在击乐声中以队形变化为主的“转丧鼓”。
相传早年“跳丧鼓”曾分“文”场和“武”场。大概以“坐丧鼓”为“文”场,“跳丧鼓”和“转丧鼓”为武场。
村里一旦死了老人,民意认为是归天、顺头路,故称之为白喜事。由是,俗语道是“人死众家丧,一打丧鼓二帮忙”、“打不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CAS 127.1-2009 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 第1部分:空气洁净度等级.docx
- 2021-2022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典型例题系列之第六单元百分数的应用题其三:百分率问题(解析版).docx VIP
- 湖南省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docx VIP
- RCS-9700系列C型测控装置技术和使用说明书.pdf VIP
- Unit+2+More+than+fun+Starting+out+&understanding+ideas+课件+2025-2026学年外研版(2024)英语七年级上册.pptx VIP
- 新人教版7年级上册英语全册课件(2024年新版教材).pptx
- (安全生产标准化资料7.2-1-4)劳动防护用品发放管理制度.doc VIP
-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单元测试卷(人教版 2024年秋).pdf VIP
- 一种磁悬浮式旋转餐桌.pdf VIP
- 2022公路上边坡崩塌坡灾害风险评估指南.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