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董永传说的研究述评
董永传说的研究述评
内容摘要:董永遇仙传说是流传至今、家喻户晓的汉族民间传说,但是与其相关留存下来的文献十分稀少,从20世纪开始,对董永传说的研究基本停留在对董永历史身份的研究和对这个传说的发展脉络梳理的层面。就董永故里而言,存在山西运城万荣、山东青州(千乘)、江苏东台、湖北孝感的纷争等;在最早记载董永传说的可靠文献方面,有三国曹植《灵芝篇》、晋干宝《搜神记》、西汉刘向《孝子传》、今存山东嘉祥县东汉武梁祠石刻画像等说法。本文将对目前学术界对董永传说的现有成果进行梳理,并指出现有研究缺陷,以期为董永传说的研究提供一点线索和思考。
关键词:董永传说 董永历史身份 传说流变 研究述评
流传至今的“孝子董永”卖身葬父、天仙女下凡婚配的传说,是中国古代脍炙人口、感人至深的汉族民间传说。在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情节大体是:董永年少丧母,与父亲相依为命。父亲去世后,为葬父董永只好卖身为奴。在守孝三年去债主家为奴还债的路上,董永遇到一位女子说:“我愿意做你的妻子,不嫌弃你贫贱。”于是董永带她到债主家,债主就要求他妻子织一百匹缣来偿还借给董永葬父的钱。董永妻只用十天就完成了。在回家的路上,那女子向董永辞别说:“我是天上的织女,看到你如此孝敬父母,天帝命我下凡来帮你偿还债务。现在你已还了债,我已不适合久住人间。”说完便凌空飞走了。董永遇仙传说因流传广泛,还有多种异文,但对这个传说留存下来的文献却十分单薄,自20世纪初以来,对这个传说的研究还没引起学者的特别关注,所以在几大民间传说的研究中,董永传说的研究成果最少。根据钟敬文、苑利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传说故事卷》一书附录《传说故事研究论文索引》的专题研究,收录白蛇传说研究论文索引20篇,梁祝传说31篇,孟姜女传说28篇,牛郎织女传说15篇,昭君传说10篇,董永传说只收了7篇。这个传说的主人公董永一角是历史人物还是传说人物,在现在的研究中还是不能确定。文献倾向于董永为历史人物,但是又苦无依据。所以,关于董永的历史身份与传说的演变过程的研究,一直是众说纷纭,不能统一。
一.董永故里
董永“原生地”的考察一直是学术界不断争议的热门话题。对于董永故里有不同说法:认为在山西运城万荣县,有认为在山东青州(千乘),有认为在江苏东台县,也有认为在湖北孝感县。
(一)故里在山西运城万荣县
孟繁仁在《“董永故里”新探源》中认同此说法。他从“董”姓的起源和遗迹产生的时间上分析认为董永故里不可能发生在其他三个地方,他说在今山东青州、江苏东台和湖北孝感等地的“董”姓都是从外地搬迁而来,有关“董永”所谓遗迹都是出现在东汉、魏晋南北朝甚至是宋、元、明、清以后,所以这几个地方说是董永故里都缺乏充分的事实依据。接着他从自己对山西万荣县的实地调查出发论述了董永故里发生在山西万荣县小淮村的合理性,直到战争动乱人们才将“董永故事”传播到其他地方,然后被广泛流传。
扆晓红通过实地调查撰文证明山西万荣县是董永传说的发源地。其证据是:一,万荣县稷王山一带是中国董姓的发源地。二,在万荣县皇甫乡小淮村一带,现存《董氏家乘》、董永墓、董公祠、“董永故里”石匾等与董永传说相关的遗迹、遗物。三,在万荣县皇甫乡小淮村一带的“小淮十八坡”,人们传承着朴实无华、原汁原味的董永故事,并由传说故事生成了代代相传的民间习俗,这是该地为董永故里的铁证。
(二)故里在山东千乘
认同这种说法的学者在大多数。程蔷在她的论文《从董永故事看民间叙事的“复合”性》中虽然只是以董永传说为例,来谈民间叙事的复合性问题,但她也认为董永传说早已在东汉形成,是千乘(西汉所置县名,治所在今山东高青县)人。车锡伦也同意董永故里在山东高青县,并认为大致在北宋以后传入东台地区,并附会了当地两则故事丰富了董永传说的情节。但他认为董永传说绝不是历史,各地有关董永的遗迹和墓地都只是后人的附会和伪托。赵志毅同车锡伦一样撰文对汪国璠的“董永传说起源东台说”发表质疑,但与车锡伦不同的是他认为董永传说起源于山东青州府,是从那里传向其他地方的。王玉德在《董永事迹献疑》一文中提到董永祖籍是西汉千乘县,据《汉书》记载,西汉时属青州,现为山东省博兴县,而《博兴县志》又详细记载了董永的故里,即该县陈户镇董家村,或者说在今山东高青县高苑镇北,或高宛县。王雪珂认为董永是历史中真实存在的人物,其故里是在山东千乘(今山东博兴县),并详细指出是在博兴县陈户镇董家村。她认为在东晋时期由于战乱才将董永的传说带到了南方,传播的路径是由北到南,由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而董永传说的流传是统治者为巩固其统治,利用董永之“孝”来推广的。马光俭和王金霞也认为董永是山东博兴人。纪永贵认为董永虽是千乘郡人,但不一定就是千乘县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