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走廊河陇近代语言地理的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言走廊河陇近代语言地理的研究

语言走廊河陇近代语言地理的研究   摘要:处在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之间的河陇,是汉语与周边民族语言及丝绸之路东西往来的各种人群语言的接触地带,其近代语言地理格局呈现出显著的“走廊特征”。其一,河陇是东亚与中亚、西亚和欧洲之间语言传播的走廊地带。其二,河陇廊道语言具有“潮间带”现象:一方面是河陇近代语言发展过程中存在区域官方语言交替的现象,从而使其语言存在“胡化”和“华化”两个过程;另一方面是在汉语、藏语和蒙古语之间存在语言“潮间带”现象。其三,由于不断地从中原移民于边塞,维持了汉语在走廊语言群落中的主导地位,从而使河陇汉语方言产生地域分异。   关键词:河陇;语言地理;走廊语言   中图分类号:K92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8-0460(2009)04-0036-08      河陇近代语言地理格局,是河陇历史语言地理长期演化的结果。要想理清河陇近代语言地理格局何以如此,非得从历史文化背景着手不可。如蔡元培所言:“语言学的研究,或偏于声音,或偏于语式,或为一区域,一种族,一时期间的考证,或注重于各区域,各种族,各时期相互的关系;固不必皆属于历史,但一涉参互错综的痕迹,就与历史上事实相关。”      一、河陇近代语言地理区划      方言或亲属语言之间的差异是同一种语言演变在空间上的表现。河陇语言地理区划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汉语方言的区划上,综合语言区划还没有人涉及。本文拟从两个层次上来研究河陇语言地理区划。首先是从语系的层次着手,把汉语作为一个研究的基本单位,探讨汉语与其他少数民族语言所组成的语言地图的特征;其次是从语族的内部着手,把汉语方言片作为基本研究单位,探讨汉语方言地理区划。      (一)河陇汉藏语系分布区   1 河陇汉语分布区:甘宁青三省区的汉语方言内部,最主要的异同是古人声字的今调类,古知庄章日四组声母的今部位。根据前者可把河陇方言分成中原官话(古人声清音和次浊声母字今读阴平,全浊声母字今读阳平)、兰银官话(古人声清音和次浊声母字今读去声,全浊声字母今读阳平)、西南官话(古人声字全读阳平)三个方言区(见图1)。      2 河陇藏语区:河陇藏语主要分布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天祝藏族自治县和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文县,以及河湟谷地的周边地区。   (二)河陇阿尔泰语系区:主要由两个大的语族构成,即河陇蒙古语族分布区和河陇突厥语族分布区,前者包括蒙古语区、东乡语区、保安语区、土族语区、东部裕固语区;后者包括西匈语支的撒拉语、东匈语支的西部裕固语(见图2)。   (三)河陇混合语区:混合语是两种或几种语言,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互相接触而产生的混杂语言。主要有以下三种:(1)河州话,是以临夏回族自治州为中心,包括东乡族自治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以及甘南藏族自治州和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的一部分地区。河州话的基本语法结构与突厥族的撒拉语相同,但其词汇主要以汉语为基础。(2)唐汪话,分布于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唐汪乡的唐家、汪家、舀水、河沿、马巷、打柴六个村及附近山区村落。唐汪话是汉语官话方言变体的词汇成分及语音特征与蒙古语族东乡语的语法特征的混合。(3)五屯话,分布于青海省同仁县隆务乡五屯下庄大村、五屯上庄村和江查麻村。五屯话是无声调、在形式和语义上作了极大改变的汉语词汇与基本上是藏语结构的混合。      二、河陇近代语言地理分布特点      由上述河陇语言分布图可以看出,无论是语言种类的多样性,还是语言分布的复杂性,河陇语言地理都有显著的区域特征,具体表现为:   首先,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水平分布呈走廊式格局。从语言分类的最高层次――语系层次上看,河陇语言呈现出汉藏语系和阿尔泰语系以汉长城为界南北分布的格局。虽然汉语与藏语在同一个语系,但二者不能通话,所以图1所反映出的只是语言地域分布的深层背景,犹如控制地貌的地质构造一般,而真正能够清楚地反映河陇语言地域分布面貌的还是在语族这一层次上。由图2可以清楚地看到,汉语犹如一个楔子一样,夹在蒙古语和藏语这两个草原民族语言之间,形成了一个狭长的汉语走廊。因此,汉语在河西走廊的持久存在,隔断了蒙古语和藏语之间在黑河与石羊河流域的空间毗连。   其次,在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和北部边缘地带,语族的分布有显著的垂直分异现象。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草场地带,是藏语的主要分布区,还有小面积的蒙古语分布区,在平均海拔2000~3000米的山坡温暖草场地带,则是阿尔泰语系的主要分布区,如蒙古语、东裕固语和西裕固语、哈萨克语、撒拉语等。而平均海拔在2000米以下的农耕地带,则主要是汉语的分布区,只有极少部分少数民族语言区散布其间,如分布于酒泉地区的裕固族,且少数民族语言人群中能说汉语人数所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